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通讯员 李海琛 本报记者 安耀武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界首市田营镇田营村的一片桃园,看见枝繁叶茂的桃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黄桃,一群鹅正在树下悠闲觅食。放眼望去,树上有桃、桃下有鹅,俨然一幅动静结合的生态美景图。
“我们果园里的桃子果核小、口感好,单果重量普遍在半斤以上。一亩地收三四千斤桃子,每公斤能卖12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桃园负责人邢梅对记者说。
今年55岁的邢梅自2013年尝试种植桃子,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果园的经营不仅让他发了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
“不少村民在采摘园里帮忙施肥、浇水、剪枝,每天至少能赚六七十元,最忙时有20多人在园里干活,平均每人每年收入1.2万元。”邢梅说。
邢梅告诉记者,他外出学习时发现,很多果农都采用种养结合的模式,产生的效益很不错,于是在年初买了2000只鹅放在园子里养,尝试通过“桃鹅共生”实现“一地两收”。
果园里放养大白鹅,是邢梅的一次创新尝试,“林下放养大白鹅的好处很多,鹅吃青草,还可以吃掉果园里的害虫,不但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人工除草成本,还能为种植提供肥料,促进果园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通过控制鹅的数量,让杂草数量及高度保持在一定范围,达到生态平衡,真正实现了“树上结果+树下养鹅”循环种养。林果品质提升了,增收也多了条新门路。据邢梅估算,今年饲养的2000多只天然生态大白鹅,预计可增收20多万元。
目前,这种特色种养模式,已在该镇多处果园得到推广。
田营镇近年来围绕大棚葡萄、桃子、桑葚等林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突出科技支撑,种植品牌效应、产业规模和品质效益稳步提升,带动特色农业增效、村民增收,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