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会“拉丝”的手工糍粑。刘馨予摄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馨予 通讯员 宋垚
“笃、笃、笃……”12月19日,南县茅草街镇文明村村民江云长家里,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敲打声,稍走近些,就能嗅到一丝清甜米香。这是江云长夫妇在忙着捣制手工糍粑。
冬天打糍粑、吃糍粑是许多地方的风俗。临近年关,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客人,糍粑都是美味又暖心的选择。江云长家做糍粑已经8年了,每年10月至来年3月是他家糍粑最“俏”的时候。“糍粑有好口感,关键在掌握好蒸的火候和打的力度。糯米提前一天泡好,沥干水上锅大火蒸40分钟左右换小火,这样蒸出来的糯米晶莹透亮、软硬适中、香甜可口。接下来趁热打……”江云长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秘诀,经过“千锤百炼”的糯米变成瓷实、黏软、有韧性的糯米团,再一捏一拧一搓一压,就做成了圆溜溜的糍粑了。“糍粑的做法简单,吃法却很多,煎着吃、煮白菜、煮甜酒、炒腊肉、烤着吃……甜咸皆可,口味各异。”江云长的妻子边介绍边拿出锅具,铺上一层薄猪油,煎起了糍粑。没过几分钟,糍粑抛开了冰冷的“面具”,光滑的表面泛起焦黄,内里变得柔软,随着热气膨胀豁开一个口子,猪油香混着米香四散开来。“这样就可以吃了。”江云长接过妻子手中的锅,将糍粑装盘递给记者。蘸着白糖咬上一口,外壳酥脆,内里软糯,拉丝不断,满嘴甜香。
想着除夕之夜,烧着火炭,家人围坐,窗外细雪绵绵,炉上糍粑烤得晶莹,冬日的寒冷便被这惬意驱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1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