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谈)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17 06:0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宣布,今年将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前移资助关口,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支持力度,试点优秀本科生资助,探索设立杰青基金延续资助项目,构建基础研究人才长周期培养机制,强化科学基金的人才和团队培养功能。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资助的主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此项举措将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正在向基础前沿前移。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成果丰硕。但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要求相比,基础研究后备人才培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

可着力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精准选拔、贯通培养机制。青少年时期是发现兴趣、树立志向的关键阶段,选拔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中学生作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符合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前不久,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包括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等。将这些举措落实落细,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养,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培养模式,搭建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多元化培养平台。

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可重点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全链条长周期培养机制。基础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很多重大科学发现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才能取得突破。这决定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要符合科学规律,既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与智慧,也要为人才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例如,高校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中,可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多渠道、多阶段、多方式选拔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积极构建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针对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及需求,提供长周期的培养与支持政策等。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在遵循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尽快构建和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等机制,通过多阶段、多方式精准识别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潜质的“优秀苗种”,将有助于更多基础研究人才涌现,进一步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7日 19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由之路。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经费投入、项目组织、环境保障四个方面加快构建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制度体系,为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保障。建立以
2023-06-26 10:18:00
...,明确要求“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
2023-08-07 19:49:00
...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大学将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不断健全完善体现基础研究人才评价特点的规章制度,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
2023-03-08 07:44:00
...驱动也有必要。要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通过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研发锻炼人才,依托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凝聚人才,实施行业
2023-08-22 05:58:00
...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的科学研究范式,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学科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基础研究难度相较于过去更高了,更多“无人区”的突破口往往出现在交叉领域,而非传
2023-03-17 05:45:00
...系统性布局的资助部署。坚持人才为本,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构建基础研究人才长周期培养机制,强化科学基金的人才和团队培养功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对研究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应
2023-07-01 04:45:00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减少量化评价 实现更多“0”的突破
...学的优势,借由深圳灵活的政策,通过调整科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学校在原先的教授‘准聘-长聘’制度基础上,加强了自主科研的能力建设。”薛其坤以入选第二
2023-04-18 09:52:00
杨建伟:高校有基础、有资源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项目、“交叉型”专业实践项目,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五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校应
2023-10-13 10:31:00
...术技术发展很快,吴老备受业内推崇,这时他提出,把人才培养的重点转移到基础研究上。不少人担心,这样会不会把我们临床治疗的特色和强项削弱了。吴老说:“开刀治疗,顶多开一个救一个,
2023-02-17 06:2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