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27 06: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高校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天然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大思政课”是高校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守正创新,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匠心”“传承”“文化底蕴”与高校“大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紧密连接,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素材,也使高校具备文化传承载体和人类文化遗产传习功能,进一步为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功绩。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解决好“为什么融”是基础。

展现“大思政课”历史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沉淀的智慧结晶,是鲜活生动的遗迹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口头文学、民间知识与实践、民俗礼仪与节庆等,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是坚持价值引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国家认同与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自觉。

展现“大思政课”地理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地域文明、各具特色的地理坐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传统表演艺术、手工艺技能等,是民族生活记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演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是强化情感认同、顺应认识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引导大学生洞察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展现“大思政课”文明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蕴含中华民族生活态度和生命追求的杰作,是丰富深厚的精神涵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所有无形遗产,都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是文明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是善用“大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与创新发展,引导大学生体会中华文明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各族人民如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团结奋斗,才最终形成今天统一稳定、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

展现“大思政课”价值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思维模式、道德伦理、信仰崇拜的集中表达,是民族性格的因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天人合一、顽强奋斗、乐观向上及特有的民族审美,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情感共鸣和价值归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解决好“怎么融”是关键。

组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的师资力量。高校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专家分层次培养学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帮助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保护,指导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实践活动策划。其中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有机融合,构建资源信息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共治的协同育人模式。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的规章制度。在师资建设、课程开发、课题立项、科学研究、活动开展、资金保障、课程评价等方面通过制度规范部门职责,明晰责任、强化实效,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的长效性。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的校外实践教育途径。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社团的方式,开展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民间艺术资料、记录口述历史、建立民间艺人档案、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机制等内容的浸入式教育,让大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大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感。

整合新媒体资源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思政课”。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非遗教学与实践,可以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带来的非遗丰富资源,有助于“大思政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在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弘扬非遗当代价值的导向下将教学过程及成果通过新媒体推介到互联网上,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宣讲新模式 河北工大与保定徐水共建“行走”的大思政课堂
...基地”在保定市徐水区东史端镇南北里村揭牌,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水舞狮为“媒”,创新开展思政及非遗传承校地联建。揭牌仪式上,徐水舞狮非遗传承人刘志德结合自身传承弘扬传统舞狮
2024-01-11 20:39:00
让思政课堂有“知”有“行”
...陈思老师首先跟同学们讲述了组织此次非遗之旅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她说道,在高校中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
2023-12-07 01:02:00
...之一,传统民间文化表演“五夫龙鱼戏”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将龙鱼戏纳入课后服务,邀请龙鱼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指导,喜欢龙鱼戏的学生均可报
2024-08-24 06:04:00
【传承与创新的交响曲】山西大学师生在胡氏荣茶发现思政课活教材
...次幸运地调研之行---你知道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山西大学大思政团队就在这样做,他们不仅深入研究,更是亲身实践,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们的团队深入龙城
2024-04-01 09:37:00
...活动。活动中,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学生们介绍了吉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其中,吉安鲤鱼灯以其悠久的历史、华丽的造型,良好的寓意、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
2024-07-12 20:42:00
...生态农业”“红色+休闲康养”“红色+培训研学”“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模式,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民俗文化体验地、自然风景所在地等串联起来,打造完整的红
2024-02-27 03:41:00
桃花树下的思政课
...从云南省历史文化发展讲起,介绍了云南省的人文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教育引导同学们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这样的思政课有意思。”“青年人应该用实际行动助力祖国的发展。”“我们要
2024-03-21 07:21:00
将黄河文化融入思政,齐鲁工大启动系列主题育人活动
...活动通过易班优课上线专题微课课程,涵盖山东沿黄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民俗故事、匠人录三部分,以“口袋式”微课课程学习聚力青年文化传承,守护黄河文化根脉,引导学生用青春将新时
2024-04-15 17:04:00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幕章,全面展现了夏布绣的独特魅力、创新实践、工匠精神以及青年学子的积极传承。……
2024-10-30 22:0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3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蜡染”社团活动,在河北省高阳县宏润小学非遗教室悄然拉开帷幕,宏润小学12名蜡染社团成员以及宏润幼儿园5名社团小朋友
2025-04-02 11:3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白萝卜蹲。” 3月29日,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第一小学的操场上
2025-04-02 12:01:00
邯郸复兴区:关爱孤独症儿童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老师为孩子们讲解春天的色彩。聂长青摄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到来之际,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残联联合艾雨特殊教育机构
2025-04-02 13:21:00
2025年韩国岭南大学朴正熙大学院1.5年制双语授课硕士申请指南
本文转自:人民网-韩国频道一、学校介绍岭南大学(Yeungnam University)地处韩国大邱广域市,1967年由韩国前总统朴正熙
2025-04-02 13:45:00
运动展风采 活力向未来——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第十届校园艺术节暨2025年春季运动会开幕
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特殊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月1日,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渝北特校”)举行了第十届校园艺术节暨2025年春季运动会
2025-04-02 14:24:00
专家齐聚 共话发展——第三届整本书思辨读写研讨会暨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渝举行
为用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学习任务群教学,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思维品质和课堂教学质量
2025-04-02 14:2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初春的河北省涞水县,山花初绽,溪水潺潺。3月18日至4月2日,涞水县教育和体育局组织的以“按需送教
2025-04-02 15:25:00
春风里,20万雄安学子携手京津冀大学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实践舞台和深刻思想启迪素材。上好这堂大思政课,对于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2025-04-02 15:31:0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创意时装大赛 解锁非遗传承的创新密码
大河网讯 3月21日,由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洛科书院主办,张衡书院承办的 “牡丹花开・匠心归来” 第三届校园青年非遗创意时装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02 11:25:00
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年会在宁召开
3月28日,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年会在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共同体2024年的工作,谋划部署共同体2025年的工作
2025-04-02 09:35:00
与AI共舞!近300名教育工作者共探AI赋能创新路径(视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林杉 视频黎安琪)“向新的力量,是自驱力,也是创造力。”3月31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主办的“DeepSeek辅助公文写作实操训练营”教育专场培训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演播厅举办
2025-04-02 09:41:00
当体育课“穿”上数字外衣 武汉市小学数字赋能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圆满举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乐影)4月1日,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汉经开区教育局协办的“智慧体育·创新未来——武汉市小学数字赋能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举行
2025-04-02 09:41:00
“汉马”赛道上的温暖传递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蒋媛媛 郭航)日前,在2025年武汉马拉松赛事中,一场特别的奔跑正在悄然展开
2025-04-02 09:41:00
安徽颍上:传统武术操“点燃”校园大课间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颍上县第七中学(第十六小学)将传统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
2025-04-02 09:55:00
汲取红色力量 赋能教育发展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
如何让红色基因成为立德树人的精神底色?怎样推动理论学习从“入耳”走向“入心”?3月28日至29日,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组织在职党员教师奔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2025-04-02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