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语:癌症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如今成为了中国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癌症登记。和动态监测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2年2月,根据国家癌症登记和随访监测系统,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在2016年《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的年度癌症登记报告。
由于全国数据收集、整理和验证所需的时间,这份癌症报告被推迟,然而,这是自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在《中国癌症》杂志上发布2015年发病率数据以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次权威更新。
数据来自487个癌症登记处,其中200个来自农村地区,287个来自城市地区,这些癌症登记覆盖了3.8亿多人,占全国人口的27.60%(城市地区24.3%,农村地区32.0%)。
新增癌症病例数和癌症发病率:2016年,据估计,新增癌症病例为406.4万例,平均每天有11000多人确诊癌症。
其中,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新发癌症的24.6%(54.98万),其次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这些癌症占所有新确诊男性癌症的68.83%。
在女性中,乳腺癌最常见,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6.72%(30.6万),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占女性癌症死亡的56.11%。
01癌症的易感因素
1、电离辐射:
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会导致癌症,特别是肺癌,1978年据美国报道,普通人群中49.6%的电离辐射来自自然,44.6%的来自医疗照射,36.7%的来自于X射线诊断。
如果现在房间的装修中使用不合格的食材,其中所含的过量放射性物质会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2、情绪失衡导致癌症: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些人有长期情绪问题,那么患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北京癌症研究所对100名不开心脾气暴躁的人进行了一项后续调查,发现不仅容易患胃癌,而且与其他癌症也有显著关系。
此外现代医学证实,情绪不安会导致人类大脑,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机制紊乱,从而导致人体内先前潜伏的恶性细胞增殖形成恶性肺癌。
有学者认为身体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的恶性刺激下,可以直接促使正常细胞发生异常变化,甚至形成癌细胞。
3、食道受到长期的不良刺激:
很多人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经常吃热的食物,顺着食管留下的时候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害,长期受到这种不良刺激会导致食管粘膜细胞发生突变,出现癌症。
同样食物过于粗糙坚硬或者是吃得太快,吃太多刺激的食物都会对食管造成不良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食管癌的易感因素。
4、高脂肪摄入:
在与癌症相关的各种饮食因素当中,高脂肪摄入被认为是癌症发病率最密切的相关因素,特别是吃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会增加大肠中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浓度。
而且还会改变大肠杆菌的组成胆汁酸和甾醇,可通过细菌作用产生致癌物质,长时间吃高脂肪食物,势必会增加患癌症的患癌症的风险,特别是便秘和粪便长期留在肠道的人群,一定要重视起来。
5、暴露:
过度暴露易患皮肤癌。
6、糖分摄入过高:
研究报告称,糖分摄入过高会增加乳腺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根据相关了解,摄入高糖食物会增加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胆汁酸的含量也会增加,这些因素会直接增加患肠癌的几率。
7、酗酒:
长期酗酒会增加患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几率,根据一些数据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也与饮酒有关。
8、吸烟:
香烟也是生活当中的致癌物质,1/3的癌症与吸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吸烟与肺癌最为密切相关,吸烟年龄越长,吸烟次数越多,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肺癌的死亡率也就越高,被动吸烟也容易患肺癌。
年龄18岁之前的青少年被动吸烟的影响相对较大,香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每天吸两包烟的人相当于吸入0.5克有毒的燃烧物质,吸烟者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到致癌物。
02花生,是癌细胞扩散的“加速剂”吗?揭晓研究结果,看完涨知识了
事实上,早在2014年,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于鲁刚教授就在《癌症》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花生中含有一种成分,可以刺激体内癌细胞的增殖,提高癌细胞的生存能力。
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花生凝集素(PNA),花生中的一种蛋白质也存在于癌前阶段和癌细胞中,当PNA与特定的糖链结合时,他会与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暴露出肿瘤细胞表面潜在的粘附分子,导致癌细胞黏度更高,更容易附着到血管上。
此外,PNA还可以使癌细胞“抱团”,在内循环过程中存活更长时间,并有更大的概率传播到其他器官。
2021,于路刚教授发表在《致癌》杂志上的新研究再次指出,癌症患者经常吃花生,这可能会增加肿瘤扩散的风险。
研究证明,PNA进入血液循环后会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细胞因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转移。
不过,余鲁刚教授也表示,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探索大量摄入花生对肿瘤生存的影响。
出于三个原因,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首先,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机制”
PNA理论上来说有可能会促进体内癌细胞转移,并不意味着吃花生,可以促进癌症转移,即使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吃花生,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无论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
其次研究结论基于两个限制条件,一个是癌症患者,另一个是大量食用花生及每次大约250克,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体内的凝集素才会增加,如果是健康人或者是少量吃花生,没有相关证据支持。
最后,有许多研究与“花生抗癌”有关,这与上述观点相反,例如:
202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指出,花生红衣中含有原花青素B2,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还发现,花生富含叶酸和植物甾醇,每天适量食用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其他癌症。
因此,即使有研究指出“花生可能致癌”,我们也不能轻易得出“花生对人体有害”的结论,同样,“花生抗癌”也应该得到理性对待。
03癌细胞扩散是什么症状?
首先,体内的癌细胞如果扩散,患者的淋巴结会出现肿胀,通常腋窝,腹股沟和下颌下区域可以感觉到这些淋巴结。
其次,癌细胞扩散,身体会感到疼痛,这可能有癌细胞转移和扩散,或癌症复发所致,一些癌症患者如果治疗后并到,没有完全清除,容易出现转移或扩散,身体相应部位疼痛也会增加。
另一个症状是癌细胞扩散体重会下降,因为癌细胞的增加和扩散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与正常细胞增多营养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体重减轻,或者是身材突然消瘦。
癌细胞扩散的最后一个症状是厌食,当体内癌细胞扩散,患者感到不适出现呕吐症状,而且胃口不佳,吃的很少,若身体有这些症状,希望大家要警惕癌细胞的增殖或者是转移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