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做足“土特产”文章,江苏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和鸣”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6 16:27:00 来源:新华日报

【编者按】在今年1月召开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万江苏儿女的莫大荣光。江苏这片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亲自为江苏指航定向,三次亲临江苏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壮美画卷,处处浸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亲切关怀。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21日起推出“温暖的时刻 奋进的足迹”系列报道,回访总书记视察江苏直接见证者,重温总书记殷殷嘱托“温暖的时刻”,展示8500万江苏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各自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绩“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奋斗足迹,激励全省人民踔厉奋发,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习近平

【温暖时刻】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走进村史馆,总书记看图片、看资料、看实物,肯定马庄从单纯以煤为生转型到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在香包制作室,习近平总书记还花钱买下徐州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制作的中药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离开马庄村时,闻讯赶来的村民们齐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同大家握手,祝大家健康幸福、日子越过越好。掌声、笑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深情回顾】

2月22日临近中午,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结束近2小时的香包直播带货,顾不上喝口水,便径直从“直播工作室”来到香包文化大院。在这里,她迫不及待地与香包艺人们分享直播间网友的反馈,并提出下一步发力方向:“‘好事莲莲’香包近期下单量大,大家赶赶时间多缝制”“二十四节气主题香包呼声很高,我们要精心设计,争取打造‘爆款’”……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马庄香包线下销售遭遇不小挑战。去年,村党委研究决定着重发力线上销售,培养马庄人自己的直播团队。如今,香包直播间建起来,企业直播号播起来,每日销售额从最初的数十元增加到上千元,不少香包绣娘也加入直播队伍,多了一份稳定收入。王侠告诉记者,这是村党委“一强三带”工作法中“带生活富裕”的一个生动体现。

2017年12月12日下午,王侠在党员活动室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一强三带”工作法的具体实践。时至今日,她依然清楚记得,总书记在听完汇报后说,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希望大家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把村“两委”班子建设得更强。

王侠说,5年多来,村党委始终坚持选优配强“两委”成员,在换届中精选有想法、活力旺、能力强的年轻人加入村工作队伍;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进行“头脑风暴”,创新推出“党建+产业富民”“党建+社会治理”等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举措。建起香包文化大院、提质升级香包产业,将香包与国潮元素、民俗文化、市场需求结合,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都是村党委配强后集思广益、大力开展“党建+”所取得的成果。

当前,马庄村党委正积极与杭州礼品商会等行业协会接触,努力打开线下销售新局面;除抖音直播间外,村里还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打算开辟香包批发市场,推动香包销量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既是马庄香包的传承者创新者,也是开拓者推广者。村党委今年计划开展覆盖全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香包走进高校、创业青年基地等平台,引领更多年轻人了解香包、制作香包,以更大的受众面赢得更多香包行业话语权、规则制定权。”王侠说。

【奋进足迹】

线上线下推动香包产业“出圈”,马庄村开出“香包致富车”,走上乡村振兴路。在江苏,更多乡村牢记总书记“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殷殷嘱托,同时紧扣“高质量”这个关键词,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蹄疾步稳走好乡村振兴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聚焦产业发展,我省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实施“苏韵乡情”系列推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等,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4条千亿级省级重点链和一批市域、县域特色链;深化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启动农业品牌江苏精品培育计划。

“龙虾之都”盱眙县凭借小龙虾特色产业,一跃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特长生”。“今年淮安将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释放效益。”淮安市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赵正兰介绍,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完善小龙虾、稻米两大特色产业链条——建设6个千亩连片小龙虾核心基地和12万亩高标准示范推广区,建成优质稻米核心基地12万亩;加强与头部企业合作推进冷食龙虾等产品生产;持续放大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品牌效应,提升“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省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达199个,其中超百亿元产业7个;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73个。白蒲茶干等86个乡村特色产品和马庄香包传承人王秀英等18位能工巧匠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名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富路上不丢一村、不落一人,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捷报频传——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促和救助体系逐步完善,重点村、重点县区、“6+2”重点片区和革命老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2022年,12个重点帮促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万元、同比增长6.7%;820个省定重点帮促村村均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52.21万元、同比增长18.38%。

在省委驻阜宁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袁超的“帮促日志”里,去年11月以来,一直列着一项硬任务:帮促挂钩的羊寨镇永昌村注册成立农副产品供销公司,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联农带农长效机制”探索出经验。他告诉记者,通过“买阜宁、卖全省”已初步实现销售额140.2万元,直接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23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实现销售超10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至少180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既有“政策倾斜”也有“多方合力”。对于帮促地区而言,我省已形成较为完备的“1+29”衔接政策体系,并将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实施意见与“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政策文件相融通,形成相互支持、互动互促的政策效应。在更大范围的广袤乡村,村企联建、村村共建,加上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力量,正在合力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和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张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值,桂花龙井、瘦身鱼、水果番茄频频“出圈”,让“土特产”也潮起来;江苏培育10亿元以上县域特色产业204个,打造了盱眙龙虾、东台西瓜等一批万紫千红显特色、五湖四海扬美名的“
2024-09-22 12:12:00
...业强省,必须注重以品牌建设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我们要以学促干,探索江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科学发展路径。”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表示,要围绕特色产业打造农
2023-07-24 07:17:00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充分开发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学习赵亚夫先进事迹,大力培育新时代“新农人”,携手耕种“希望的田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序推进农村人
2023-09-15 09:28:00
“土特产”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更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的重要性。并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
2023-10-15 10:13:00
...桃、东宁的木耳,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一个个“土特产”变身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蕴含着浓浓乡情,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依
2024-02-26 12:48:00
乡村之美|谋划乡村产业 总书记要求把这3个字琢磨透
...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土”指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
2023-06-20 19:47:00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央决策部署,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助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农村各地发展条件、产
2024-04-04 00:18:00
联播+丨总书记@你来认领家乡特产
...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2024-01-15 09:15:00
...鲜,再用冷藏车运到上海工厂的鲜果原榨技术生产线。“土特产卖到大都市,身价噌噌涨。”合作社去年生产加工鲜果1200吨,实现产值3600万元。向农业强国阔步迈进,科技创新是关键变
2023-03-18 11: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聚焦马中企业家大会|杜芸:走进多彩贵州 携手共赢未来
8月13日上午,在第三届亚洲女企业家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会长杜芸围绕“走进多彩贵州 携手共赢未来”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2025-08-14 06:04:00
环评文件质量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生命线”。8月13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展开环评文件质量复核专项检查,以严监管
2025-08-14 06:41:00
酷热的太原街头,瓜果飘香,烧烤摊滋滋作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然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背后,占道堵路、噪音扰民
2025-08-14 06:41:00
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76家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平台,总数据量突破100T
2025-08-14 07:12:00
民族乐器进乡村!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这场公益培训让葫芦丝声成群众“心头好”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近日,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在沟李村开展了“葫芦丝韵 心灵之音”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
2025-08-14 07:30:00
8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
2025-08-14 07:32:00
北京大学法学院网站8月13日发布《关于网传我院教师易继明相关情况的说明》:近日,网络上出现涉及我院教师易继明的相关信息
2025-08-14 07:32:00
榆林学院“升大”之路正在进入“最后一公里”——根据8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的《关于拟申报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
2025-08-14 07:32:00
项目攻坚看东营 | 东营河口汽车产业园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
编者按: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东营着力抓项目扩投资,积极培育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08-14 07:32:00
青岛啤酒点燃齐河夏夜 黄河大集焕新城市消费活力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锦艺 张斌 德州报道8月10日,齐河万达广场人声鼎沸,麦芽香气与麻辣小龙虾的滋味交织升腾
2025-08-14 07:33: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海河的桥:撰稿:谷悦拍摄:刘岩制作:谷悦刘岩监制:李华楠协助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红桥区文化馆
2025-08-14 07:36:00
多元治“废”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解
“无废城市”是一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
2025-08-14 07:44:00
宁滁高速南京段沥青摊铺全力推进
近日,宁滁高速公路南京段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加紧作业。目前,该路段沥青摊铺施工全力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完成摊铺任务
2025-08-14 07:44:00
全省29名(组)“新时代好少年”同台,3名来自南京——“冲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奔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争做有志向
2025-08-14 07:44:00
南京印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培育形成2个万亿级1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术进步
2025-08-14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