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袁术敢称帝的内外环境因素都有哪些?他真的是自不量力了吗?别被所谓的三国游戏以及小说三国演义表面所误解了,今天姑且是正史来看待并正视一下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术称帝之路吧。
很多人都以为袁术称帝是不自量力,以为拿到了大汉的传国玉玺就可以自称天命?这是大多数人都以为并认定的认识了。事实上真的是就这样吗?先不说袁术自身脑子有多少容量,哪怕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但是身为军阀的他,袁术麾下也是有各种文臣武将,各种幕僚谋士的。就是说如果单纯有了传国玉玺就可以称帝,难不成他们都没脑子吗?他们的智商能混在当时的政坛官场,已经是比当时的黎民百姓更有文化更有智商更有见识的人了。所以说单纯依靠玉玺就称帝是说不通也不靠谱更现实的,只能说有玉玺只不过其中某一个因素之一罢了,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称帝,至少这些种种因素都给予袁术以及其麾下的文臣武将一种错觉,认为真的是有成功的机会,至少五五开吧?成了,那可就是开国元勋呀,所以充分说明袁术称帝并非自不量力的。
先说说袁术敢于称帝的内部因素:??
袁术出身名门,四世三公,名门望族的优越感,袁术还是嫡长子。东汉末年,少帝被废,献帝年幼,董卓乱汉,迁都长安,多年后,汉献帝刘协逃出长安,几度认为生死未卜,最终沦为曹操的傀儡皇帝,大汉帝都从洛阳迁到长安再定都许昌。这样的一个王朝,几乎很多人都认为大汉气数已尽,当今天下诸侯四起,军阀割据一方,或者说袁术阵营错误判断,曹操会废帝,袁绍之前也有另立汉帝的举动,以自己的尊贵身份以及社会地位,当时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局面,很多诸侯基本上都是占山为王,而袁术是名正言顺受封的后将军,在讨伐董卓联盟军的时候,就数他官衔最高了,只不过是因为当时袁绍实力最强,才当选了盟主。袁术实力仅次之罢了,他被安排管理粮草,其实也是联盟军的二把手了。事实上他袁术也有争夺天下的实力,不如先下手为强?起码日后诸侯们纷纷称帝,而自己率先称帝,至少可以争个合法名义吧?只是袁术万万没想到曹阿瞒如此能忍,估计袁公路永远都想不到曹操他临死之前都没有称帝吧?
袁术的地盘在扬州,别看仅有一州之地,看着好像地盘并不大,但是袁术一个扬州就足以媲美袁绍冀幽并青四州之地。别以为袁绍地盘大就真的是坐拥雄兵百万了,冀幽并青是经历黄巾之乱的重灾区,人口已经锐减。而袁术的扬州反而是人口稠密,实实在在的富庶之地。袁术最开始占领了南阳、汝南、颍川等郡,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南阳总人口高达240多万,而汝南也有210万以上,号称天下第一大郡和第二大郡,都在袁术手里,等于是如今的直辖市一般了,堪称一郡比得上一州的概念。当时的徐州、幽州、兖州这些大州的州总人口也不过两百万左右罢了。雍凉那些苦寒之地的州治下总人口也不过几十万罢了。而袁术仅仅是这三郡之地总人口就超过500万以上了,汝南是四世三公袁家的根据地,以及颍川是哪些王佐之才的世家望族的故乡,颍川荀氏,代表人物有荀彧、荀攸等;陈氏,代表人物有陈群;钟氏,代表人物有钟繇、钟会等;郭嘉、徐庶等王佐之才也都是颍川人士。攻城略地,争夺天下无非是靠打,而打仗又依靠的是强大的后勤保障,例如钱粮、人口、人才、军队等。这些东西,袁术一开始就有了,可以说是王者开局,不像曹操袁绍他们那样,还要一点一点去打回来。
袁术直属麾下有上将军纪灵、乔蕤、张勋、乐就、李丰、梁纲、张勋等;文臣的话:主簿阎象(袁术的主簿,劝谏袁术不要称帝,袁术不听)、长史杨弘、韩胤、堂弟袁胤、女婿黄猗。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孙策;丹阳太守吴景(孙策舅父);丹阳校尉孙贲(孙策堂兄弟);吴郡都尉朱治(孙坚旧部);九江太守陈纪;庐江太守刘勋;太傅马日磾(扣留在寿春,不为袁术所用)以及孙坚旧部程普、黄盖等人,后来孙策的部下周瑜、鲁肃、张昭等孙家军,其实他们都是隶属袁术麾下的。不要受三国演义以及一些三国游戏影响了,都以为孙策是独立势力,至少在袁术称帝之前,孙策的孙家军是袁术的人。还有吕布势力以及一些小军阀也都是服从袁术的。实际上,袁术称帝之前,势力范围坐拥扬、徐、豫三州之地的,而且都是富庶的大州。
得到玉玺不得不说也是称帝的次要因素之一吧,但绝对不是仅仅因为有玉玺就称帝,之所以称帝是有实力也分析过当时的局势的。并非真的是没有任何根据,只能说成王败寇吧,误判了天下人对刘汉天下的归属感罢了。
再说说袁术敢于称帝的外部因素吧:
第一,在袁术准备称帝的前后,那个时候北方的袁绍,才刚刚解决了公孙瓒主力,将其赶出青州,但是并不代表袁绍就控制得了青州,当时青州还有臧霸独立势力的。袁绍能控制的也不过是冀州之地罢了,并青两州其他势力还在摇摆,没说归顺袁绍,幽州还在公孙瓒手里。估计袁术会觉得袁绍会支持他,至少不会举旗反对他吧?毕竟都是老袁家的人呀。在这一点,袁术又一次有了错觉。
第二,曹操也刚刚在兖州站稳了脚跟,还在和吕布争夺中,吕布作为袁术的盟友,有吕布牵制曹操,根本对袁术造不成一丝威胁。
第三,孙策给了玉玺袁术后,南下征讨江东地区了。这样一来,袁术又没有后顾之忧了,估计袁术又有错觉了,以为孙策既然能把玉玺交给自己那么孙家父子还是挺忠心的嘛,日后重用他们就是了。
第四,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交州士家兄弟这些对自己好像都造不成毁灭性威胁,甚至都不是自己的对手。所以呀,在公元197年这个时间点,袁术堪称天下第一大势力是不过分的。
最终呢,袁术询问部下们,自己有称帝的意向后,好像部下们也都默认了呀,唯独主簿阎象一人积极反对罢了。孙策的孙家军走了后,其他部下们都煽风点火,或者说他的部下也跟他们的主公袁术一般有优越感吧,也如此这般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事实上,他们作为将军的,作为谋士的,又何尝不希望当个开国元勋?封侯拜将?只是没想到称帝后就意味着成为天下公敌了。或者说是袁术称帝的时机未到吧,真正能够成就王霸之业的枭雄基本上都是稳打稳扎地能做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袁术就是没有做到,后世还有一个老袁家的人也没做过,那就是袁世凯了。两袁的称帝都是导致了内部分裂,从而导致整个势力土崩瓦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0:46: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