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冬季运动有讲究 当心健身变伤身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6 08: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冬季运动有讲究 当心健身变伤身

在日月湖畔健身的市民本报融媒体记者 魏文慧 摄

虽然近日天气寒冷,但商丘市民强身健体的热情却没有“降温”。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到处都能看到市民锻炼的身影。虞城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陈立军说,尽管加入健身行列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有不少人对健身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中老年群体中,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亟待加强。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市民在低温环境下锻炼,要小心健身变伤身。

寒冷天气 不少市民坚持锻炼

12月20日早晨,雪后初霁。还没到7时,不少市民就已经开始锻炼了。在商都公园,打太极拳、健步走、跳健身操、跳广场舞……市民们的健身方式丰富多样,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运动景象。68岁的市民李启申已坚持晨练30多年,每天都和朋友出门健身。每天早上六七点,他都会出门走上几公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运动就是要坚持才有成效。”李启申说。

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指导、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学术支持、人民网“人民爱健身”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发布的《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显示,近年来,国民正呈现出积极健身的趋势,养成健身习惯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主动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在商丘,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锻炼身体的市民。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广大市民在健身中展现健康活力。近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街头“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越来越多,选择户外运动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我市不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在满足市民健身和健康需求的同时,引导市民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充分感受户外运动的魅力。

68岁的何东来是一名健身爱好者。12月17日清晨,他和老友一起来公园打太极拳。“每天早起锻炼一会儿,一天都有精神,而且不容易生病。”何东来说。在商丘,不少老人和他一样,每天坚持早起锻炼,强身健体。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久坐的时间大大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运动不足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人体长期缺乏运动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建议,成年人每周累计进行2.5小时~5小时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75分钟~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每周至少进行两天肌肉力量练习。我国体育健身项目种类丰富,如跑步、跳绳、骑车、球类、健步走、广场舞、体操等,人们可根据喜好进行选择。

健身场馆人气旺

冬天,年轻人也未放慢锻炼的脚步,与大多数中老年人相比,他们更喜欢比较时尚的运动项目,也更喜欢在室内场所健身。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记者在市区走访发现,健身场所生意十分红火。记者在神火大道一家健身俱乐部看到,有人在跑步机上健步如飞,有人使用器材进行力量训练,还有的伴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跳韵律操……几乎每台健身器材都有人使用。“骑动感单车能够让人大汗淋漓,动感的节奏、热烈的氛围让人欲罢不能。”在动感单车训练房,已经锻炼一年的市民李丽告诉记者,生了孩子后,她的体重有所增加,于是,她便开始使用动感单车锻炼,如今体重已恢复到生孩子之前,身体素质也有了提高。

“平时忙于上班,没时间运动,周末来锻炼锻炼。”正在跑步机上一边听音乐一边慢跑的健身爱好者李东东说,冬天室外寒冷,来健身房锻炼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人多,运动氛围浓,锻炼起来更有劲。

在市区一家羽毛球馆,记者看到,羽毛球上下翻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发球、扣杀、防守……大家你来我往,挥洒汗水。市民赵锐说,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久坐,缺乏锻炼。每逢周末,他都会来这里打羽毛球,强健体魄。

不少市民表示,相比其他季节,冬季更要注重科学运动、合理健身。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肺、脑等器官机能的改善,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归德路附近一家瑜伽中心,记者看到,随着轻柔的音乐,十几名女性在教练的带领下舒展身体。该瑜伽中心负责人杜丽说,工作日的傍晚和周末,来这里练习瑜伽的人很多,尤其是周末,很多课程都需要预约。

冬天更应科学健身

虞城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陈立军告诉记者,尽管健身的人数逐年增加,但仍有不少人对科学健身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中老年群体中,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亟待加强。记者采访时发现,以运动前的热身为例,很多经常锻炼的市民几乎不进行任何热身活动就开始运动。在专业人士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冬季。

“无论身体如何,冬季运动前都要做好热身,帮助升高体温,放松肌肉,使机体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陈立军说,冬季运动前“唤醒”身体,是科学健身的第一步。如果不做好准备活动就开始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对老年人而言,冬季锻炼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为了方便,他们锻炼时“轻装上阵”。殊不知,这种做法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市民在户外进行健身运动,刚开始要多穿些衣服,等身体发热后再脱去外套。运动结束后,要及时把汗擦干,换上干爽的衣服,防止身体热量散失。

“我经常看到一些老人天刚亮就出门锻炼,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因为此时锻炼,肺部会吸入大量寒气,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陈立军建议,起床后先喝一杯水,适当吃些易消化的食物,等太阳升起后再开始锻炼。雾霾天运动,有害物会通过呼吸进入肺部,损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建议雾霾天进行户外运动,特别是有重度雾霾时,应停止户外运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市民更应减少户外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因为高强度运动后,呼吸深度和频率较平时会成倍增加。

多运动不等于更健康,锻炼身体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市民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阳过”何时能运动健身?要注意什么?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阳过”何时能运动健身?要注意什么?健身教练及医生提醒:新冠康复期不建议剧烈运动应循序渐进周六下午,前来健身房锻炼的市民人数比之前少了不少有市民穿戴整齐进行户外
2022-12-26 10:21:00
节后掀起健身热 运动甩脂要科学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节后掀起健身热 运动甩脂要科学□ 本报记者 牛四光春节期间,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让许多市民感觉又胖了。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处健身场所了解到,春节假期结束后,不少市
2024-03-01 10:22:00
春暖花开 全民健身热起来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公园内打乒乓球的市民。市民在健身房里跳操。 □文/图 记者 李楷谨随着天气渐渐回暖,一股“运动风”席卷包头,在公园里,可以拥抱阳光、春风的户外运动吸引着居民走
2024-04-16 00:58:00
广场舞之外,老年群体健身刚需如何满足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广场舞之外,老年群体健身刚需如何满足秦东颖在南京东路街道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适老化健康促进设备能够满足大部分老人的日常运动需求。均资料图片殷行街道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2024-01-08 05:25:00
市民“花样甩肉” 火了“健身经济”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市民们在健身房锻炼□本报记者 高晖 文/图春节假期,你中了“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吗?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南昌市民告别“吃吃睡睡”,纷纷开启“花样甩肉”模式,加
2023-02-03 07:17:00
冬日运动“不降温” 市民锻炼强体魄
... 1月3日清晨,在翠屏山公园里,不少市民或散步,或利用健身器材锻炼;在桂中水城边的空地上,老年人们“组团”舞剑、打太极拳,广场舞爱好者则三五成群地跳着舞……一个个跃动的身影,
2024-01-05 06:43:00
...育报五园连通串联山海 城市绿美融合健康深圳室外智能健身房成亮点本报记者 林 剑近日,深圳“山海连城计划”重点项目“五园连通”工程取得重要进展,笔架山体育公园南区正式开园。其中
2023-08-03 04:03:00
传递健康理念 展现兰州活力
...文转自:兰州日报传递健康理念 展现兰州活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点燃市民健身热情启动仪式上老年人在跳健身操五人制足球比赛舞蹈比赛 从深秋到初冬,由兰州市体育局主办的2023兰州
2023-11-24 02:49:00
回归健身“领地”    重拾运动快乐
...南宁日报新阶段疫情防控下南宁人锻炼身体状态——回归健身“领地” 重拾运动快乐在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市民使用公共健身设施锻炼身体。 本报记者 黄红锦 摄市民在南宁人民公园练
2023-01-20 06: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