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疾病与健康
“心脏康复”助80岁老人运动时也能畅快呼吸
“原来只要走几步路,稍微有点累就会感觉到胸闷、心慌,现在登山、慢跑都可以,仿佛年轻了十多岁……”近日,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科,正在复诊的马爷爷开心地说道。
马爷爷今年81岁,两年前,因左肩及后背部疼痛,伴随胸闷、心慌等症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经冠脉CTA检查提示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约82%狭窄。后来,马爷爷听说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科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利用心脏康复对冠心病进行改善治疗,于是选择去往该医院寻求帮助。
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科主任季鹏介绍:“马爷爷来院就诊后,先对他进行了一次整体评估,全面了解他的病情状况、运动能力、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康复治疗禁忌症等。根据结果,我们为他定制了包括运动训练、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合理饮食和不良习惯管理等五方面的心脏康复综合治疗方案。其中,运动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建立心脏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改善心肌供血,有效增强心肺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开始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的时候,家人都提醒我平时要尽量减少运动量,能不动就不动。大家都认为心脏疾病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能疲劳,所以一开始听说要运动,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马爷爷说,但是坚持运动3个月后,他的情况就开始有所好转,肩痛及背痛等症状逐渐消失。1年后,他又做了一次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从82%下降到了71%,由原先的重度狭窄转为中度狭窄。事实证明,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的决定是正确的。
直到现在,马爷爷依然坚持每周3次“有氧+抗阻”运动,每次30~40分钟,运动中的目标心率由最初的80次/分钟达到了120次/分钟,运动能力明显增强,日常生活中登山、慢跑都不会感到不适,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般对于冠脉重度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来说,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再进行康复锻炼。但马爷爷因个人原因未能手术,加上他年龄偏大,手术风险高,所以选择了心脏康复治疗。”季鹏说,在马爷爷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既要达到运动效果,又要保证运动安全。如何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是团队为其治疗过程中的前提和重点。
治疗过程中,医生团队首先根据马爷爷的身体评估结果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采用何种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强度及频率等。且在治疗的初期,没有一味强调运动量和运动效果,而是通过合理拆解运动步骤,先让患者熟悉运动,在建立运动习惯和兴趣后逐步递增运动量。此外,在运动过程中利用实时监护设备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运动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迟发性不良反应……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保证在治疗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季鹏介绍,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干预手段来帮助患者生理、心理同步改善,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心血管疾病“防、治、康”的有机统一。对于明确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都可以通过心脏康复获得裨益。通讯员 穆婷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