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寒冬腊月,临近春节时,一般都是大家最清闲的时候,而对于东至县葛公镇红旗岭村的储有志来说,却成了他最忙碌的时节。
葛公镇。邹月娟供图
冬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63岁的储有志就背着背篓,手拿铲子上山去挖笋。“你看,以前的荒山野岭,现在全是能卖钱的竹林,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金山!” 储有志指着前面说,只见成片的雷竹遍布山野,茂密的竹林下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稻草谷糠,满眼的竹海绿色给寒冷的天气增添了强劲的生命活力。
雷竹又叫早竹,2022年红旗岭村依托地理和气候优势,引进雷竹种植项目,现已初见成效,真正绿了青山,富了百姓。
“我们这里地处山区,靠山吃山,目前,全村利用山地资源,种植雷竹超过110亩,雷竹种植成了村子的‘当家’产业。”红旗岭村党支部书记李少方说,“品质好的笋子长到30厘米左右采摘,像这种每棵有4两左右,现在冬季的笋子市场价可以达到每公斤15元到20元。”雷竹一般在3月初开始出笋,如果能提前至春节前后上市,雷竹笋的收益会提升8—10倍。
竹林。邹月娟供图
荒山披绿装,既美了生态又富了群众口袋。近年来,葛公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发展林业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在山场种上高质量的雷竹、森林药材等,打通了“两山”转换通道,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实现林地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既保生态又鼓钱袋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葛公镇将在当地推广雷竹笋种植,并将完善冷藏、冷链设施、生鲜竹笋产品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条,还将发展干竹笋、竹材、竹器等多元化产品,加快发展雷竹笋旅游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雷竹笋变成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邹月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