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公私藏家携手,“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南图年度古籍大展明日开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23:13: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8月25日,南京图书馆2023年度古籍大展“百年‘过云楼’古籍书画精品合璧”将正式开展,这是南京图书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苏州过云楼顾氏家族三家所藏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参展——在敦煌藏经洞未被发现前便已传世的唐人写经《续华严经疏》,被誉为“中国古籍普查重要发现”的宋刻本《龙川略志》《龙川别志》,曾创下“国内古籍最高拍卖价格”的宋刻本《锦绣万花谷》等50件展品悉数亮相,被董其昌称为“法书第一”的北宋拓《定武兰亭》五字未损肥本也将首次公开面世。

公私藏家携手,“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南图年度古籍大展明日开幕

公私藏家深度合作,书画合璧参展

南京图书馆1991年所购“过云楼藏书”541部3707册,在时间上横跨宋元明清,本次展出的《龙川略志》《龙川别志》是现存唯一一套两志合刻的宋刊宋印本,原藏于顾氏过云楼,后由南京图书馆购藏,是全国古籍普査的十二个重大发现之一,全书雕版工整,字体方正,页面栏线清晰。

“这是苏辙被贬到循州龙川(今属广东)时的回忆杂记。”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管史星宇介绍,《略志》记录他参与的政治活动,涉及北宋朝政、官制、外交、变法等,其中还有对王安石“青苗法”利害关系的剖析。《别志》记录他听闻的朝政轶闻,体现了他晚年的所思所想,也为后人研究北宋中期的政治风貌提供了可靠素材,史料价值极高。

公私藏家携手,“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南图年度古籍大展明日开幕

密闭的玻璃展柜中,过云楼“镇楼之宝”——《锦绣万花谷》赫然陈列在一个斜支架上,皮纸佳墨,品相精良。

这是一本“宋代的百科全书”,相对于北宋初年编纂的《太平御览》等主要为宫廷皇室使用的书,《锦绣万花谷》条目荟萃南宋以前的经史百家、古人文集、医技稗官、荒录怪志,更多给平民提供参考,体现了“市井文化”的需求,在后世被多次印刻。2012年,以这件存世孤本领衔的“过云楼藏书”,以2.16亿元被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拍下,创下国内古籍拍卖最高成交价记录。这部分古籍加上南京图书馆的旧藏,过云楼藏书完璧归“苏”。

公私藏家携手,“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南图年度古籍大展明日开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中,许多私人收藏的过云楼书画首次呈现在公众视野。

苏州过云楼顾氏后人、顾笃璜外甥吴刚带来的北宋拓《定武兰亭》五字未损肥本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称为“法书第一”。

“《兰亭序》唐代刻本不存于世,宋后翻刻版本中以‘定武本’流传最广。”吴刚告诉记者,该版本笔法厚重、字形肥美、结体紧凑、字口清晰可辨。比如,“崇”字山下两、三点之争,“和”字口部是口还是日,“视”字定武系的标准写法等,是《兰亭》研究的重量级文物。

过云楼代表性藏品《续华严经疏》,由私人藏家直接得自于顾氏后人,极少面世,也在此次大展中亮相。“此经笔法秀拔,精奇入神,颇有二王之风。”史星宇说,《续华严经疏卷》在日本留存千年后回归祖国,不仅具备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也凝聚着一段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

众人“解谜”,过云楼文化研究渐成显学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随着过云楼档案的问世,过云楼文化研究逐渐成为显学。

《锦绣万花谷》,这部卷帙浩繁的作品,作者没有留下姓名,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道谜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就像个解谜人,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一点点寻找线索,一步步试图接近答案。他考证其序言和类书,认为作者极有可能是北宋兵部侍郎卢襄的后人,作者生长在卢襄的流放地衡州,是个孤苦伶仃但爱书如命的“书痴”,可能是卢氏子孙,随长辈到流放地,因羞耻而隐姓埋名。

历年文献对过云楼的书画收藏如数家珍,对碑帖收藏的关注度不高。南京“过云楼藏书”特约研究员姚凯琳梳理“北宋《定武兰亭》卷”历代题跋,认为“历代题跋高度认可此卷,其笔意古朴,锋回圆劲,气象脱胎凡骨,无不凸显王右军书法真鼎,当之无愧的法书第一。”姚凯琳认为,该珍本难得之处,不仅源于其拓片年代久远,更在于拓片后历代鉴赏家的题跋,内容详实,流传有序,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公私藏家携手,“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南图年度古籍大展明日开幕

记者获悉,近年来,苏州市档案馆陆续出版《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和《过眼烟云——过云楼历代主人手书精粹》等文献,去年,苏州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沈慧瑛在梳理研究过云楼档案、采访顾氏子孙的基础上,完成了《江南收藏世家过云楼》一书,展示过云楼顾氏的家庭教育和艺术传承。沈慧瑛说,“第一代过云楼楼主顾文彬以科举起家,他热衷书画收藏,重视以书画艺术育人,使其子孙后代浸淫传统书画艺术。顾氏后人逐渐从收藏家转为书画艺术家,从官宦家庭转型为文化世家。”

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军深耕过云楼藏书研究,在他看来,顾氏的收藏门类繁多,且不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而是千方百计搜罗,去伪存真,苦心经营,力求精善,这在同时代的收藏家中非常少见。他认为,“过云楼的藏品,还流露出江南文人的趣味与性情,能在其中发现许多中国古代收藏史的线索。”

互动体验,“圈粉”年轻人打卡

2012年,过云楼藏书完璧归“苏”后,南京图书馆对其进行了集中整理,“专架专藏”保存在古籍库房中。

库房内恒温恒湿,为防虫蛀,南图选用上好的香樟木藏书板,为了将人和灯光对古籍的损伤降到最低,库房通常处于关闭状态。

史星宇告诉记者,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南京图书馆对“过云楼”馆藏进行编目,以顾字头进行编号,出版了《南京图书馆过云楼藏书图录》,还对宋元本、稿抄本等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扫描,读者在馆内就能在线阅览。

本次展览,首次采用语音导览进行讲解,展出的50件书画作品按照“宋元明清”的时间脉络排列,观众现场扫码,就可以同步收听藏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800平方米的展厅内,还设置了很多互动体验活动。史星宇说,“我们将《元曲选集》以宣纸做成描红折页,设置彩色套印的过云楼印章,读者可以在现场描红盖章。”

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除了收藏书画和古籍,还对一对汉代玉带钩极为珍视,这对汉玉带钩后来传到儿子顾滎手上,成就了他作为“汉玉钩室主人”的风雅。南京图书馆以这对汉代玉带钩为原型,设计了文件夹和镇纸等文创产品,“圈粉”年轻人打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实习生 刘雨辰

南京图书馆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周娴) 8月25日,“百年过云楼古籍书画精品合璧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幕,这是过云楼旧藏古籍与书画的首次合璧展出,也是国内公藏机构与私家收藏的首次高规格深度合作
2023-08-30 07:12:00
过云楼合璧展重装升级
...观展人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展者相约南图,领略精品风采,品读藏书故事,参与互动体验。(南京图书馆)
2023-10-10 09:29:00
...而宝贵的指南。”陈军说。作为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重镇,南图拥有馆藏古籍160万册(件),63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全国总量的4.8%。这得益于南图有一批练就“火眼金睛”
2023-06-09 06:05:00
全国第二!南图古籍数字平台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峰)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是重要的古籍收藏大省,全省古籍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随着对古籍里文字日益活化的需求,古籍的数
2024-12-24 06:54:00
“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苏州古旧书店工作期间,南京图书馆找到江澄波想寻购过云楼的宋版藏书,因顾家过云楼藏书分家后由上海、苏州多处后人保存,其中一部分在苏州顾笃璜兄弟手里,江澄波找到顾笃璜兄弟,但对方
2024-03-15 06:30:00
...整的,会对它的传播,特别是对一些研究者产生误导。”南图通过本报再次提醒广大读者,“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遵循免费、开放、融合原则。用户只需登录“南京图书馆”官网,即可从
2025-03-20 07:59:00
...同心筑梦新时代——南京图书馆援疆援藏工作成果展”在南图一楼大厅展出。自援疆援藏工作开展以来,南京图书馆在多方协调下,举全馆之力,集全馆之智,汇全馆之能,立足江苏先进经验,在政
2023-08-09 08:22:00
...图书馆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编目,第二就是为馆里买书。南图“镇馆之宝”十大珍品古籍中,有两部是由沈老买回的,经他购回的古籍善本多达数千种。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当中,甄别并购回数量可观
2023-04-17 07:14:00
...的滋养。”1月30日,南京图书馆迎来蛇年开馆第一天。从南图六朝遗址展示区一脚跨越千年,东北游客刘先生就被南图浓厚的学习氛围震住了。市民奚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来南图学习,她既可以
2025-02-03 09: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