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22:58:00 来源:南海网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独特造型,浑宏声色

……

在一些重要时刻

经常“C位”出现的它

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本期《重生吧,文物》

带你认识这件

汉代北流型四蛙铜鼓

奏乐、发送信号、指挥战阵、

祭祀、陪葬

……

鼓韵华夏,传承千年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重生自述

大家好,我是来自汉代的北流型四蛙铜鼓,虽外表朴实无华,但作用可大!我不仅能奏乐、发送信号、指挥战阵,祭祀、陪葬等场合也少不了我。鼓韵华夏,传承千年。期待在21世纪,大家把我“奏响”的那一刻,铜鼓震天响,一起来看看关于我的故事吧。

古代作战

击鼓进兵,鸣钲则止

故称行进为鼓行

铜鼓是汉代军队

常用的一种作战工具

静静凝视

让人仿佛回到了

战马嘶鸣的冷兵器时代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出土于昌江黎族自治县

十月田镇的

汉代北流型四蛙铜鼓

是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开馆时

从海口市五公祠管理处调拨的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这面铜鼓高56cm,面径100cm

鼓面宽大,边缘有垂檐

鼓面正中铸八芒太阳纹

三弦分七晕,弦纹之间饰云纹

鼓面边缘铸四只立蛙

铸造精良,形状规整,保存完好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圈带上的青蛙

则是极富特色的一种装饰

呈立体浮雕状

专家认为

对于稻作的民族来说

青蛙是益虫,可以保护庄稼

铜鼓上的青蛙

也反映了古人对蛙的崇拜

对海南岛来说

蛙类不仅是常见的两栖动物

还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

出现在诸多的琼岛风物上

远到汉代的铜鼓

近到黎族同胞衣服上的纹饰

蛙纹成为海岛上

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甲骨文中的“鼓”字

左半边与崇阳铜鼓几乎一模一样

分为鼓冠、鼓身、鼓座三个部分

而右半边像是一只手握着鼓槌

正准备击鼓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现在的“鼓”字也可见这一渊源

由此可见

三千多年前,鼓的形制就已基本定型

一直延续至今

后来,鼓不断演变

①从材质上划分

历史上先后出现过

土鼓、铜鼓、皮鼓等不同材质的鼓

“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

——《周礼·春官》

唐宋以后,皮鼓广泛流行

比如因仅一面蒙皮而得名的单皮鼓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单皮鼓,清,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②从作用上划分

鼓在古人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古代称鼓为八音之一

常被使用在乐舞、宴会和祭祀中

《诗经》记载了

鼓与钟、磬一起敲打奏乐的情景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

——《诗经·周颂·执竞》

鼓稳稳占据古乐器中的“C位”

《五经要义》中称鼓为“舞音之长”

一切乐器的敲击演奏与截止

都要听从鼓的指挥

“凡鼓瑟、鼓琴、鼓钟、鼓簧、鼓缶皆谓之鼓,以五音非鼓不节。”

——《五经要义》

鼓还经常应用于战争中

“闻鼓声而进”

古代行军,军队听到鼓声就冲锋陷阵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代战争中,鼓用来鼓舞士气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古时

铜鼓流行于广西、广东、

云南、贵州和海南岛等地

是秦汉至隋唐时期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

重要的青铜礼器、乐器

海南出土过多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铜鼓

它们对于研究海南青铜文化

特别是海南各民族迁徙历史及文化

有着较大的价值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铜鼓体现了海南岛与中原地区

在文化上的一脉相承

虽然冷兵器时代已经远去

但铜鼓所寓意的勇于开拓

一往无前的精神却永不过时

它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具象的物质

更是鼓舞人心的文明力量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打开“海南发布”对话框

点击“遇见文物”菜单栏

即可预约

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

编者按

“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数千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散落在海南各市县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发布联合海南省博物馆推出栏目《重生吧,文物》,将系统梳理海南文物家底资源,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让文物“重生”般“活”起来,带领大家穿过历史的迷雾,领略琼州古今风韵。

往期链接:

重生吧 文物 | 800多年前的“海底盲盒”,开箱!

重生吧 文物 | 美拉德配色,早被黎族先民拿捏了!

重生吧 文物丨这个极简风的碗中,有点东西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杨子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有点东西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重生吧 文物 | 宋代精致“好物”,人人都想“要链接”重生吧 文物丨​用Plog的方式,打开黎族先民的日常重生吧
2024-06-08 21:00:00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陈列中的互动魔方屏。AR导览让大小观众同享逛展乐趣。文物互动游戏寓教于乐。 本报记者 秦 雯 文/图全国首个铜鼓文化数字展厅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全息投影、互动魔
2024-04-02 07:01:00
敲响千年铜鼓喜迎新春
...)1月19日,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非遗文化进乡村 铜鼓声声迎新春”非遗展演活动,当地文艺工作者与非遗传承人深入该县地苏镇拉棠村表演非遗节目,并向村民传授铜鼓敲打技艺,深受村民
2023-01-21 03:15:00
重生吧 文物丨用Plog的方式,打开黎族先民的日常
...有点东西重生吧 文物丨古乐器中的“C位”,千年后仍“声声不息”重生吧 文物 | 宋代精致“好物”,人人都想“要链接”重生吧 文物丨要想出海不迷路,古人必备这个“导航” 重生吧
2024-05-28 21:23:00
...会教,主要是要把这个文化传承下去。”余雁伟说。铜鼓声声茶韵香,幸福生活节节高。如今,在对门山村,5000亩安吉名优白茶、黄茶将茶山映得一半金黄一半青绿,在阳光下闪耀着别致光彩
2024-06-06 06:06:00
五弦琵琶独奏《忆江南》国乐无双聆享会开启千年古音
...给观众带来一枚惊喜彩蛋,琵琶声拨动尘封经年的记忆,声声薄如蝉翼的低唤,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琴声如梦影般缱绻心空,将一怀婉约江南烟雨、奏成满腔柔情。柔柔的琴声辗转着痴念,带着绝
2023-01-09 21:34:00
琼剧折子戏、诗词演诵会……海南省博物馆东坡戏台演绎别样东坡魅力
...记者 陈望 )连日来,“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为众多“坡迷”奉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海南省博物馆艺术馆三楼的东坡戏台,诗舞乐《海南万里真吾乡》以其新颖独特
2024-02-07 20:09:00
...袤的中华大地上交融汇聚,横向传播、纵向传承”“铜鼓声声,催人奋进,鼓舞中华”。1500余件文物古籍,铺展开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从“大一统”到“大交融”再到“大团结
2023-09-17 21:14:00
...的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三月三广场,云开日出,一声声悠扬婉转的欧欧调唤醒了幽静的山谷。黎族的阿哥阿妹身穿黎族服装,头戴黎族发饰,盛装打扮跳起迎宾舞。黎族阿婆们齐声哼唱民族歌
2023-10-02 08: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