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碗面“拉”出民族团结协奏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3 00: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李永兰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曾出土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状遗物,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碗面条”;30多年前,一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匠走出大山,以拉面犒劳味蕾,创造百亿产值。而这一碗面意味着什么?对于我国大多数北方人来说,可能是一顿简餐,然而,对于海东市而言,这一碗面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化隆县是全国有名的“拉面之乡”,是青海省最大的拉面产业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汉族、土族群众种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种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团结面”“幸福面”。

走进化隆县拉面产业电商服务中心,智慧拉面生态数据平台滚动播放着全国已联网的化隆拉面店的实时销售数据。在这个平台上,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海东化隆拉面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隆拉面人到外地开拉面馆、做拉面生意,他们依靠“一口锅、两张桌子、三把椅子”,通过“人带人、邻帮邻、亲帮亲”的方式,不仅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而且鼓了“钱袋子”、摘了“穷帽子”、买了“新房子”,收益可观,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优惠政策和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

化隆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用“亲帮亲、邻帮邻”的互助协助方式,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这种合作方式不分地域、不分民族,被各族群众所青睐。据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副局长马春云介绍,化隆县返乡拉面从业人员在全县开办的合作社达1500个,实现年产值8.6亿元,创办的企业达到462家,吸纳县内各族群众就业6786人。

拉面不仅把化隆上万个不同民族的家庭连在一起,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加深了各地各族人民的情谊。据了解,化隆拉面人积极融入全国各地,和各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的事例很多。在这一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地群众有机会了解青海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加深了青海人民与全国人民的感情。

马春云介绍,截至目前,海东籍群众开办拉面店总数为2.77万家,拉面从业人数达16.6万人。其中,化隆籍拉面店共1.8万余家,从业人员11万余人,其中在省外经营10年以上的拉面店有2040家,5年以上的有9009家。

近两年,化隆拉面店累计申报评选民族团结示范店85家、党员拉面示范店75家,优秀流动党员党支部7个。部分拉面创业者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通过创业政策扶持,主动返乡投资发展特色农业、餐饮酒店、牛羊育肥、加工冷藏、交通物流等产业,吸纳周边各族群众就业,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拉动乡村振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持续奏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乐章。

再过几天,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将在海东市体育中心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拉面能手争奇斗艳,线上线下的观众可近距离感知,拉面人是如何用勤劳的双手拉出“拉面产业”的悠长之路,感悟“一碗拉面”是如何拉出各民族团结和顺的美妙协奏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潍坊临朐:暖胃又暖心!一碗面“拉”出民族团结协奏曲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李溯 视频 张顺 潍坊报道“和面、揉面、拉面、烧水、下锅,一气呵成;面熟、舀汤、撒料、放肉、上桌,行云流水;翠绿的葱花、透黄的面条、清亮的汤色,好看忒香……”
2024-03-23 09:56:00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一根细长的面条,一头牵着化隆,另一头则连着成都。一碗面,拉出家乡情“最近成都可太热了……您的孩子上学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每逢周五晚上,来自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拉
2024-09-03 10:39:00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本报记者 郝志臻他,曾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阿什努乡的放羊娃,是数十万走出大山外出创业的拉面人之一,也是爱好文学的业余诗人,但如今却是一名人民调解员。他,从来
2024-04-07 00:13:00
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展示独特拉面文化
...县官亭镇的‘东方庞贝’——喇家遗址曾出土‘世界第一碗面’,尘封4000年,其形态依旧清晰可辨。”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马丽萍在活动现场介绍说。青海拉面品牌
2024-05-03 09:29:00
“花式青海拉面”背后的故事
... 也是从那时起,像马学明一样,越来越多的化隆人靠这碗面过上了好日子。起初,他们通过邻帮邻、亲帮亲的方式带动村民发展“拉面经济”。与此同时,政府也不断推出新政策,为他们保驾护
2023-10-20 02:10:00
五百余名“箭客”齐聚青海“拉面之乡”以箭会友
...青海化隆5月21日电(陈宗淇)21日上午,青海省海东市首届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在素有“拉面之乡”美称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启幕,580名射箭爱好者在靶场上大显身手。比赛现场,除参赛的
2024-05-21 20:24:00
中央民族歌舞团开启公众开放日,邀请观众共奏“春日协奏曲”
...歌舞团2025年公众开放日《请你跟我一起来》——“春日协奏曲”开启,邀请广大观众共赴春日美好。今年的公众开放日首次以“专业院团+群众参与”的创新模式,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民族艺术
2025-04-27 21:14:00
一碗拉面暖胃又暖心
...有这个机会到塔加乡给大家做拉面,我很高兴,希望用这碗面来暖一暖寒冬里塔加乡的乡亲们。”马舍四告诉记者,他在灶台前站了将近9个小时,虽然有些累,但是想到可以让乡亲们吃上一碗热气
2024-02-08 00:20:00
奏响边境线上的民族团结“协奏曲”
...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奏响民族团结“协奏曲”。同时,先后围绕坚果产业、乡村振兴宜居环境综合整治、富硒牛都等12个乡村振兴议题开展调研视察,发动委员和社会各界开展
2024-05-09 04: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