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03 10:3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情牵两地,拉面连心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欢迎光临斌韵青海牛肉面!”走进店中,撒油、和面、揉搓、烹煮……拉面师傅“手脚齐舞”,只需倒上一壶热茶,稍等片刻,青海牛肉面便出现在桌前,葱花点缀,白段如绸,双筷拾起一根细长的面条,一头牵着化隆,另一头则连着成都。

一碗面,拉出家乡情

“最近成都可太热了……您的孩子上学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每逢周五晚上,来自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拉面师傅们总会聚在一起,摆上点心,绕圈而坐,畅谈着各自的“诗和远方”。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化隆拉面师傅正在吃饭唠嗑。李铭枫摄

化隆“拉面人”的创业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时期在福建厦门开设的第一家拉面店,而今天介绍的两位马师傅,正是来自青海化隆的两位同乡,化隆拉面的第二、三代传人。

马艾海买子的成都拉面故事,始于2011年。“刚出来的时候,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回忆起当年的闯荡经历,马艾海买子有些感慨,环境的变化、语言的不通,让身为少数民族的他有些无所适从。“好在成都是一个十分包容的城市,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附近的民众都会热情帮助我。”时光流逝,经过十余年的打拼,马艾海买子的拉面事业早已在成都生根发芽。目前,他经营着两家店铺,年收入30万元。

马艾海买子的老家化隆县,是拉面产业大县,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至2020年,当地政府推行“带薪在岗”方式,鼓励更多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走出去”办拉面店,马艾海买子的店正是其中的一个点位。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正在拉面的马艾海买子。受访者供图

大树底下好乘凉,安定下来的马艾海买子为了帮助乡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一部分人来到他店里打工。“政府补助一点,工资补贴一点,来店打工的人挣到了钱,学到了技术和经营经验,再自己开店。”据了解,目前由他带出并成功开店的乡亲已有13人。“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马艾海买子笑道。

马艾海买子的例子并不特有,而是化隆“拉面人”独有的浪漫,“亲帮亲、邻帮邻”的精神一代传一代,一地接一地,化隆人的拉面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经过30年的发展,青海化隆人已在全国280个大中城市开办拉面店1.8万家,在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开设拉面店100余家。据马学军介绍,目前仅在成都开设的“化隆拉面店”已接近400家,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

为了支持这一群体,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早在20年前就在全国各地相继派驻了服务拉面人的办事处,2023年又成立了拉面协会,马学军正是协会的副会长。

今年36岁的马学军自2009年来到成都,目前在成都市天府公馆等地已拥有4家拉面连锁店,年收入约40万元。在经营生意之余,马学军经常帮助周围的老乡,以助其更好地融入成都这座城市。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马学军拉面店铺。李铭枫摄

“这边的老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跟我们反映,我们也会竭尽全力为其提供帮助。”马学军说。今年1月,在协会的协助下,中国农业银行化隆回族自治县支行专程来到成都,为近40家拉面店提供了约1000万元的低息贷款。同时,协会也积极帮助解决孩子们上学的难题,为他们讲解政策,积极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除了做好生意以外,教育也是来蓉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注重点。老一辈的化隆拉面师傅深谙文化的重要性,自己吃过了苦,便希望下一代活得更好。“在我们当地,考上大学但上不起的孩子也有很多。”除了自己的孩子,马艾海买子与马学军等在成都打拼的化隆人每年都会给家乡的困难大学生捐款。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马艾海买子的捐资助学证书。受访者供图

“能帮一点是一点。”

两位马师傅的嘴边时常挂着这句话。在他们的眼里,一碗面条,是远方的呼唤、是文化的传承、是同袍的互勉,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一碗面,牵起民族心

“我们的用料、选材、制作都有严格的标准。”马艾海买子介绍,面中使用的牛肉,从哪儿来,谁宰、配送到哪个地方……都要清楚地掌握。“为的就是让当地的人们吃上一口美味、放心的拉面。”

来到成都的马学军,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悉心帮助。而他也从未忘记这些帮助,时刻想着如何回馈。在新店开业后的3天内,马学军热情地招待社区环卫工人前往店内享用免费拉面。“当地社区的人民认可我,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也都会帮助我,因此我也要真心地对待他们。”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正在拉面的马学军。受访者供图

在马艾海买子和马学军看来,成都这座城市,治安环境好,充满活力,包容性强,让人有家的感觉。“我们已经很好地融入了这里,在这里很开心。”马艾海买子笑道。在用心经营一家人的生活之余,他们经常约上几名好友,到附近的商圈散步、打台球,享受这座城市的悠闲与美好。

除了拉面师傅本人,他们的孩子也在成都茁壮成长。今年,马艾海买子的儿子马健参加了成都市民宗局组织的“同运动·一家亲”川、藏、疆、青四省各族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回来后,孩子说玩得可开心了。” 马艾海买子拿出儿子获得的荣誉证书,“看看,还得奖了!”

马学军5个孩子中,老大、老三、老四均在成都上学。“我们以前出来打拼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自己也只有小学文化。但现在我意识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马学军补充道,在成都开店,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也能使他们与这边更好地交融在一起。

“今年我们俩一个到成都13年、一个15年,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两位马师傅都认为,成都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当这个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马艾海买子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川西附近的一个地区发生了山体滑坡。”听到消息,两位马师傅迅速召集各位老乡,带上泡面和水,驱车穿越崎岖的山路,直奔灾区。到达现场后,马艾海买子与马学军一同下厨劳作,将一碗碗热腾腾的面条送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中。“当时没有想太多,我们只是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为救灾尽一份绵薄之力。”

走进青海籍马师傅们的成都生活

马学军拉面馆获得“民族团结示范店”称号。受访者供图

一碗热气腾腾、油香四溢的拉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各民族在成都扎根、成长、回馈社会的生动写照。如今,马艾海买子与马学军的生意已在成都生根发芽,并越做越好。今后,他们还将继续留在成都,和化隆老乡闯出更广的天地,与成都居民建立更深的情谊。(王凡、实习生李铭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况玉川青铁路,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的关键一环,自青海省西宁市的西宁站启程,终至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东站,全线长度达832.96公里,设计运行速
2024-09-13 15:51: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在青海海东化隆县,拉面不仅拥有独特的浓香,更兼具非凡的“绝技”——2毫米的针眼可穿过42根面条。始于化隆的青海拉面,经过30余年的传承与发展,走向全国。如今,
2024-04-29 21:24:00
...转眼变为一根根地道的化隆拉面。今年48岁的马尔沙来自青海省化隆县,到无锡锡山区已有半年多,现在主要负责青海消费帮扶无锡生活体验馆的拉面店经营。在无锡锡山区,像马尔沙这样从化隆
2024-10-14 23:28:00
西宁至成都高速铁路全线分四段开建
...跟随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的观摩人员一同走进川青铁路青海段建设施工现场,处处可见紧张繁忙的施工场景,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开展钢筋绑扎等作业,一条从西宁至成都的高速铁路正在紧锣密鼓的
2024-08-25 10:42:00
加强品牌培育、促进创新发展……青海拉面产业发展有法可依了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化隆回族自治县促进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加强品牌培育、促进创新发展……青海拉面产业发展有法可依了人民网西宁5月21日电 (记者杨启
2025-05-21 18:01:00
以“牧光互补”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荒山峻岭间。刘成虎供图项目施工现场。青海日报记者 李庆玲 陈俊摄 项目施工现场。青海日报记者 李庆玲 陈俊摄时序五月下旬,上半年已
2023-05-21 10:03:00
农展会上“拉面元素”精彩出圈
...文转自:海东日报□本报记者 韩世伟 摄影报道“这就是青海拉面吗?这汤的鲜味大老远就能闻见。”“这大冷天谁能抵挡得住一碗热乎乎的拉面啊!老板,可以品尝吗?”……9月23日,在庆
2023-09-26 00:09:00
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展示独特拉面文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5月3日电 题: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展示独特拉面文化作者 陈宗淇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为“青海拉面未来可期”的首届青海拉面美食文化节在青海
2024-05-03 09:29:00
“花式青海拉面”背后的故事
...便每天工作很忙,但身边永远放着随时能翻看的书;靠着青海拉面起家,可偏偏想推出新花样,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研发出9种味道不一样的拉面……这位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山沟里走出来的拉
2023-10-20 02: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