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岁月悠悠沉酒香
本报记者 陈明桂 通讯员 覃 晴 覃 斯/摄影报道
搅拌。
品酒。
大火蒸酒。
记住乡愁
“寒来又暑往,秋收又冬藏,炊烟袅袅是家乡……”家乡红红的灶火、亲人忙碌的身影、诱人的饭菜和酒香,是多少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眷恋和乡愁。
13岁开始跟随父亲制作米酒的韦海棉,也曾将对家乡的眷恋深藏于心。他成年后到广东打工,几年后决定回乡,传承祖辈酿造大新米酒的手艺。2006年,他在大新县榄圩乡榄圩社区建成一间酿酒作坊,一干就是十多年。
泡粮、蒸饭。蒸熟后马上出锅,摊开晾凉。待米饭的温度下降至35℃左右,拌入酒曲,再装入干净的容器进行糖化和发酵。糖化约48小时后,米饭会变黄变软,散发出香香甜甜的味道。之后加入清水,继续发酵40天左右。
最后的工序是蒸馏。通过蒸馏,将发酵而成的酒糟分离出酒精和其他杂质。蒸馏后的白酒,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打开酒瓮的一刻,香气四溢。
“什么时候在糖化好的米饭里加水、加多少水,都要注意。在甜度最佳的时候加水,蒸出来的酒就比较香甜。就连火候,什么时候大,什么时候小,也都有讲究。不同的火蒸出来的酒是不一样的。”韦海棉感慨,“做米酒,除了米、水要好,技巧也很关键。”
陈年好酒是时间酿就的精华。在大新,人们喜欢用新酿的米酒加工成药酒、龙眼酒、金樱子酒、桃金娘酒、桑葚酒、酸梅酒等特色酒,用来待客。闲暇之余,欢聚之际,亲友间浅酌慢品,聊聊天,谈谈心,平凡的生活中,也有了绵长的滋味。
有诗云:
漠漠家中田,念念百味鲜。
独行万里路,归来仍少年。
好水出佳酿,青山润心间。
传承千古艺,与尔同向前。
本报记者 陈明桂 通讯员 覃 晴 覃 斯/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