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地生“三金”,富民利企又强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7 14:3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一地生“三金”,富民利企又强村

博平镇探索实施“一份土地三次‘流转’,四方共赢”托管新模式2月16日,赫庄村党支部书记赫明磊到地头转了一圈,看了看小麦苗情。雨水临近,天气开始转暖,麦田春管的时机愈发成熟。“最近,我已经找了大桑新村的农业服务合作社来帮着浇地、施肥。”赫明磊说。

赫庄村是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大桑新村所属的一个小村,村内耕地大多通过流转、转包等形式,委托给了专业企业和村办合作社经营管理。“我们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流转土地资源,然后转包给企业运营,企业再将土地托管等服务工作交给合作社,相当于经历三次‘流转’。”大桑新村党委书记张爱华说。

近年来,茌平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新村党委领办合作社,成立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合作社联合社、产业链合作社等,不断做强农村上下游产业链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博平镇积极推动“村企联建”,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份土地,三次‘流转’,四方共赢”的农田托管模式:村民承包地通过“合作社集中整合+企业承包经营+合作社托管服务”的运行机制,形成村民、合作社、村集体和企业四方参与、互惠共赢的局面。

赫庄村村民赫占涛和妻子常年在外跑运输,原先家里的7亩多地都是包给别人种,每年每亩地只有三四百元租金。2021年,通过村办合作社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后,每年每亩地流转费提高到1300元,小麦直补也归他。“啥也不干,每亩就有1400多元的收入。即使自己种,也不一定有这么多收入。”赫占涛说。

如今通过村企合作,土地种植收益的大头通过流转费的形式转移到村民手中。“大桑新村有100多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十分可观的收入,土地撂荒等情况已经消失不见。”张爱华说,有企业运营兜底,村民流转土地也能获得稳定且较高的“收成”。

土地流转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而土地服务的流转则带动了合作社和村集体发展。“新村党委牵头带领新村所属的10个自然村成立了聊城市茌平区润土农机合作社和聊城市茌平区联鑫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华鲁制药和田田高科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张爱华说,合作社帮助企业完成土地的集中整合和土地流转工作,并借助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提供耕、种、管、收、储一条龙服务,企业则需为村办合作社缴纳每亩50元的管理费和相关托管服务费用。

“现在不用种地了,可以出门打零工增加一份收入,农忙时帮着合作社管理一下土地,也有不少收入。”大桑新村前八村村民刘金红说,土地流转后,他的收入比之前翻了两番。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把富余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实现“一地生三金”(即流转土地生“租金”、外出或返聘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还因在合作社有集体占股,新村集体每年也能增加30余万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富民强村。

在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合作企业也得到了预期收益。“以前我们生产医药胶囊所用的直链淀粉都在外采购,价格高不说,还经常担心产品质量。”华鲁制药农业生产管理负责人赵志勇坦言,现在有了自己的种植基地,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不仅节省了采购资金,稳定了原料来源,还延伸了产业链条,对公司的科研攻关也有积极作用,仅良种种植一项,每年就能为企业减少50万元的运营成本。

此外,大桑新村还与山东省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对接合作,一方面通过订单农业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希望把大桑新村打造成良种种植基地,提升大桑村土地的附加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产业成为百姓增收“绿色银行”。该镇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逐渐形成铁杆大葱优势种植基地。去年新增铁杆大葱种植基地4个,种植总面积达22
2023-01-16 10:54:00
土地托管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活水”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运营模式,浮来山街道——土地托管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活水” 全媒体记者 王霞“之前种地效益太低了,还累人,原本打算外出打工的。现在好
2024-04-10 09:13:00
...。一是“集体统筹+土地流转”模式,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引进种植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以高于原承包费的价格集中流转成片土地,同时将外出务工和部分无劳力村民的土地连片流转到合作社
2023-03-17 09:57:00
玉屏:拓宽“强村富民”新渠道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党支部+农机合作社+农户玉屏:拓宽“强村富民”新渠道近年来,玉屏自治县严格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农机
2023-09-30 08:14:00
种粮能致富 土地也“生金”
...大粮田”,带动培养出一批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同时把合作社和强村共富公司作为两个联动增收载体。目前,壮武村年产粮食突破1000万斤,不仅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找到了一条村
2024-06-15 06:35:00
...和资源禀赋,党开村党支部决定由村里的永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建设大棚种植香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大棚建在哪里?”“不懂技术怎么办?”“销路在哪里?”
2023-01-22 02:25:00
山东农担“强村贷”打造乡村振兴“冠县样板”,规模效益领跑全省
...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40多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2亿元,担保规模位居全省首位。这一带着温度的金融活水,持续滋润冠县乡村沃土,推动昔日的“薄弱村”蜕变为
2025-09-29 16:06:00
...。农民得到了土地租金、打工薪金,每年还能从股份经济合作社得到分红,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贾滹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统一流转土地对外招租,一方面消除了群众流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2023-01-09 13:05:00
...元,合计46户140人受益。多措并举促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协助贵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茶叶基地管护,号召群众参与茶青采摘、茶园管护,组织群众积极参与茶产业发展,采取流转土
2023-10-15 09: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
健康问太和 | 关节镜微创技术,巧解关节“卡顿”难题
走路时膝盖突然剧痛卡住,缓一缓又能恢复?这可能是关节里混进了“不速之客”——关节游离体,反复发作将加速关节磨损。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2 23:25:00
科普|福州 17 岁少年患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攀升需早防
福州17岁少年患上糖尿病专家提醒:青少年发病率持续攀升,早防早治是关键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潘温祥)糖尿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2025-11-12 22:00:00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