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女性多见!这类听力下降容易漏诊误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4 08:3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刘女士是一家销售公司的员工,每天需要接听大量的电话和参加各种会议。近半年来,她发现自己听电话时要把音量调到最大,开会时也常听不清别人说话。这让她感到非常困扰,更奇怪的是,每当夜深人静时,她的耳边总会传来“嗡嗡”声,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

在多方打听下,刘女士找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侧颅底外科主任韩月臣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诊断,确诊她为“耳硬化症”。

据悉,耳硬化症常见于30至40岁的成年人,女性患者尤为多见,无明显诱因下,听力会逐渐下降。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单耳听力受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累及双耳听力。早期多为传导性耳聋,但病情发展后期,可能会演变为混合型耳聋,即传导性和神经性听力损失并存。

已有研究表明,耳硬化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此外,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也被认为是其潜在诱因,尤其是女性患者在怀孕或分娩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听力下降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耳硬化症最常见的症状为听力下降,但有一个特点:会引起听力倒错,通俗讲就是听力在嘈杂环境中反而比安静环境中好;此外,他们可能会感到耳朵内有“嗡嗡”的耳鸣声,有些患者甚至会觉得自己说话的声音听起来特别大,这就是所谓的“自听增强”;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眩晕症状。

目前,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治疗耳硬化症,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对于轻度听力下降的患者,可以继续观察其病情发展,一旦听力下降加重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听力得到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神经性耳聋、感染以及鼓膜损伤、听骨脱位等。

对于存在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根据残余听力状况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来提高听力,通常骨导助听器效果更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学友演唱会跌倒!反复出现头晕,竟与这种疾病有关
...疗方法?梅尼埃病的病因迄今不明,感染、耳部损伤、耳硬化症等都可增加患病风险,其诱因包括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天气或季节变化等。目前尚无根治的最佳疗法,但大多数患者通过
2023-08-14 21:31:00
重庆仁品为13岁患儿完成BAHA Attract骨导助听植入&耳廓再造手术
...等。3.单侧耳聋,如单侧的听神经瘤术后,严重的单侧耳硬化症等。 相关研究证明,听觉植入越早越好。正常人群的听觉中枢大都在3岁左右时成熟,特别是在6个月到2岁左右的第二个婴儿
2024-01-23 16:59:00
不“致命”却“要命”的耳鸣
...的病因有耳部疾病,如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耳硬化症、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以及耳外伤等;还有药物的副作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结核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
2023-12-05 02:46:00
耳朵总是莫名其妙出现嗡嗡响?这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望知晓
...究竟有哪些原因?1、听觉系统疾病如急慢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外伤、外耳道耵聍等,容易导致患者的耳朵一直嗡嗡作响。2、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抑郁症、植
2023-05-20 00:52:00
爱耳护耳,共享美好生活
...性中耳畸形、中耳腺瘤、乳突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耳硬化症、耳源性面神经麻痹、耳源性脑膜炎、颈静脉球瘤、鼓膜破裂穿孔等;3、内耳疾病:先天性内耳畸形、突发性神经性耳聋、梅尼埃病
2024-02-28 07:39:00
耳鸣很恼人,这些治疗方法帮助你
...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急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耳硬化症、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等。血管性疾病。血管性疾病也会导致耳鸣,比如血管畸形、耳内小血管扩张、颈静脉球体瘤、血管瘤等
2024-01-27 03:05:00
让我们共同科学爱耳护耳
...保持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贵港市人民医院 徐素娟)
2023-09-25 10:34:00
经常耳鸣及时查明原因
...道异物;中耳性耳鸣,如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硬化症;内耳性耳鸣,如梅尼埃病、噪声性耳聋;神经性耳鸣,如听神经瘤、血管压迫听神经;中枢性耳鸣,如脑供血障碍、颅脑外伤等。在
2024-05-15 00:49:00
耳鸣久了会聋吗?听听成都民生耳鼻喉医院专家如何解答
...有肿物、异物等,可能会产生耳鸣。(2)中耳有中耳炎、耳硬化症。(3)噪音和衰老导致的噪音性和老年性听力下降则是耳鸣最常见的原因。2、全身性疾病(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
2023-09-27 16: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