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600余年小村建起村史馆
记者 张志新
一部村史,几许乡愁,一个村史馆,凝结着村庄的历史记忆。今年10月,项城境内汾河与长虹运河交叉口西北角处,一个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小村建起了自己的村史馆——范集镇杨庄行政村村史馆。
11月初,记者走进杨庄行政村新建的村史馆,看到馆中陈列的老物件时,仿佛看到了杨庄行政村人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杨庄行政村人展现出的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
杨庄行政村村史馆不大,却存放着不少“压箱底的宝贝”,木耧、耕犁、石磨等农业生产工具,八仙桌、太师椅、马灯、织布机等日常生活用具,每一样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无限回忆。
大家可别小看杨庄行政村,其拥有至少600年的历史,目前辖杨庄、桥口两个自然村。据史料记载,杨庄原名张庄,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杨姓人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后因张姓败落,改村名为杨庄。桥口,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王姓人从山东新城迁至此地,更名为王刘庄。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娄庄肃公在此修建娄堤桥,由于该村位于娄堤桥口,更名为桥口。
岁月悠悠,历史可以带走一个个生命,但他们在那个时代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杨庄行政村在打造村史馆时,坚持把村史馆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并融入乡村振兴等元素。目前,杨庄行政村村史馆除了收藏200余件老物件,还设置了村史介绍、村规民约等板块。
村史馆是传承文明、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文化新阵地。杨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杨常青说,村史馆的建立,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为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下一步,杨庄行政村将注重从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中培育一批讲解员,免费为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讲解村情村史,共享村史馆建设成果,打造村民共有精神家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