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余日报
本报讯 记者王若刚报道: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国家试点工作,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统筹市、县、乡、村四级资源力量,主攻试点突破,促进全面提质,取得突破性成果。因表现突出,市档案局获评市委、市政府及时奖励集体二等奖。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坚持全市“一盘棋”推进,明确村级档案室“五有”标准,多渠道保障村级工作经费,多层次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多举措聚合各领域力量,确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坚持全市“一盘棋”,确保试点工作整体有序。我市将试点工作纳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整体规划,纳入市委重点改革工作安排,相关完成情况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全市414个行政村一体推进,实现100%全覆盖。 紧扣“五有”标准,确保档案管理安全可靠。我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村级档案工作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信息化设备“五有”标准,全面规范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解决工作经费,确保帮扶资金投入到位。我市统筹解决经费难题,明确各行政村的市、县(区)帮扶挂点单位加强试点工作指导,提供不少于1万元的资金帮扶或相关物资支援,经费不足的由县(区)统筹安排,减轻基层负担。经费主要用于建设档案室所需的硬件设备、档案整理等费用。 聚合“四股力量”,确保各项工作同向发力。我市通过整合力量、优化资源,发挥档案职能部门主导作用、乡村干部主力军作用、大学生“档案秘书”生力军作用、专业公司重要补充作用,推动试点工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据了解,全市共计有400余名大学生“档案秘书”帮助各乡镇行政村完成档案整理工作。 档案的价值在于记录历史,在于利用。我市所有行政村建立了档案目录数据库,可以为本村各类组织及其成员、村民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做到管用并重。以档案试点工作为契机,我市一批村史馆、民俗馆相继建立起来,为村级文化传承搭建了载体。6月5日,全市首家乡镇党史馆在渝水区下村镇揭幕落成,成为党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阵地。 此外,一批村史馆因物件保存完整、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诸如仙女湖区仰天岗办事处孝头村村史馆、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村史馆、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村史馆、分宜县洋江镇山田村村史馆等,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驻足参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