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05:18:00 来源:戏说三国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拿下荆州并得意忘形的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最近我奉旨讨伐不臣服的人,旌旗指向南方,刘琮束手投降,如今我率领水军八十万之众,与将军(孙权)在吴地相见会面。

东吴收到曹操的信之后,把信传示给手下大臣看,大臣们莫不心惊失色,东吴阵营内部在如何对待曹操的问题上一面倒地选择了投降,投降派以张昭为首,而主张坚决抵抗的只有两个人,就是周瑜和鲁肃,抵抗派在朝廷之上显得势单力薄。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孙权接手江东

张昭为了解释自己的投降,说了这么一段话:

曹操是豺狼虎豹一样的人物,挟制天子以其名义讨伐四方,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如果今天我们进行抵抗,就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况且我们抵抗曹操依靠的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占据了荆州的土地和刘表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沿着长江水陆并进,长江天险已经由曹操与我们共有,双方的势力又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我们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张昭选择投降主要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对抗曹操及朝廷,名不正言不顺;二是长江天险已经失效,为双方共同拥有,不再成为抵抗北方势力的屏障。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孙权与张昭

当时的天下是东汉末年,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仍然在世,虽然被曹操控制,但是整个天下在名义上仍然是东汉,曹操代表着朝廷,与曹操作战在名义就是与朝廷作战,与东汉作战,曹操就是政府军,与曹操作战,就是反政府武装。

打仗讲究名正言顺,任何战争都有旗号与口号,连陈胜、吴广这样的农民起义也知道打出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孙权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被朝廷任命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算起来只是东汉的一名地方官,与曹操控制的朝廷进行对抗,无疑在道义上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名义上没有任何优点,实力上也没有任何优势,曹操虽然没有八十万大军,但是占据了中原八州以及江南的荆州,孙权手上只有扬州七郡,比人口、城池、经济、军事,双方实力对比悬殊太多,孙权实力不及曹操的五分之一。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赤壁之战前的天下局势

张昭的投降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正常想法,名义上不占优势,实力上又打不过,不投降难道拼个鱼死网破吗?这倒不是张昭怕死,也不是张昭贪恋荣华富贵,而是在理论基础上对比之后,最经济的选择。

张昭不是个怕死的人,他是孙策选择的托孤第一大臣,人品、能力、威望都有,从某种角度来说,张昭相当于曹操的荀彧和刘备的诸葛亮,他敢对孙权直言纳谏,也敢当面顶撞孙权,还能够纠正孙权的错误,只是因为他是受过教育的大儒,在文人之中很有威望,并且在行为与观点上显得迂腐,强弱对比之下,张昭选择投降。

那么孙权为啥不愿意投降?

因为孙权年轻又有野心,孙权的野心是被鲁肃提起来的,公元200年,19岁的孙权因为孙策之死而接管江东,内部与外部敌人虎视眈眈,新生政权随时可能被颠覆,孙权内平叛乱,外抗强敌,还不断提拔人才为自己所用,然而最重要的却是鲁肃给孙权灌输了帝王思想。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张子布

这一年,29岁的鲁肃给19岁的孙权量身定做了统一天下的大战略,这就是著名的榻上对,鲁肃告诉孙权:汉室不能复兴,你也当不了齐桓公和晋文公,现在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局势,先消灭刘表,全据长江以南,然后再称帝建号夺取天下,像汉高祖一样建立大业。

虽然孙权明面上拒绝了鲁肃的建议,但是鲁肃的建议无疑撑大了孙权的野心,19岁的孙权年轻而有野心,28岁的孙权野心勃勃,已经开始逐步实现鲁肃当年的榻上对战略,孙权不愿意投降曹操的最大原因就是孙权有称帝的野心。

孙权这个人军事能力非常不怎么样,在政治上非常老练,鲁肃早就告诉孙权统一天下的战略,孙权明明很想实现,并且照做,但就是不承认,他是典型的实干型政治家,只做不说,或者只做少说。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孙权

从当时的整个天下来看,孙权的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曹操占据了中原与河北,天下十三州独占八州,整个江南只有刘表与孙权,赤壁之战前,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逃亡,孙权就是江南第一大势力。

除此之外,还有益州的刘璋势力、汉中的张鲁势力、关中及凉州的马超及韩遂势力,放眼整个天下,实力强过孙权的,也没有其他人,可以说整个天下,除了曹操之外,就数孙权势力最强,曹操是老大,孙权是老二,让老二投降老大,可能吗?

野心加实力,撑起了孙权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基本盘,再加上周瑜在军事上的自信,给了孙权对抗曹操极大的信心,最为关键的是:周瑜指出了曹操的两大弱点,一是曹操的军队不擅长水上作战,会水土不服;二是曹操的军队并没有八十万人,只有十五六万,而且还有马超、韩遂是曹操的后患。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曹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孙权不会投降曹操,这就是刘备。刘备是东汉末年最顽强的人,他一直被打败,但从未被征服,刘备占据徐州时期,被曹操亲征打得大败,关羽被曹操俘虏,刘备的妻子儿女也多次被俘虏,但刘备并不言败。

在延津之战,刘备再次被曹操打败,在汝南之战,刘备被曹操手下的大将曹仁打败,在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曹操的五千骑兵打得全军覆没,两个女儿也被俘虏,但是你看刘备,一直在失败,从未放弃,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虽然此时的诸葛亮出使东吴,与东吴结为政治军事联盟,但刘备的势力在当时的孙权眼中,并不起眼,刘备满打满算还不到2万兵力,孙权光在赤壁之战就出动了5万兵力,孙权看到弱小如刘备这样的人都不能被曹操真正的打败,自己这么强的势力怎么能投降曹操呢?

赤壁之战前曹操写信劝孙权投降,孙权为何不投降?

刘备

诸葛亮在与孙权的对话中也说过了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说:田横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坚守信誉,不辱使命,况且刘豫州是皇族之后,才能卓著,世人都仰慕他,就像水流进海里一样,就算大事不成,也是天意,怎么能处于下位呢?

诸葛亮的话刺痛了孙权内心的想法,刘备这样屡战屡败的人都不会投降,为何我孙权有这么大的势力还会投降呢?孙权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与曹操对抗,只是碍了支持张昭的人太多,他作为领导者不方便表明态度,只能寄希望有人来反驳投降论,而鲁肃与周瑜的存在,只解决了孙权的坚决不投降的态度的问题。

孙权一旦战败,刘备也必然失败,将会继续西逃或者南逃,整个江南将纳入曹操的势力范围,长江以南除了刘备与孙权之外,没有其他势力可以抗衡曹操,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关中及凉州的马超与韩遂自然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曹操只要打败了孙权,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0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关于东吴的战略,鲁肃与周瑜谁更合理,72年后才知道他的高明
...来说,东吴最优秀的战略家是鲁肃,鲁肃早在公元200年,孙权刚刚接手江东政权的时候,就给孙权提出一个著名的榻上策战略,起因是19岁的孙权问29岁的鲁肃:我现在刚刚接手父亲和兄长
2024-12-03 10:19:00
孙权为何不惜背盟也要夺取荆州
赤壁之战,促成了刘备与孙权的联盟,这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因为双方共同的敌人曹操的存在而存在,但是,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因为当时形势的变化,曹操与孙权这对曾经的对手居然在
2024-04-25 21:04:00
鲁肃说服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究竟是对是错?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孙权与刘备因荆州而发生了不少冲突,刘备最终也因荆州而衰落,孙权一方也因为前期没有整合荆州的资源,一直没有一统天下的想法。赤壁一战之后,刘备向孙权暂借荆州
2023-02-13 20:42:00
...了曹操的水军论军功固然是功劳最高,但是如果要说坚定孙权抗曹之心的人那必定是鲁肃了。鲁肃出现在三国历史上大致就做了两件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力排众议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击
2023-03-17 15:09:00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盾和冲突。首先,东吴的军事和政治策略需要重新审视。孙权在赤壁后更是肩负重责,致力于巩固江南的统治,推行各种举措来增强国力。而周瑜的去世对东吴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失去了一位杰
2024-12-11 08:50:00
周瑜临死前提醒孙权注意哪3个人
...更多的传奇。值得一提的是,在周瑜去世之前,他曾提醒孙权要警惕三个人。只是,孙权关注了两个,却漏掉了一个,最终还酿成了大错。周公瑾的一生三国中段,曹操敢说第一,无人敢说第二?当
2024-04-07 19:16:00
鲁肃讨要荆州,刘备不仅不还还皮了一句
...三家在荆州形成“小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出力最多,获得的土地却最少,只有南郡,而且还要面临曹操的猛攻。因此,孙权在鲁肃的倡议下,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这也就形成了所
2023-05-05 16:47:00
...两头受气”的角色。诸葛亮欺他、刘备骗他、关羽吓他、孙权责他、周瑜骂他、吕蒙瞧不起他。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看上去孙权吃了大亏,包括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破事儿,这些事情都是鲁肃
2023-04-30 15:22:00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会把荆州借给刘备
有句俗语叫做“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东吴孙权和蜀汉刘备这两大阵营之间因荆州产生了很多纠葛,刘备阵营最终因荆州而衰落,孙权阵营也因没有更早的整合荆州的资源,而始终无法有统一天下之
2023-05-28 20: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8旬老兵义务守墓57载 希望孙辈继续守下去
大皖新闻讯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有一处烈士墓。今年89岁的退伍老兵王茂贵已经在这里守了57年。8月28日上午
2025-08-28 15:53:00
日照市莒县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展
鲁网8月28日讯 (记者 谢文明)翰墨忆抗战,丹青敬先辈。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8月27日,日照市莒县在莒州博物馆举办“翰墨丹青绘同心”书画展
2025-08-28 16:12:00
陈壁生在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鲁网8月28日讯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欢迎大家来到潍坊
2025-08-28 16:12:00
免费!今起开放!就在福州西湖!
好消息!今起,西湖桂斋重新对市民开放啦!在福州西湖公园西南隅、荷亭旁藏着一座福州市级文保单位——桂斋,它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丁忧在榕的林则徐与福建布政使程含章
2025-08-28 17:25:00
王纪卿的《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以宏阔的史学视角,将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的抗争史精心提炼
2025-08-28 18:09:00
快板再现抗战奇迹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创作快板书《夜袭阳明堡机场》的灵感源于抗日战争时八路军用简陋的武器装备创造的军事史上经典战例。1937年10月19日
2025-08-28 18:09:00
好“豫”知时节·七夕丨打卡!以爱之名
大河网讯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千年以来,七夕的月光静静流转,映照中国人心中最柔软也最执着的浪漫情结——它不只是鹊桥相会的缱绻传说
2025-08-28 21:4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
2025-08-28 22:44:00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