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1 08:50:00 来源:戏说三国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赤壁之战后,东吴迎来了一个动荡而富有挑战性的时期。经过这场著名的战役,东吴成功抵御了曹魏的进攻,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不过,随着战后形势的变化,东吴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首先,东吴的军事和政治策略需要重新审视。孙权在赤壁后更是肩负重责,致力于巩固江南的统治,推行各种举措来增强国力。而周瑜的去世对东吴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将领,给后续的战略安排带来了压力。此外,东吴开始与蜀汉和曹魏之间不断进行战略博弈。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孙权在与两国交往中,需要灵活运用政治手段,处理复杂的联盟关系,同时也要警惕外敌的威胁。不过,大伙儿也知道,赤壁后的东吴并非一帆风顺,各类内忧外患交织,如何平衡和应对这些挑战,成了孙权的一大考验。总的来说,赤壁之后的东吴,尽管有了些许底气,但依然得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应对各种局面。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尘埃落定,曹操那百万雄师在长江边遭遇惨败,东吴与刘备的联军大获全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役不光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智慧与谋略的较量,东吴在这次对抗中展现了强大的团结和应变能力,为后来的局势变化奠定了基础。从此,东吴在三国争霸的局势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这一战,江东的百姓们暂时不再受到北方的威胁,整个东吴上下的士气也一下子高涨起来,大家的信心都强了不少。赤壁之战的胜利仿佛给江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东吴的势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可是,接下来咋办呢?这可真是个让孙权头疼的大难题啊。眼下局势虽然稳了,但接下来的发展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东吴的关键人物——周瑜和鲁肃,各自都有自己的主意。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官,周瑜觉得东吴现在正是气势如虹,应该趁势再扩大胜利,向西发展,去抢刘璋的地盘,进去益州。这主意可真是大胆呀。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这时候刘璋的实力可真是虚弱得很,要是东吴迅速出击,完全能够把益州收入自己的囊中,进一步增强东吴的实力,真是个好机会啊!不过,鲁肃的看法可是完全不同的。

在鲁肃眼里,攻占益州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他认为那地方地形复杂,人口也不多,征服后管理起来的成本真是不小。

刘备才刚借着荆州站稳脚跟,实力还在慢慢积累要是这时候去攻打益州,怕是会逼得刘备无路可退,那样一来,东吴就多了个强劲的对手。

鲁肃提倡继续保持孙刘联盟,一起对抗曹操,他觉得合作的好处远比内斗更能促进东吴的长远发展。周瑜的高瞻远瞩和鲁肃的务实坚持。

赤壁之战后制定的战略选择,标志着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

周瑜的战略眼光特别清晰:夺取益州,打造东吴自己的大后方。

在跟孙权的交流中,直截了当地说:“刘备虽然是咱们的盟友,可他终究是个枭雄。如今他还没站稳脚跟,要是不趁这个机会削弱他,日后肯定会成东吴的一块心病。”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周瑜的看法是,先把刘备软禁在吴地,用咱东吴的美女和财宝去诱惑他,让他根本没心情去扩展势力。然后趁这个机会把关羽和张飞的部队给抢过来,这样不仅能壮大我们自己的实力,还能防止刘备将来做大。

周瑜在军事方面的眼光和果敢的策略,让他一直都是东吴的中坚力量。他对刘备的宏图大志可是非常清楚的。

刘备表面上是被赤壁之战打败了,眼下只能依靠东吴,借荆州作为他发展的根据地。周瑜心里明白,刘备这人志向非凡,绝对不会死守着这小地方不动的。

用“枭雄”来形容刘备,显然是看懂了他心里的野心和打算。

趁着刘备还没完全稳住脚跟,赶紧攻下益州,这样一来,不但能稳固东吴的后方,还能削弱刘备的力量,避免以后出现变故。

周瑜的提议,看上去操作性很强,攻下益州不仅能让东吴的领土往西扩展,还能利用益州那丰富的物产,为东吴提供充足的军需和资源。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鲁肃的反对态度可谓相当坚决,他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强调东吴与刘备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在和孙权的讨论中,他反复强调:“现在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曹操,而并不是刘备。虽然刘备也是个枭雄,但他和曹操之间的恩怨可不小。如果这时候对刘备下手,咱们可就是在自毁约定,推刘备投向曹操,这样一来,我们就会面对两面夹击,真是得不偿失啊。”

鲁肃的担忧,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对现在的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曹操的实力显然强过东吴和刘备,此时孙刘联手,才是能够与曹操对抗的唯一办法。

要是东吴轻率地对刘备动手,弄坏了现在的联盟关系,搞不好刘备就会因为没退路而投靠曹操。

这简直就是把一个潜在的朋友推向敌人的阵营。比起冒险攻占益州,还不如稳扎稳打盘活荆州,跟刘备好好合作,一起对抗北方的曹操。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鲁肃在议事厅里拍着桌子说:“益州虽然不错,但那远得很,隔着高山和险岭,攻下了之后怎么守呢?刘备现在虽然势弱,但他有才干的人和民心,如果逼他跟曹操联手,那我吴国就会面临被夹击的危机啊。”

鲁肃的态度特别明确,就是不能随便动刘备,得和他结成同盟,一起对抗曹操。这场关于战略方向的争论拉锯了好几天,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孙权对周瑜的提议其实是有点动心的,毕竟攻下益州,能大大壮大东吴的地盘和实力。而周瑜也说得很清楚,假如能把刘备软禁起来,夺了他的军队,那整个计划就能更加稳妥了。

不过,鲁肃的担忧,孙权也不能不放在心上。他最后选择听取鲁肃的意见。这个决定可没那么容易做出来,经过仔细琢磨各种可能性后,才最终得出的慎重结论。

孙权对周瑜那是很信任,同时也明白鲁肃的顾虑,毕竟刘备虽然实力不强,但他背后的势力可得注意,尤其是关羽和张飞这两个猛将,要是跟曹操一丘之貉,那结果就真是没法想象了。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孙权站起身来,对大家说:“如今曹操虽然落败,但他的势力还在,咱们要是跟刘备内讧,怕是两败俱伤,到头来反而让曹贼捡了便宜。不如和刘备借荆州,让他先自立,等时机到了,再找机会出手。”

这个决定让鲁肃松了一口气,也让周瑜只好暂时搁置自己的打算。

孙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凭借这个当作根据地,慢慢恢复和壮大自己的力量。这一联盟不仅稳固了江东的局势,还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周瑜心里还是有些不甘,但他还是选择了服从大局,继续全力以赴为东吴的稳定和发展服务。

孙权一做决定,鲁肃立马就主动承担起同刘备谈判的任务。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鲁肃带着孙权的信物去刘备的驻地,明确表示东吴愿意继续将荆州借给刘备。

刘备看到鲁肃来了,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对于刘备而言,荆州可是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是没有东吴的帮忙,短时间内很难搭建起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鲁肃这一趟,稳固了孙刘联盟,也让刘备对东吴更加心怀感激。三国局势的变化与启示

孙刘联盟的建立,让曹操在短时间里,没法对东吴和刘备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这算得上是三国局势中的一次关键战略转折。

孙权和刘备的联手,让长江以南变成了一道稳固的防线,合力挡住曹操的北方大军。

赤壁之战后这几年来,孙权和刘备在荆州一带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与稳定,俩方的实力也慢慢恢复和增强了。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鲁肃的远见和智慧,后来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刘备借了荆州后,迅速就振作起来了,还进一步向西发展,占领了益州,建立了自己的地盘。

东吴在孙权和周瑜的带领下,继续稳固江东的防御线。这种局面让东吴在接下来的好多年里,始终保持了与曹操抗衡的实力和信心。

周瑜虽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但他的成就和远见,依旧在东吴的历史上熠熠生辉。他的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只是在那个时候,鲁肃的提议更能适应东吴的整体利益。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孙权的选择,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聪明才智和长远眼光,能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径。

历史的发展,往往不是单靠一个人的意志能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欲取益州促魏吴分天下,鲁肃为何坚决反对?

周瑜的战略眼光、鲁肃的全局视野,以及孙权的抓住时机的能力,三者共同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段历史也让咱们更加明白了,合作和联盟,有时候比光想着扩张和征服要重要得多。正是在这样的选择下,东吴才能在三国的乱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文章的描述过程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不含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权益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如果对某些事件存在疑问,联系后我们会立刻删除或作出调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吴四大都督中,谁的智慧最高?
东吴的四大都督按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四大都督的话,我认为是这样的:周瑜文武双全、胆略过人,是天生领导型的儒将。鲁肃低调沉稳、深谋远
2023-08-25 20:40:00
关于东吴的战略,鲁肃与周瑜谁更合理,72年后才知道他的高明
一般来说,东吴最优秀的战略家是鲁肃,鲁肃早在公元200年,孙权刚刚接手江东政权的时候,就给孙权提出一个著名的榻上策战略,起因是19岁的孙权问29岁的鲁肃:我现在刚刚接手父亲和兄长
2024-12-03 10:19:00
三国谋士如云,真正称得上战略家的只有这几个人
...战后,终于彻底拿下益州,开创蜀汉基业。吴国:周瑜、鲁肃周瑜的代表作:二分天下之计赤壁之战后,周瑜继续带领吴军打曹操,重点攻打曹仁、徐晃驻守的江陵。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周瑜大
2022-12-28 21:53:00
三国名将周瑜死后,他死后,鲁肃接任其位置
...取以江陵为核心的南郡地区。对此东吴内部分为两派,以鲁肃为首的少部分人,主张同意借南郡给刘备,以周瑜为首的大部分反对借南郡,因为周瑜有着更大的理想。为此,周瑜特意上书孙权,提出
2023-08-27 19:43:00
三国时期的吴国人才鼎盛的奥秘何在?
...之外,吴、蜀两国相比较,吴国的人才更加鼎盛,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而蜀国,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凋零之后,没有人能够扛起重任,这恐怕也是蜀国最先灭亡的一个重要
2023-04-17 15:46:00
孙权为何不惜背盟也要夺取荆州
...,而死于刺客之手。孙权另一个方向就是同西夺取荆州,鲁肃在“榻上对”曾经对孙权说过,曹操暂时不可战胜,我们现在必须鼎足江东,然后趁机剿灭黄祖、攻伐刘表,全据长江以南,最后再建立
2024-04-25 21:04:00
...谁都会偷袭荆州,这是东吴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当然除了鲁肃。鲁肃是东吴政权的战略大师,只有他的眼光是最长远的。鲁肃投靠孙权时,孙权只有19岁,鲁肃就已经跟孙权谈论天下大势,在著名
2024-07-15 16:40:00
吕蒙击败关羽为孙权夺取荆州,为何被称为阴险小人?
...略之中的全据长江东吴战略计划之中的全据长江实际上是鲁肃提出来的,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榻上策》的时候。鲁肃的东吴地区的豪杰英雄,他和孙权向来都是以朋友之间交好,在孙权做皇帝之
2023-06-16 05:22:00
曹操真的不应该发动赤壁之战吗
...州。 荆扬人才济济荆州有诸葛亮、庞统,江东有周瑜、鲁肃,这些人在当时都是顶级的智谋,曹操打仗一样重智谋,善于用奇兵,善于以少胜多,在智谋的对抗之下,各家拼的就是人才,所有的
2023-05-28 11: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