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9 21: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以此为傲。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虽然被记载在如今的历史课本当中,但一直以来这个朝代都不被人们认同,就连外国人也都说这是一个虚假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夏朝。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对于历史的研究应当是严谨的,不能靠推测或者猜测,对于一个朝代是否真的存在,必须拿出真凭实据,要么找到记载夏朝存在的历史文献,要么找到夏朝时期的文物,否则,就无法证明。一直以来,夏朝的存在都是一个迷,直到清华大学的教授破译了一份战国时期的竹简,人们才恍然大悟,难怪夏朝一直找不到。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存在于4000多年前。夏朝还未建立之前,当时还是部落制度,禹因为治水有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部落联盟的首领虞舜便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禹,此时的首领制度还是“禅让制”,有德者居之,到了禹之后,“禅让制”就结束了,大禹死后,儿子启即位,建立了夏朝,进入了封建世袭制。

启没有如他父亲那样,深得老百姓的拥护,因此,夏朝刚建立没多久,就发生了伯益叛乱,虽然后来平息了叛乱,但夏朝的根基就此开始摇晃,后来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对于管理国家大事,一点经验都没有,导致自己的国家被后羿占领,可后羿和太康一样,也是一个不懂朝政的人,后来寒浞将后羿杀掉,夺取了政权。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再后来,太康的弟弟找来了夏朝遗留的大臣,联合起来对付寒浞,打败了寒浞,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夏朝也开始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后来连续八代国王的统治,都很安稳,老百姓生活也好了不少。到了第十三个国王,夏朝才开始走下坡路,历史上最后一个夏朝国王是夏桀,因为他的暴政,夏朝被成汤带领的军队所灭,夏桀也在战斗中死去。

夏朝距今年代太过久远,我们刚刚建国的那段时间,并没有找到关于夏朝的任何记载,所有的这些关于夏朝的历史,都是来源于野史和一些传说,根本没有可信度。要知道,写进历史书的朝代,可不能靠猜测。许多外国学着也因此否定中国的历史,认为中国历史不严谨,根本就没有夏朝。因此,中国的历史学家,多年以来,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奔走着。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1995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北京的学者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在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研究夏商周断代的原因。这个想法其实很多历史学家都有,于是大家一拍即合,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成为了国家重点攻破的项目之一。当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李学勤。

李学勤认为,要想在这件事情上有所突破,那就最好去研究出土的文物,因为如今的典籍已经被研究的很透彻了,只有那些还未出土的文物上,还有证明的希望。他的想法后来被证明,非常有前瞻性。后来有人送来了一批刚出土的竹简,本意是想让他给看看,竹简上面的古文写的到底是什么,可没想到,正是这竹简,让李学勤教授发现了夏朝存在的证明。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经过李学勤的破译,众人发现,这份竹简上主要记载了两篇文章,他们分别是《尹诰》和《尹至》,而在这两篇文章当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引起了李学勤的注意,这个词就是“西邑”,这个词和后来历史书中的“西邑夏”相仿,或许他们都是指的夏朝。李学勤分析后认为,或许在后世的典籍上,人们没有发现夏朝的记载,是因为后来的人们给夏朝改名了,改成了别的名字,如今的人们不知道改成了什么,自然就找不到夏朝的历史了。

有了新的思路后,李学勤开始抛弃了对甲骨文的研究,他意识到甲骨文本身存在缺失,很难找到夏朝存在的证据。到了2000年,《夏商周年表》问世,这个表为夏商周建立起了1200多年三代历史的框架,对那个时代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为夏朝精确化打好了基础,还为后入,继续探索古代文明,铺好了清晰的脉络。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对于李学勤做出的表,国外很多学者表示质疑,不过李学勤却表示,在学术界,有质疑是好事,对于促进学术的发展来说,会很有帮助。后来,在洛阳地区的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李学勤的研究,打了外国人的脸,再后来,人们在偃师商城遗址也有了关于夏朝的重大发现,出土了许多能证明夏朝存在的文物。

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夏商周年表》之后,其中的不少结论就被引用到了历史教材上,对此,外国学者认为中国考古水平没有他们高,因此对这些结论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而且他们还认为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定包含“政治背景”,他们甚至还对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的德行产生了疑问。于是在2000到2003年这三年中,先后三次,进行了关于此问题的公开辩论。

战国竹简被清华教授破译,揭开了甲骨文百年谜团

对此,中国政府也表面了自己的态度,不仅没有封锁这些外国学者的质疑以及批评言论,如今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当时的一些观点,而且还支持中国学者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那些说工程失败的人,如今还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而且,在这个工程中,还有很多地方被国际学术认可,例如张培瑜的研究。

虽然有很多学者想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研究的正确性,但历史不同于其他行业,急于求成没有用,只能等待以后找到新的文物,才能有新的进展。不过我相信,随着我们历史学家的努力,以后一定能把这部分瑕疵给补上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30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华大学破译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找不到夏朝
...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西邑”的地方,而在一些已经破译的甲骨文里也经常会出现“西邑”这两个字。在这批竹简出土之前,专家们一直无法得知“西邑”具体指代的是什么地方。但随着《尹诰》和《
2024-08-31 13:54:00
清华大学破解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
...的角色。夏朝的历史研究受限于时代久远和文献缺失,但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夏朝的窗口。 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记录着占卜和祭祀的信息,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一些线
2024-05-18 16:24:00
揭秘商汤灭夏:夏朝的真实称呼与甲骨文的沉默之谜
...位有着如此重大功绩的君主,商汤的丰功伟绩却并没有被甲骨文完整地记录下来,这究竟是为何?夏朝真的叫\"夏\"吗?如果不是,那它究竟有何别称?这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又是如何被商朝所
2024-04-08 06:08:00
深入发掘古文字思想文化内涵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与保护中心、古文字工程秘书处承办,论坛旨在深入发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扬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围绕此宗旨共设立“中国早期国家与
2023-10-22 18:24:00
了不起的甲骨文·解锁破译谜团丨走进“触手可及”的甲骨文 让“冷门绝学”不再冷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墟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历经千年传承流变从未间断,现在却被誉为“冷门绝学”,1字10万的高额奖金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不仅因为高额奖金,甲骨文的破译过程堪比“
2024-01-17 18:55:00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有成套的文字系统用于政务沟通和记录。事实上,出土的甲骨文证明了商朝的文字已经相当成熟。考虑到商朝广大的疆土,他们肯定拥有一套文书系统,类似于古埃及的多种字体,来传递命令和传承
2023-10-09 15:09:00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郑州早商文字和甲骨文有什么联系
...历了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早商的都城即今天的郑州,在甲骨文的演变、形成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刻有卜辞的甲骨,写有朱书的陶缸,刻有文字的青铜器,在郑州的诸多考古发现中,早期文字遗
2024-09-11 09:36:00
为什么汉朝普遍相信嫦娥奔月?考古揭开谜团
...已述,在早期的记载中,嫦娥的原名是恒娥。“恒”字在甲骨文中在“工”字中间竖画的左边或右边画一接近半圆形的弧线,这个动作在殷商时期代表巫舞,对此,《尚书》曾有解释:“敢有恒舞于
2023-01-03 12:07:00
《甲骨文摹本大系》发布:系目前收录甲骨最多的大型甲骨著录书
《甲骨文摹本大系》书影。本来图片均来自清华大学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获悉,12月18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天树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新书正式发布。《甲骨文摹本大
2022-12-19 14:29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