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商汤灭夏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变。这一历史事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被文献所记录,成为了历史上不容抹灭的一页。当西周之初推翻殷商统治,周公便引用了商汤灭夏的事件,以此为鉴,警示贵族们警惕王权的更迭。

此事影响之深远,即使是一千多年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此仍然记忆犹新。众多的史书和文献都有详细的记述,连那些哲学家的著作中也不乏相关的提及。其中有关于商汤在进攻夏都之前,使用特殊的战术来破坏夏都城墙的细节描述,可见其重要性之大。

然而,尽管历史上有这么多的记载,但我们仍然难以找到商朝本身对此事的直接记录。《尚书》中提到商朝有自己的典籍,那么他们肯定有成套的文字系统用于政务沟通和记录。事实上,出土的甲骨文证明了商朝的文字已经相当成熟。

考虑到商朝广大的疆土,他们肯定拥有一套文书系统,类似于古埃及的多种字体,来传递命令和传承历史。从已知的史料来看,商朝至少拥有两套文字系统。一套是供活人使用的,如布帛文、竹简文和金文;另一套则是供神灵所看,即众所周知的甲骨文。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尽管甲骨文在《史记》完成后的2000多年才为人所知,但商王世系在《史记》中的记载与甲骨文高度相符,表明商朝的历史确实被后世保存下来,至少曾被司马迁家族所见。

尽管如此,关于商汤灭夏这段历史,我们至今仍只能从西周以后的文献中寻觅蛛丝马迹。毕竟布帛和竹简这两种载体难以保存数千年而不被破坏。而商朝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虽然保存完好,但关于夏朝的记录寥寥无几。

为何商朝的文献中如此少提及前朝夏代呢?是因为当时的甲骨文主要用于卜辞和祭祀,没有必要涉及已经逝去的政权吗?

在古代的甲骨文中,我们总是能见到一些神秘的名字,如“成”、“唐”、“大乙”和“天乙”。这些名字背后,隐藏的是商朝的神话与传说。商汤,那位被多次提及的尊贵君王,他的事迹对于我们而言仿佛被薄雾笼罩,难以窥见。不止是他,商朝其他被高度尊崇的君王,我们也只能从祭品的数量和规格,去揣测他们的显赫地位。

因为甲骨文的字数和篇幅都很有限,它更像是一种简短的记录方式,无法像后世的历史书籍那样详细描写每一个事件。这也让我们在探索商朝时,对于其前代夏朝的了解变得更为困难。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但历史总是留下一些微妙的线索。古书《礼记·表记》中描述了商朝对于神的崇拜方式。商人非常尊重神祇,他们会将夏朝的君王视为神灵,担心他们会因为被推翻而向商王复仇。因此,对夏朝的祭祀变得尤为重要。

一些历史学者,如蔡哲茂和王宁,他们在甲骨文中都寻找过夏朝君王的踪迹。虽然“夏”这个字出现在甲骨文中,但它的意思是烈日下的人,并不指代夏朝。

然而,另一个词“西邑”在甲骨文中频繁出现,它不像其他的方向名词那样直接指代某个地方。反而,从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来看,“西邑”似乎更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一个政治实体。

不久后,清华大学的学者对战国时期的楚简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提到了“西邑”。这些古老的简牍与甲骨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保存了原始的历史信息。通过这些简牍,我们可以推测,“西邑”极有可能是指代了被商朝推翻的夏朝。

在寻找古代文明的记忆中,甲骨文及《清华简》为我们提供了窥探之窗。从中,我们看到了“西邑”的字眼,在梳理历史的时候,它与我们了解的夏朝似乎有了某种联系。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时光流转,商朝的势力逐渐崛起,但他们对推翻的夏朝并未置之脑后,反而经常提及“西邑”。这种称呼,似乎是对夏朝的另一种称谓,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昔日对手的警惕。

然而,夏朝的统治者们会称呼自己的王朝为“西邑夏”吗?这确实不太可能。作为昔日的霸主,夏朝的统治者们无疑将自己视为中土的主宰,不可能将自己称为“西方之邑”。当时的政治中心,总是希望强调自己在天下的中心地位,因此,“大邑夏”似乎更合适。

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掘出的遗迹,可能是夏朝晚期的都城。这片土地上的遗迹,与《清华简》中所描述的与“西邑”有关的历史有所契合。而从地理上看,商城确实在二里头的东方,称之为“西邑”也未尝不可。

但考古工作并没有为我们揭示夏商交替的直接迹象。从发掘出的资料来看,二里头在某一段时间内,人口正在增长,宫殿的规模也在扩大,仿佛夏朝的霸权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而当商朝的城市建立时,二里头依然兴盛,两地之间并无明显的冲突迹象。

这令人想到,历史往往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线性发展,夏与商的交替,可能并不是一场明快的决战,而是一种逐渐的、交织的演变。这种复杂性,正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的魅力所在。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不过,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解读,使得对夏商交替的研究充满了吸引力。对于历史的追寻,我们从未停止脚步,每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揭示真相的一部分,而我们,就是那些渴望解读和连接线索的人。

在古老的伊洛平原,两大文化曾交汇重叠,如同湖泊中的水草,相互探寻、缠绕。二里头文化,一度为这片大地赋予灵性和活力,而后来居上的二里岗早商文化,则渐渐掩盖了二里头文化的光芒。

郑州商城,那坐落在中原地带的巨大都邑,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逐渐崭露头角。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旧文化与新文化交融,每一个砖石、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厚重。新城的建设,意味着古都的荣耀逐渐凋零,那些曾繁华的城市、那些昔日的辉煌,仿佛被风轻轻掠过,留下的只是片片回忆。

传统的说法告诉我们,商汤一剑封喉,直接灭掉了夏朝。但考古的发现,又似乎在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版本。那段历史,并非简单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是一段时光里的斗争和融合。

商汤灭夏:古代中国的重大政变

古书中提到的夏桀,他并非只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他也许有着自己的壮志与梦想,或许他希望通过有仍之会,向天下诸侯展示夏朝的雄厚基业。但命运弄人,他率军攻打有缗的过程中,背后的王都遭到攻击,那一刻,他是否泪目,是否心如刀割?

北方的学者曾说,夏朝可能拥有多个都邑,那么当夏桀听闻西邑被攻,他的内心是否五味杂陈?他领军南下,最终沦为流亡。而那片他曾深爱的土地,逐渐成为了商文化的中心。商汤并没有选择一味打压,而是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这种智慧和包容,也许成为了商朝日后长盛不衰的原因。

岁月如梭,文化交织、民族融合,这就是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每一个篇章,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汤灭夏这么大的功绩,为甚甲骨文没记载?考古揭示夏朝本不叫夏
...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商朝的甲骨文中,竟然完全没有出现“夏”这个字。夏朝难道从未存在过?商汤与夏桀之间的战争也不过是杜撰的历史情节吗?如果并非如此,那么
2024-09-09 11:12:00
揭秘商汤灭夏:夏朝的真实称呼与甲骨文的沉默之谜
...位有着如此重大功绩的君主,商汤的丰功伟绩却并没有被甲骨文完整地记录下来,这究竟是为何?夏朝真的叫"夏"吗?如果不是,那它究竟有何别称?这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又是如何被商朝所取代
2024-04-08 06:08:00
商汤伐夏之后,夏朝真亡了吗
...,不管商汤灭夏过程如何,古今公认的是商汤灭夏。然而甲骨文却表明,商汤并未彻底灭夏,因为直到商朝武丁时期,夏朝还有一个“小朝廷”。甲骨文中的土方国甲骨文中的土方,位于殷都西北部
2024-06-10 15:11:00
清华大学破译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找不到夏朝
...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西邑”的地方,而在一些已经破译的甲骨文里也经常会出现“西邑”这两个字。在这批竹简出土之前,专家们一直无法得知“西邑”具体指代的是什么地方。但随着《尹诰》和《
2024-08-31 13:54:00
...个谜团却始终萦绕:商汤推翻夏朝的丰功伟绩,在珍贵的甲骨文资料中却几乎难寻踪迹。这究竟是何缘故?难道这段历史被刻意掩埋了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们。商汤,这位英勇的君主
2024-04-10 20:24:00
清华大学破解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
...的角色。夏朝的历史研究受限于时代久远和文献缺失,但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夏朝的窗口。 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记录着占卜和祭祀的信息,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一些线
2024-05-18 16:24:00
伊尹如何流放太甲,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多或少都有理据,也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过去百年,随之甲骨文研究深入,以及考古不断取得发现,“太甲桐宫”所在逐渐清晰。以迄今为止的证据来看,“太甲桐宫”理应在洛阳偃师商城。考古发
2024-07-05 13:16:00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隶书等的绵延发展,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文字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发展与中
2023-10-15 12:46:00
夏朝为何叫“夏”,一起来看看
...思,还是要在更接近夏代的文献中寻找。近代以来,商代甲骨文横空出世,为夏朝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甲骨文中有“夏”字,代表的是姓氏,而不是“夏政权”。尽管没有直接言“夏”,但却留
2024-06-06 09: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