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7:2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不同派别的学派纷纷涌现,我们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就是道教、佛教、儒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名家等等,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特别是墨家,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民间甚至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的说法,到了后期,墨家在民间的影响一度超越了儒家。

可是当历史发展到西汉之后,墨家就淡出了文化圈,甚至一度消亡,直到清朝末年,有学者从一堆旧文献当中,发现墨家在物理科技方面惊人的进步性,墨家得以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三教九流

这些唤醒人们记忆的史料,是只剩下53篇的《墨子》,由于被道家的《道藏》收录才得以保存下来。《墨子》的文字记载都相当精炼,看似简单,却从中可以发现墨家在战国时超越儒家的原因。

学者们发现最为神奇的是,在《墨子》中居然出现了“杠杆原理”、“小孔成像”等类似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的出现,比其他国家早了一千多年,让墨家的文化更加值得推敲。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道家的《道藏》

一、墨子的身份神秘莫测

墨子姓墨,名翟,对于他的身世,到现在依然有着很大的争议。据《史记》上记载,墨子是宋国名门之后,而《淮南子·要略》当中说墨子是鲁国人,更有甚者还说墨子是印度人,这一说法让我国的学者都群起而驳之。

从流传下来的文献来分析,墨子肯定不会是外籍人士,但是墨子的身世却依然充满争议。墨子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家道中落,到他懂事之后已经和普通百姓一样,所以墨子体验的生活是贫民生活。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墨子

农民的性格相对固执、专一,他们在墨子的带领下,对于墨家思想的传播带着执着的心态,如果别人无法接受他们的想法,他们甚至可以拂袖离去,不愿以这些人为伍。

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也因为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常常被利用,所以当时的许多墨家学者一度被牺牲。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农民剧照

二、墨家与儒家的政治分歧

中国的封建王朝能够维持几千年的历史,儒家的传统思想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儒家的“天命”学说,帮助统治者能够更好的控制百姓思想,这也是皇帝大力推崇儒家的最关键原因。

而反观墨家,由于大部分的墨者都是来自百姓,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世、现实生活,都有许多的不满,因此他们更相信“非命”学说,不相信命运,他们更加坚持自身强,才能活得更好的规则。

根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墨家可以说是我国能够查阅到的,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有指导思想的社会团体,他们大部分人都很能吃苦耐劳,而且很有分享精神。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墨家学者被分派去各国、各地当官剧照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墨家学者们更加推崇让百姓自己选择优秀的人,作为统治者这种思想。他们认为,不能管理好一个国家,肯定是这个皇帝不够优秀,不够贤良。

将统治者局限于世袭罔替的家族中,自然会导致社会的退步,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才能,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让他当上统治者又有何不可?

如果换做是现在,墨家的这种思想就是民主思想,整整提前了两千年,但是这种思想已经威胁到了帝王的权力,和儒家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分歧。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汉武帝剧照

三、墨家思想过于理想化,自身充满了歧异

到了战国后期,墨家思想逐渐分成了两支,其中一支已开始向科学领域发展,在这个阶段,墨家在逻辑、几何、光学、静力、物理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研究和发现。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在当时都是极其先进的学术研究,可以说科技知识领域在墨家时代达到了巅峰。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墨家思想

墨子提出的“三表”指的是,不管是谁提出的思想理论,都应通过对历史见闻、百姓感悟、百姓利益,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如果符合这三个方面,就证明这个思想是正确的。

当时是封建王朝制度,统治者做出的大部分决定,肯定是站在统治与集权制角度出发的,墨子的“三表”思想显然过于理想化,并且触犯到了统治者的利益,自然无法让其走得更远。

另外,墨子思想到了后期更加推崇“非命、天志、明鬼”,他们反对“非命”,不认可封建王朝权力集中制、世袭罔替制。可是又承认鬼神,认为“上天”会做出公平的惩罚和褒奖。

提出超前物理知识的“墨家”,最终会突然消失?

图片:封建王朝制度的统治者剧照

因此,即便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让他们即便是在现在依然被人们赞叹,但是他们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的格格不入,是最终让他们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带你了解先秦墨家,一个神秘的流派
...有着超凡智慧和理念的“先进之人”。就比如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他们思想要义中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和节用”等都意图为人们构建出一个“理想之国”,这也无疑是现代人所崇尚
2023-07-03 14:35:00
墨子不仅擅长机关术,还有数学贡献,你知道吗
...想法就是——机关术,受很多历史剧或者动画片的影响,墨家机关术给很多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的确不假。历史上的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是手工业者的代表,所以在制造业方面很发达,但是墨子
2024-05-28 19:31:00
墨家:古代中国的秘密组织及其创始人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神秘组织,如墨家、五斗米教、白莲教等,但最早的神秘组织要属墨家。墨家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而且组织严密,纪律森严,门徒众多,到战国时期没人知道有多少墨者。
2023-10-21 15:41:00
曾经辉煌一时的墨家为何会消失呢?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墨子所代表的墨家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当时,墨家是在最为奇特的一股力量,曾经纵横战国,辉煌一时。
2023-07-03 15:10:00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是怎样的存在?
...需要休养生息的道家思想,再比如影响深刻、今天要说的墨家思想。如果说法家思想胜在了春秋战国,儒家思想胜在了封建王朝主流时代,道家思想胜了王朝开端,那么墨家思想则是贯穿整个封建社
2023-06-13 19:46:00
墨家学派:春秋战国时期的璀璨明珠,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抗衡,甚至锋芒超过儒家学派的存在,那就是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在当时可谓是盛极一时。但是到了秦汉以后,各家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那部分的继承,唯独墨家,却就此销声匿迹
2024-01-20 20:08:00
为何世人都觉得墨家的格局比儒道两家还要大?
...术,春秋时期主要有三大家比较盛行分别是儒家、道家和墨家他们分别代表了那个时期出现的三种不同的思想,每一种思想都具有被广大民众的认可性。当时这些教派的的领导人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思
2023-06-20 11:26:00
墨家为何能在战国脱颖而出?墨子传奇色彩浓厚
...美好的社会。在众多名家学派之中,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则尤为著名,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甚至直到今日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而在这其中,墨家则一度与儒家相提并论,饱受时人
2023-02-18 17:21:00
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可以比肩儒家学派,为何会消声遗迹?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墨家学派,因为相对于封建时期的统治来说,儒家学派更被统治者所接受,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墨家学派会消声遗迹的原因。不过,话又说回来,墨家学派可不是一般的学派,虽然这
2022-12-15 21: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