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吃补药就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补药有问题吗?其实,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体内寒湿重,导致脾胃虚弱,无法吸收和运化补药的精华。这样一来,补药就会在体内积聚,形成郁热,从而引起上火的症状。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就来教大家祛寒化湿,补足正气,让你不再一吃补药就上火。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体内寒湿重的原因和表现。体内寒湿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长期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甜腻等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都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寒湿内生。
2.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寒湿停滞。
3.情绪不稳定:长期焦虑、抑郁、愤怒等,都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寒湿郁滞。
体内寒湿重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色苍白或灰暗,没有光泽。
2.肢体沉重或酸痛,没有力气。
3.食欲不振或腹胀,没有胃口。
4.大便溏泄或便秘,没有规律。
5.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
那么,如何才能祛寒化湿,补足正气呢?我给大家推荐两个方子,一个是附子理中汤,一个是厚朴温中汤。这两个方子都是出自宋代医家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治疗脾胃虚寒、寒湿内阻的经典方剂。
附子理中汤由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五味药组成。它的功效是温阳散寒,健脾化湿。它的主治是脾胃虚寒,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它的用法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它的用量和配比是:附子(炮,去皮脐)一枚(9g),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炮)、炙甘草各三两(各9g)。
厚朴温中汤由厚朴、陈皮、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七味药组成。它的功效是温中散寒,行气祛湿。它的主治是脾胃寒湿气滞证。它的用法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它的用量和配比是: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各30g),炙甘草、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各15g),干姜七分(2g)。
这两个方子都有温阳散寒,健脾化湿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区别。附子理中汤偏于温阳,适用于脾胃虚寒较重,寒湿内阻较轻的患者。厚朴温中汤偏于祛湿,适用于脾胃虚寒较轻,寒湿内阻较重的患者。如果患者兼有气血不足的症状,可以在方子中加入当归、川芎、熟地等养血活血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方子都是温热的方剂,不适合用于湿热或实热证的患者。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分析,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这两个方子。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药并就医。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随时联系我。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