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将拉开大幕。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1000家酒企即将汇聚一堂,共赴一场名为“汇全球佳酿·促开放合作”的美酒盛会。
贵州,这座被赤水河滋养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借助酒博会这一国际舞台,讲述黔酒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在全国最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持续巩固提升的背景下,贵州白酒产业近年表现稳健。今年1至6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达15.9万千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数据背后,是贵州以“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为引领,不断深化产业集群建设、积极融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的扎实努力。
遵义与毕节成功联合申报“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以“历史经典”茅台、“时代优品”习酒为代表的贵州名酒方阵,正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俄罗斯梅尔林公司带着俄罗斯“茅友”走进贵州茅台参观 (贵州茅台供图)
酒博会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行业风向标和产业助推器。今年会展期间,“全球酒业发展峰会”“中国酒文化大会”“理性消费价值回归·贵州白酒渠道重构战略研讨会”等多场高规格论坛将接连举办,汇聚国际酒类组织负责人、知名酒企高管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酒业新趋势、新机遇。
而贵州白酒企业也正借此平台,从产品输出走向文化输出,从规模竞争迈向文化竞争。
茅台在国际市场的深耕,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贵州茅台俄罗斯渠道商俄罗斯梅尔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梅尔林公司)曾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让沉醉于伏特加的俄罗斯人接受中国茅台?
梅尔林公司选择从最原始的“打电话推销”开始,不厌其烦地向贸易伙伴介绍——“这是中国最好的白酒,请您试试。”2012年,俄罗斯进一步加强酒类广告禁令,梅尔林公司转而将茅台摆进莫斯科红场东侧的古姆百货商场,与一线国际大牌比肩陈列。
渐渐地,白瓷瓶红飘带引起了俄罗斯消费者的好奇。
2016年起,茅台成为俄罗斯调酒师锦标赛赛事基酒,“这是茅台在俄罗斯本土化取得的最大成果”,俄罗斯梅尔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赵梦然告诉记者,“时至今日,茅台仍是俄罗斯调酒行业官方推荐的唯一中国酒类品牌。”
文化,成为打破市场壁垒的钥匙。2017年,在梅尔林公司策划下,茅台亮相普希金原著改编的冰上芭蕾舞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在这场汇聚俄罗斯各界领袖的盛宴中,茅台鸡尾酒成为当晚的焦点。
赵梦然说,梅尔林公司的多年努力终见成效,“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从陌生人变成新朋友、从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不仅飞天茅台,茅台系列酒也成功走上了普通消费者的餐桌。”更令人欣喜的是,俄语中从此有了“Байцзю”(白酒)这一词汇。
贵州茅台荣获EFQM全球奖(七钻)暨“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环球美酒杂志社供图)
在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贵州白酒也在国内积极拓展新消费场景、打造新产品形态,推动“餐酒融合”“酒旅融合”走向深入。
今年6月,在“黔酒中国行”系列活动中,贵州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宋光辉指出,“黔酒转型,正从‘单方突破’转向‘融合发展’。”他强调,酒与餐的结合,应升华为“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深度共鸣,要“以生活方式为纽带,建餐酒融合新生态”。
茅台于8月推出的“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正是这一思路的生动实践。该产品从黄果树、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六大景区名称中各取一字,以谐音组句,巧妙将黔地山水与茅台酒文化融为一体。
发布会主会场设在西江千户苗寨,产品一经上线“i茅台”App,不到5分钟即售罄;线下,景区销售点排起长队,32瓶500毫升装产品一小时被抢空。
来自福建的游客陈敖聪抢到最后两瓶:“本是带家人旅游,却意外收获了可触摸的文化记忆。”
“此举是以‘首发经济’为引领,创新构建可品鉴的文旅资产”,希望“让酒香引客至,让黔景醉天下”。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说。
珍酒美食研究所(珍酒集团供图)
同样发力餐酒融合的还有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珍酒)。珍酒在长沙打造了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持续致力于研究美食与美酒的精妙搭配。未来珍酒将依托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通过建立中华美食标准,定期发布美食研究报告等,把全中国最好的食材、产地,整理形成美食数据库,向公众推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酒食搭配”。
珍酒将“美食+美酒”作为撬动海外市场的关键举措,在香港市场,珍酒推出了“珍朱奶茶”、珍酒冰淇淋,并与上百家中餐厅、意大利餐厅、日料餐厅合作推出专属菜单。在其他海外市场,珍酒通过进驻国际五星级酒店、米其林推荐餐厅,触达白酒消费者。
“日本通过推广料理,成功将日本清酒和威士忌带向全世界,中国白酒同样可以通过中华美食走出去。”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认为,“美食 美酒”是中国白酒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尽管挑战仍存,白酒在海外属小众品类,消费者对酱香口感接受度有限,需与威士忌、伏特加等争夺市场,且推广成本高昂。但贵州酒企正以开放合作、文化先行的策略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陈露
二审 管云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9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