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六月“顶流”水果 女子吃完秒变“悲伤蛙” 医生:“罕见却凶险”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6-13 08:22:00 来源:杭州网

六月的水果“顶流”,非杨梅莫属。然而,吃杨梅的快乐并不相通。近日,湖北一名女子仅仅吃了两颗杨梅,双眼便肿成了“悲伤蛙”,这一戏剧性画面引发公众对水果过敏的惊诧与好奇:听过吃桃子过敏、芒果过敏,怎么杨梅也会过敏?记者就此专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汪慧英主任医师。

杨梅过敏罕见却凶险

要警惕喉头水肿和休克

汪慧英表示,杨梅过敏的病例在临床上仍属罕见,但罕见过敏可能更需警惕其突发性,尽早识别过敏信号,及时就医。她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来自余姚的中年女患者,堪称“极端过敏体质”。

“这位患者自幼便对各种蔬菜、米饭甚至淘米水都过敏,长期只能以豆类为主食,长大后才逐渐对米饭耐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其病情相对稳定后,她仅仅尝试了两颗杨梅,竟瞬间引发过敏性休克,被紧急送医抢救。

汪慧英解释,这种免疫反应迅猛而凶险:初期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颜面肿胀、流鼻涕打喷嚏、嘴麻、灼烧感等“口腔过敏综合征”。“这些相对轻微的症状,用点抗过敏药通常就能缓解,一般不会威胁生命。但一旦出现咳嗽、胸闷、喘不上气,就要高度警惕可能发展成哮喘、喉头水肿或全身反应的过敏性休克!”

为什么过敏体质者越来越多?

杨梅泡盐水能防过敏?

尽管杨梅过敏病例屈指可数,在近年门诊中,汪慧英也发现,临床上,过敏体质人群明显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连杨梅这样的食物过敏病例也开始冒头。

她分析,这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都有关系。“父母有过敏史,会增加子女过敏风险,高蛋白饮食、压力、熬夜都会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平衡更易被打破。”

那么,民间流传的用盐水浸泡杨梅,能降低过敏风险吗?

汪慧英明确表示:“盐水浸泡仅能帮助去除虫卵和部分污染物,对预防过敏无效。”她澄清道:“过敏体质者吃杨梅固然要当心,但并非完全不能吃。其实没有杨梅过敏史的人群可以正常享用,也无需过度紧张。此外,杨梅甜度很高,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控制摄入量。”

这类人吃杨梅要尤其注意

家住浙江宁波海曙区的柏先生收到一筐新鲜杨梅,一口气就吃完2斤。但没多久,他就感觉透不过气来,呼吸困难。家人立即把他送往急诊。

医生在检查时发现他的血钾高达7.2mmol/L,属于重度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一问病史,原来柏先生患有糖尿病,而且目前处于尿毒症期,需定期做腹透。好在抢救及时,没有大碍。

医生解释,杨梅含钾量高,100g杨梅中的含钾量就有149mg。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吃2斤杨梅并不会出现高钾血症。如果肾功能有损伤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因此对柏先生而言,2斤杨梅就能致命。

无独有偶,刚结束考试的小林在吃了一大碗杨梅后,开始觉得胃不舒服,胃胀泛酸。他从小就有胃病,想着是老毛病,忍忍就过去了,所以也没怎么在意。

没想到,到了第二天,胃不舒服的症状不但没缓解,甚至出现了剧烈的胃痛,疼得他直冒冷汗。就医后,通过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是胃溃疡引发了出血。

医生提醒:杨梅中富含有机酸,是一种酸性水果。少量食用,有开胃的作用,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出现反酸现象。容易出现溃疡出血,进而引发剧烈胃痛等胃部不适。同时也建议有糖尿病的市民不要大量食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颗杨梅下肚,女子眼睛肿成“悲伤蛙”
两颗杨梅下肚,女子眼睛肿成“悲伤蛙”,“对特别甜的水果#过敏,已经4年没过敏了”。
2025-06-11 19:32:00
一碗下肚,女子痛不欲生!肠道里全是密密麻麻的……医生:不能这么吃啊!
最近水果届的“顶流”是谁杨梅当仁不让不过,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因杨梅进医院吃杨梅不吐核只为“排毒”阿姨痛到进医院就在几天前,神色焦急、表情痛苦的王阿姨(化姓)急匆匆步入余姚市中医
2024-06-18 09:37:00
宁波女子痛不欲生!肠道里全是密密麻麻的……医生提醒
最近水果届的“顶流”是谁?杨梅当仁不让。不过,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因杨梅进医院。吃杨梅不吐核只为“排毒”宁波阿姨痛到进医院就在几天前,神色焦急、表情痛苦的王阿姨(化姓)急匆匆步
2024-06-18 14:20:00
“狂炫”一斤,浙江女子直奔医院!正大量上市
...解。近期正是杨梅上市旺季,王海涌提醒市民,享受时令水果的同时,务必关注口腔健康,如出现持续牙酸、疼痛,应及时就医。同时,针对“倒牙”现象,王海涌也给出专业建议:首先要控制食用
2025-06-03 09:37:00
吃杨梅核清肠?女子尝试后住进医院
...士家住东阳市白云街道,喜欢吃杨梅的她上周二下班后在水果店买了一筐,拿回家稍微冻了一会后就吃了起来。光吃果肉还不过瘾,听朋友说吃杨梅核可以清理肠道,所以吃完果肉后,王女士就将核
2025-07-04 15:05:00
吃杨梅吃进了医院?医生提醒:吃水果要适度
...透析治疗。尿毒症血钾排出容易出现障碍,莫阿姨平时对水果等忌口情况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最近杨梅上市,恰巧又是莫阿姨的喜好,3天里,她每天要吃一斤多杨梅,也正是这个举动,让她的身体
2023-07-14 10:34:00
这种水果正大量上市!但这类人食用千万小心
...脾胃病科魏冬梅医生提醒杨梅中富含有机酸,是一种酸性水果。少量食用,有开胃的作用,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出现反酸现象。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胃酸大量分泌,大量
2023-06-21 16:29:00
肾不好的人哪类水果需要慎重食用
炎炎夏日,总会有那么一两位流量担当的季节水果。而要问水果界中的流量+颜值双担当是谁?我想杨梅莫过于此。毕竟苦夏带来的闷热,往往让我们食欲降低,而杨梅的出现,酸甜的滋味在舌尖上流连
2023-06-29 16:20:00
医生建议:以下9种“水果”趁早停止食用,早了解早受益
...面,想吃的食物分分钟都能吃得上,除了大鱼大肉以外,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花青素等营养成分,不仅能为人体补充营养,还能达到促排便和美容养颜的作用。
2022-12-30 20:2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