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纳雍县董地乡
“跨社联建”做强红托竹荪产业
本报讯(高 毅 杨其飞 报道)近年来,纳雍县董地乡因地制宜发展红托竹荪产业,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助农增收。
董地乡玉龙村发展红托竹荪产业,源于2022年3月纳雍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课程中有一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课,授课老师介绍了红托竹荪种植的技术及市场前景。作为培训班的学员之一,玉龙村党支部书记周元江听得格外认真。
培训结束回村后,周元江对村里的林地进行全面排查,经过群众会、村“两委”有关会议通过,决定在偏坡组的垄塞麻窝林地试种红托竹荪。
为了发展经济,周元江白天忙村务,晚上看产业。林下种植红托竹荪以来,经常凌晨两三点他都还在查看竹荪长势情况。
看到红托竹荪长势良好,周元江又通过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消息。很快,收购商直接开着冷链车来到基地。
为了便于保存,周元江决定把红托竹荪烘干,干品竹荪信息发布后,电商相继前来洽谈合作。
为了让红托竹荪能卖个好价钱,周元江动员本村大学生帮助设计包装盒。一箱箱包装好的竹荪,成了走亲访友的礼品,远销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地,供不应求。
试种红托竹荪成功后,玉龙村联合青山村将闲置的林场利用起来,决定建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采用“跨社联建”“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红托竹荪种植。
据了解,今年以来,玉龙村整合资源,通过跨村“跨社联建”,在林下种植红托竹荪100亩,盘活大棚8个,还在竹荪地里套种中药材,提高林地利用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