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19:27:00 来源:戏说三国

新婚之夜,消失

1488年,17岁的王阳明迎娶妻子诸氏。新婚之夜,他却消失不见了。诸父赶紧去报官,带人去找王阳明。令诸父哭笑不得的是,王阳明竟跟一个老道士,相对而坐了一个晚上。

七月的一天,王阳明身穿喜服,不自觉地走到一间道观门口,发现有人在里面盘腿打坐。

王阳明看道人眉毛粗重,头发花白,于是便问道人:“你今年多大了?”

道人回答:“九十六岁”。

然后王阳明就震惊了,面前这人都这么大年龄了,但无论从他的声音还是气度方面,完全看不出老态。

反观自己才17岁,却被病痛缠身,身形憔悴。

他想改变身体状况,所以请老道教他一些方法

老道说:“秘诀就是静,老zi清净,庄子逍遥,你得先让自己静下来。”

他让王阳明坐下来,跟他一起打坐,教他导引之术。

开始时,王阳明的心里还惦记着那晚是新婚之夜,后来越来越恍惚,感觉忘记了一切。

次日,待岳父找到他,要带他回家,他都不想离开。

结果老道士对王阳明说:“二十年后,再于海上相见”。

可能有人想问,见到了么?见到了。彼时,王阳明正经历人生的“惊险”时刻呢。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拜见大儒,娄谅

1489年,这一年王阳明18岁,他带着媳妇,回老家浙江的路上,遇到了当时有名的“大儒”——娄谅。

在当时,宋明理学十分风靡,王阳明对于朱熹的“格物”,也充满了信赖。

所以王阳明向娄谅请教了,关于宋儒“格物”的学说。

其中有一句话,对王阳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圣人必可学而至”

意思是:圣人就是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

从这以后,王阳明就立志要做圣人之学,也就是儒学。

这一阶段,他阅读了大量朱熹写的书,为他理解儒学奠定了坚实的的基础。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竹林格物,失败

所以他开始专心学习宋明理学,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

在他读到朱熹著作中程颐说的: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意思是:这世间每样东西,都有它各自的道理,自然在造物的时候,把道理都放在其中了,所以在草木中,都含有“理”。

王阳明想如果万事万物,都有“理”,那他只需要明白某一件东西的“理”,就可以融会贯通了。

他把目标定在了,父亲上班场所的一处竹林。

七天,不舍昼夜,全心全意地“格竹子”,想格出来个道理。

但直到他病倒,也没格出来个所以然。

这么努力都没能找到“理”,他觉得自己恐怕是当不成圣人了。于是他说:

“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流放龙场,刺杀

1505年,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庙号武宗。

据《武宗外记》中记录,武宗继位时15岁,所以他身边亲近之人全是宦官。历史上评价他是明代头号愚蠢皇帝。

就在这一年,王阳明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施以杖刑,差点儿死掉,随后又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当官。

贵州,在当时,那是明朝时期的边疆,那全是被流放的犯人,还有当地未开化的居民,哪需要什么官啊。

让王阳明去那,就相当于流放了。

由于身体不好,在去龙场前,王阳明在杭州的胜果寺内养病。

一日,王阳明在胜果寺廊下乘凉,忽然有两个大汉闯入,架着王阳明就往出走。

走了三里地,王阳明的两位好友沈玉、殷计赶来,拦下他们,询问两位大汉,为什么要带走王阳明。

这两个大汉说:“这是朝廷的罪人,你们不要多管闲事。”然后没有再理会二人,架着王阳明继续走。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沈玉和殷计不肯放弃,于是一路跟随。

王阳明能犯什么罪?他都已经挨了板子,被贬到当时地图的尽头去“流放”了,这已经是很大的惩罚了。

王阳明知道,这是刘瑾派来的刺客,来要他的命。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他们走到河边,恰好有一处空房子。

两位好友就趁机跟大汉套近乎,买来好酒好菜,让他们歇息。

两名大汉这才透露,他们是大内密探,刘瑾派他们来杀王阳明的,劝说二人,让他们速速离去。

沈玉、殷计二人说了许多好话,两位大汉都不为所动。

于是二人提议,给王阳明留个全尸,让他投河自尽,两个大汉同意了。

当时天已经黑了,大汉喝得醉醺醺的,所以让王阳明自己往河里走,过了一会儿听到“扑通”一声。

次日一早,在河边儿捡到了王阳明的一双鞋子,认定他已经死了,于是安心回京给刘瑾复命。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再见道人,逃生

但王阳明这边,他往河里走了一段距离,回头看向岸边,岸上人的身影已经看不真切了,断定他们同样也看不清自己。

所以他蹲下身子,抱起一块儿大石头,往水里一扔,然后他顺着河流往下飘。

到了一处偏僻的地方,他赶紧上岸沿着没人的山路,狂奔了三十多里地。

看到一间废弃的寺庙,王阳明走了进去,发现有人在里面打坐。

谁知那人忽然起身,到他面前说:“二十年后与海上相见,我没骗你吧。”

没错,这人就是和王阳明,共度新婚之夜的那个道人。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笔者感悟

1.王阳明为什么要在新婚之夜消失?如果真的是喜欢打坐,不会非得挑这个时候。

历史上有人猜测,王阳明从小肺部就有病,所以才会在新婚之夜跟老道学习打坐,调养身体。

2.对于王阳明来说,跟娄谅的这次见面,是他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之后,他才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说王阳明十七岁之前是“困而学之”,在跟娄谅见面后,就是“学而知之”。

3.朱熹的“格物穷理”说的其实没错,但王阳明的“格竹”却失败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如果抛开这点不谈,但就某一样东西,寻求其中的道理,这是办不到的。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庄子》中,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的回答是:蝼蚁、草堆、瓦片和屎堆。

看起来好像在说笑话,戏弄对方。如果他是认真的,我们不妨想想他为什么这么说。

我觉得朱熹的“格物”,在一定程度上跟庄子是差不多的。

以下是我的看法。

庄子说的那四样东西,似乎存在与否,对人的影响都不大。

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都觉得这些东西存在没什么意义,实际上他们真的没有意义嘛?

举个例子,被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意义是什么。但作为人,它的观察者,我们非常明白,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再不起眼的东西,虽然我们没发现它的意义,这不代表它就没有意义。

回到朱熹的“格物穷理”,放在人伦道德上,任何一种关系,只要存在,就有它的理由。虽然有些时候我们不愿意接受,或者觉得很没意义,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至于这个意义是好是坏,那得看自己的判断,你觉得好就是好;你觉得不好,它就会不好给你看。

而王阳明的“格物”,不在意事物背后的道理和意义,也不在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差异。他只想探究,万事万物间的“联系”,得出一个“道理”来,所以他注定会失败。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反应过来,他想找的东西,只能问自己。

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学说为何还被推崇?

4.被刺客追杀,有人说是假的。因为这段故事是,写在冯梦龙小说里的。但王阳明的好多诗,都写了这段经历;而且在明朝的时候,刺杀这种事也经常发生。所以很大程度上,是他经历过的。

王阳明是状元的儿子,他得罪的人是祸乱朝纲的太监,所以他的名声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都很不错。

刺客未必想杀他,或许是有意放过王阳明,这样未可知。

5.老道人,这个角色是真的。王阳明两个人还相互赠了诗,这都是有记录的。

他俩的这次见面也非常关键,因为在这次见面时,王阳明生出了退隐之心,是老道人劝阻了他。

如果他就此归隐山林,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龙场悟道时刻了。

王阳明能成为“圣人”,这个老道功不可没。

6.500年后的今天,王阳明还可以被推崇,是因为他不仅明白了什么是“道理”,而且他一生都在遵循这个“道理”。

有些人总说“明白”了道理,但就是做不到。

但王阳明会告诉你,如果你是真的知道,那你一定做得到。如果你做不到,那就是不知道。

王阳明他能做到“知行合一”,所以他值得我们推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2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从纪元前二世纪独尊儒术起,中国的正统思想就只剩下儒家学派的崇古思想。纪元后十一世纪,儒家思想中的理学一派,成为儒家思想的正统。明朝正是理学兴盛的时代。理学最大的流弊是嘴上说的和
2023-03-17 16:40:00
不世之才王阳明,嘉靖皇帝为什么没有重用?
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列,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即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各地,远播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
2023-02-03 21:20:00
刚直君子 和而不同
...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海瑞,深受王阳明的影响,视王阳明为榜样。先说立志。王阳明自小便认为“读书为圣贤”乃天下第一要紧事,海瑞和王阳明一样,自少便以去私、存心
2023-09-18 07:19:00
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而出“知行合一”这些只言片语。回顾生涯、学术历史,王阳明被发配贵州龙场,从而总结出了心学,是他人生中学术领域从低谷转向高潮的“拐点”。但从人生经历角度,36岁的王阳明被发配西
2024-02-25 23:46:00
明朝影响力最大的能臣,文武全才,能和孔孟比肩
...之一,他的思想、学术理念影响众生,包括东南亚各国。王阳明的弟子徐阶则是用《心学》最终斗倒了奸臣严嵩。从古至今许多大家都对王阳明推崇至极。在日本,心学被称为“显学”,明治维新的
2023-05-20 10:34:00
张佳玮说起王阳明时,我们会提到一堆头衔与标签: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文武全才。论学术,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后世影响深远。论事功,《明史》
2024-11-01 06:13:00
为何说大明一哥王阳明,足堪与孔孟并列
王阳明确实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但说他是圣人显然有些言过其实。普通人通过明月的通俗历史著作《明代那些事》了解了王阳明的很多事情。这部作品把王阳明描述为影响明朝命运的人
2024-04-30 11:45:00
27°黔地标读书会|龚晓康:读王阳明,“致良知”以发现“本心”
4月21日,在以“这个时代,为什么要读王阳明”为主题的27°黔地标读书分享会上,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会长龚晓康认为,阳明学说是教人
2024-04-22 14:58:00
历史的回音 文化的瑰宝
...代理学家朱熹振兴儒学教化百姓的地方,也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继承和发展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场所。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授学生,推广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提倡以“格物致知”为基础,以“修身、齐
2023-10-28 04: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