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刚直君子 和而不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07: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刚直君子 和而不同

扩建后的海口市海瑞文化公园。 海南日报记者 陈若龙 摄

刚直君子 和而不同

海口市琼山区忠介路上的海瑞塑像。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何杰华

编者按

万历十五年(1587年),对于大明王朝而言,或许只是极为普通的一年,但对于海瑞和王用汲这对好友而言,却是不寻常的。

这一年的十月,海瑞病了。从正德八年十二月廿七日(1514年1月22日)海瑞出生,到万历十五年十月病重,已近74个年头。病危的他拒绝用药,拒绝就医。

十月十六日(1587年11月15日),海瑞病逝于南京任上。海瑞无子,此刻身旁除“二媵四仆”,仅有一任职于户部的广东同乡苏民怀。虽然官至都御史,但海瑞也无甚身后物值得收捡。周晖在《金陵琐事·刚峰宦囊》中写道:“都御史刚峰海瑞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巾一端、旧衣数件而已。”苏民怀与海瑞生前同仁王用汲一起帮海瑞沐浴、更衣、入殓。

同类相吸

而这位王用汲,远不仅是海瑞“生前同仁”这么简单。他们有太多相似之处,都曾被罢官,又在之后同时复任并成为南京“同仁”,卒后都被追赠为太子少保,都享有“刚正”的名声。

王用汲,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历任淮安府推官、常德府同知、户部员外郎、南京刑部尚书。这段仕途尚算顺畅,直到万历六年(1578年)。

那年,万历皇帝大婚礼毕,首辅张居正便递上《乞归葬疏》,要回湖北江陵老家葬父。张首辅这次衣锦还乡的场面可谓极其风光,除了队伍庞大、仪仗肃穆外,还配有戚继光所委派的鸟铳手。湖北当地的官员接到返乡的张居正自然个个都是屁颠屁颠,忙前跑后的。可偏偏就有例外,时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湖广的赵应元就“不入流”,居然根本不睬首辅大人的衣锦还乡。张首辅车驾刚进湖北,赵应元就收拾好行囊,写好假条走了。张居正当然不干,于是便要将赵应元除名。

“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诸司毕会。巡按御史赵应元独不往,居正嗛之。及应元事竣得代,即以病请。佥都御史王篆者,居正客也,素憾应元,且迎合居正意,属都御史陈炌劾应元规避,遂除名”。(《明史》)

这时候,王用汲出现了,他上疏万历帝,说:生病是常有的事情,在座各位哪位没有请过病假?你们都被弹劾除名了吗?那为什么就赵应元例外?(“夫疾病人所时有,今在廷大小诸臣,曾以病请者何限?御史陆万钟、刘光国、陈用宾皆以方事讫引疾,与应元不异也。炌何不并劾之?”《明史·王用汲传》)他在奏疏的最后直接将此事上升至国家管理层面,说:“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寄之于人,不谓之旁落,则谓之倒持。”张居正看到这份奏疏,自然是怒不可遏,欲将其下狱廷杖,幸好有张四维从中调停才得以免除,但王用汲还是被削籍为民。

彼时的王用汲与海瑞虽尚未有交集,但二人的脾气确已是高度相似,都是铁骨铮铮。所以道光《晋江县志》评价王用汲“直声震天下”,《明史》称他“为人刚正,遇事敢为”。

他们俩的相遇,是在万历十五年。王用汲万历六年被罢官后,直到万历十年才重新被起用,历任南京工部郎中、尚宝司卿、大理寺右少卿、顺天府尹等职。万历十五年三月,王用汲调任南京,任右副都御史兼提督操江,这时,王用汲与任南京右都御史的海瑞见面了,二人正式成为同仁,王用汲是海瑞的直接下属,直至当年十月海瑞病逝。七个月的共事时间虽短暂,但对于两个品行极度相似的人而言,却足够让他们成为朋友。

和而不同

然而,这对朋友对待同一个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海瑞,深受王阳明的影响,视王阳明为榜样。先说立志。王阳明自小便认为“读书为圣贤”乃天下第一要紧事,海瑞和王阳明一样,自少便以去私、存心、养浩然之气为修身的标准,“以圣贤为必可为,以天下为己任”,正如其在《严师教戒》中说的那样:“君子能降师亲友,则雾扫空澄,纤毫不苟,浩然之气塞乎苍冥……有此生必求无忝此生而后可,无忝者,圣人我师,一一放而行之,非今所竞跻巍科,陟膴仕之谓也。”再说为人。王阳明的学生周积辞行时,曾问教于王阳明,王阳明沉默良久只说了三个字“要立诚”。何为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天地幽冥。海瑞也一样,最反对的便是为人不诚。他反复强调做人不能太“乡原”。何为乡原?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伪善者。乍一听,乡原似乎也不是什么“大恶”,但其实,乡原是危害极大的,且是极具传染性的。因为乡原的“伪善”,让乡原很难“现形”,而不现形则无法“抓现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乡原是极能讨到好处的。这样一来,乡原反而成为榜样。这种“低成本低风险却保收益”的做法,像传染性病毒一样,随着“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一顿传播,真正的“德”者反而成为异类,成了被排挤的对象。

海瑞所不想成为的便是这种人。他说:“今天下惟乡原之教,入人最深,世俗群然称僻性,称太过者,多是中行之士。而所谓贤士大夫善处世者,或不免乡原之为。乡原去大奸恶不甚远。今人不为大恶,必为乡原。”(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 海瑞认为“坏人”分两种,大恶之人与乡原之人。大恶往往可以避免,而要避免自己成为乡原之人才是最难,于是他要求自己“惟务识真”,要“率其真而明目张胆终身行之”,要“直道而行”,以防堕入乡原之列。所以他敢于“骂”嘉靖不务正业,敢逆大流收前首辅徐阶之私田……

可以说,不论是在立志,还是为人上,海瑞都是极推崇王阳明的,所以他才会称王阳明为“多才多艺之圣人也”。

而王用汲却不大认同王阳明,甚至认为王阳明的学说是邪说。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万历二年便开始的关于王阳明从祀于孔庙的讨论终于进入尾声。《万历野获编》记:“至十二年,而御史詹事讲首倡议,则又荐献章、守仁,而不及居仁,南科钟宇淳,亦同其义。乃科臣叶遵、主事唐鹤徵,又只主守仁一人。上下诸疏会众议之。”讨论在当年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次年即万历三年,王用汲专门就此事上疏对王阳明从祀孔庙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万历野获编》记:“大理少卿王用汲,则单疏专劾守仁为悖叛朱晦庵,且谓守仁曾詈朱熹为夷狄禽兽,至造其像鞭朴之……”王用汲认为王阳明公开批判朱熹学说是不当之举,并且认为王阳明曾骂朱熹为“夷狄禽兽”,又鞭朴朱熹雕像,实在是不配祀于孔庙。后来还是万历帝亲自下旨称“守仁、朱熹学术,互相发明,何尝因此废彼”,才平息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

且不论王用汲所论是否属实,但可以很明确地知道他是极度不认可王阳明的。从王用汲协助处理海瑞身后事的举动看出,这并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明史》记:“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

君子,和而不同。真正的知己,并不需要任何一方的迁就与一味地求同。承认并尊重彼此在个性及认知上的差异,这样的交往,才能称之为君子之交。很显然,海瑞、王用汲二人的交往,可称君子之交的典范。

海瑞病逝六年后,即1593年,王用汲也辞世。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瑞:反腐斗士,终其一生捍卫公正与廉洁
...以外,还有提倡知行合一、理论和行动一致的积极方面。王阳明还提倡“立诚”,反对伪君子式的“乡愿”作风。这些对海瑞日后的为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海瑞总算中举了,但是两次会试都落榜
2024-03-21 14:46:00
海瑞:大明利剑,清正廉明却惹人讨厌?
...朋友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海瑞眼中,非黑即白,当时受王阳明心学影响,许多人会曲意逢迎,以获得权力来为百姓做事情,如胡宗宪就是如此,海瑞许多朋友也是如此,但是海瑞堂堂正正,认为这
2024-03-27 05:45:00
简介明朝吏部尚书陈有年
...改任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1573)参与廷争,奏不得张居正,告病退职。万历十二年(1585)起用任稽勋郎中,历任考功、文选。“除目下,中外皆服”。迁太常寺少卿,以右佥都
2024-06-23 21:38:00
明朝首辅张居正:用人之道与权谋之术
...也不仅仅只有张居正这一位能人志士,这其中我们常说的王阳明等也在明朝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提及张居正还有一位大臣不可或缺的被提到,他就是“海瑞”。在历史的评价中,海瑞是清廉之人,
2024-02-27 16:02:00
...境下,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张居正的支持。为此,他努力改善和张居正的关系,甚至不惜多次向张居正送礼,言必称晚生,结果他果然得到了张的信任。凡是和戚继光不
2024-06-26 16:54:00
一同走进明朝这些名臣的世界,感受他们的风采
...,多次成功击退倭寇,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王阳明,心学大师的思想启蒙。王阳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明代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心学
2024-10-12 20:02:00
张居正为何拒绝海瑞?大明首辅直言:此人入朝,天下大乱
张居正与海瑞,一位是大明改革的领军人物,一位是清廉刚直的“铁面御史”,两人性格迥异,理念相左。张居正曾评价海瑞:“此人入朝,大明将永无宁日。”这源于张对海瑞刚正不阿、不顾人情的担
2024-11-28 09:10:00
为什么海瑞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但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
...门换成了黑门。从此,海瑞便成了反腐倡廉的金字招牌,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后,他积极响应张居正提出的“一条鞭法”,让穷苦百姓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当时,年迈
2024-11-17 10:47:00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不敢再用他了,改任南京粮储这一闲职。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非常忌惮海瑞,一直没有重用他。万历十二年(1584年)张居正去世后,神宗皇帝开始起用海瑞,召海瑞为南京右佥都御史。人还
2023-11-01 15: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