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则删
姑婆刚刚过完103岁生日没几天,睡了一觉,就去世了。听我妈说,姑婆走的很安详,模样很好看,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村里人都说姑婆是寿终正寝。
那天晚上吃完饭后,五伯和往常一样和她聊了会天,她说有点累,就提前去睡觉了。
第 二天到时间姑婆还没起床,五伯去叫她吃饭,才发现姑婆已经走了。
姑婆,是我爷爷的姐姐。我太爷爷去世的早,太奶奶只生了我姑婆和我爷爷两个孩子。
太奶奶带着我姑婆和我爷爷两个孩子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很早就把我姑婆嫁出去了。
姑婆这一生,生了8个儿子,4个女儿,成活了7个儿子,2个女儿。
那时候的妇女生孩子真的是可怜啦,根本就没有什么营养品可吃,连肉都吃不上一口,每天就是吃盐菜焖豆腐,吃菜园子里的青菜,有时候整个月子都开不了一次荤。
每生一个孩子,姑婆的婆婆就给她弄一碗童子尿喝,说喝了这个好,紧身子骨。还说这是她们那边女人生孩子的偏方。
生第 一个孩子的时候,姑婆还很年轻,怎么也喝不下,尽管是小孩子的尿,但也有尿S味,熏的她难受。
她的婆婆就说她矫情,说她们都是那样喝的。并告诉姑婆,捏着鼻子,闭上眼睛,一咕噜喝下去。
后来生第 二个孩子,姑婆就很自然的喝下一碗童子尿。以后每生一个孩子,都要喝一碗童子尿。就这样,姑婆一连生了12个孩子,喝下了12碗童子尿。
孩子多,日子自然过得很清苦,平时也没有肉吃,只有来客或者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一点荤菜,平时只能吃自家地里种的蔬菜,能吃饱饭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这么艰苦的生活,姑婆怎么就活到了103岁的高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心态好,不计较。
姑婆是个很慈祥的老太太,性格,脾气相当的温和。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去姑婆家拜年,每次给姑婆跪拜的时候,她都笑眯眯的对我说:“仔呀、宝宝,你来了?别跪了,别跪了。”听到姑婆这样叫我,我觉得从未有过的温暖。
我自已家的奶奶从来不会这样叫我,我妈妈也从来没叫过我仔仔、宝宝。只有姑婆会这样叫我,而且待会我回家的时候姑婆还会赏给我1块钱,甚至2块钱的红包。
所以我小时候蕞喜欢去拜年的地方就是姑婆家。只要到年初三,我就抢着跟在父亲的身后,走路去到八里外的姑婆家拜年。
姑婆心态好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从来不跟别人吵架,别人无理取闹,她就走开,她说惹不起,躲得起。
姑婆还乐意帮别人的忙,只要别人有什么事情求她帮忙,她就一定会伸出援手。
姑婆也吃得了亏,上得了当,从来不跟别人斤斤计较,虽然日子过的很苦,也从不爱占别人的小便宜。
姑婆75岁时,姑公走了。
姑婆100岁时,7个儿子走了五个,只剩下三伯和五伯,儿媳妇也走了四个,女儿也只剩下一个了。
这对一个母亲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可姑婆硬是挺了过来。
她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每个人都要走这一关,只不过孩子们走的稍微早了一点,自己心里也是很伤心的,但再伤心,他们也活不过来了。这就是活得通透了的姑婆。
2,不掺和儿女的家事。
7个儿子,儿媳妇,哪对夫妻不吵架?要是每对儿子儿媳妇吵架就上火,那还要不要活了?
儿子儿媳妇吵架,姑婆从来不掺和,总是装聋作哑,或者走远一点,眼不见,耳不听,心不烦。
姑婆说,夫妻吵架,只要没有外人掺和,一般都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做婆婆的不能去参与,一但参与进去就更乱了,夫妻更难和好了。
由于姑婆不参与儿子,儿媳妇的家事,所以儿子儿媳妇都很敬重她。
姑婆说,我七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有吃有穿有喝的,我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3,不挑食,什么都吃。
年轻时生活贫苦,平时都是以菜园里自家种的蔬菜为主,很少吃到鸡鸭鱼肉。
姑婆尤其喜欢吃红薯,每当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她每天都会蒸上一锅红薯,吃饭前先吃上一碗红薯,既可以填饱肚子,又节省了粮食。
到七八十岁的时候,生活条件好些了,晚辈们就会经常买点肉,用豆豉烧好了,供她一个人享用。
4,勤劳。
姑婆虽然是小脚女人,没办法去田里、地里干活,但家里的一大摊子事全部是她在打理。
七个儿子、二个女儿、还有他们夫妻俩总共十一口人的吃喝拉撒,洗洗浆浆,全部是由她操持。
每天早上六点钟就得起床,做早饭、喂猪、喂鸡、纺棉花、织布,给孩子缝衣服,做鞋子,每天忙忙碌碌,一刻不得空闲。
5,很少去医院。
姑婆由于劳动得多,身体素质比较好,基本上没有什么毛病,到了100多岁,思维还是正常的,不糊涂,还能自主行走。
平时感个冒呀,发个烧呀,都不用去医院,只要多喝水,用物理方法降降温,就能解决问题。
姑婆其他方面都没什么问题,唯 一问题就是膀胱有点下垂,偶尔会尿路感染,去医院打几天点滴就好了。
6,早睡早起,不熬夜。
姑婆年轻的时候,白天干不完活,晚上还要坐在床上纳鞋底,做鞋子,但一般她估摸着到十点钟左右就会睡觉。
后来孩子们都大了,各自成家了,她也就没那么多纳鞋底,做鞋子的活了。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坐一坐,和儿子们聊聊天,大约八点多钟就上 床睡觉,第 二天早上六点多钟就起床。
这个早睡早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她去世前。
7,知足常乐。
姑婆总是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千万倍,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是真的难过。如今,能吃饱穿暖,能一觉睡到大天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吗?
姑婆从来不羡慕别人比她日子过得好,从来不去跟别人比,她说要比就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越比心里就越敞亮,越比就越觉得如今的日子实在是太好了。
写在蕞后:
姑婆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但她的很多生活习惯契合了长寿老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总结起来就是:心态好,不计较,心胸宽广,不争不抢,不掺和子女们家事,勤快,爱劳动,不挑食,早睡早起,知足常乐等等。
现代人 欲 望太多,很难做到像她那样简单、纯粹、知足、快乐。
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度过一个有质量的晚年!
友友们还有其他长寿的秘决么?欢迎到评论区来聊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