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成长融入自然 教育返璞归真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20 09: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辽宁省沈阳市志成中学

成长融入自然 教育返璞归真

作为一所年轻且充满朝气的学校,辽宁省沈阳市志成中学自创立以来,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及“品行决定成就,修养铸就品格”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在关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劳动品德教育。

劳动养成

培养意识和习惯

沈阳市志成中学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沈阳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课程衔接合理,教师队伍稳定,教学模式多样,评价体系完善,保障措施有力”作为工作目标,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并从师资、教学、时间、场地等方面保障劳动教育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学校通过劳动教育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劳动意识。

除了劳动教育课,学校还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劳动活动,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集体劳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结合五一劳动节和二十四节气,举办相关的劳动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劳模精神,向劳动者致敬;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里,组织学生学习包粽子、做月饼,带领学生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慰问独居老人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学校关注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劳动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指导家长做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指导者,要求每名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节假日和每学期寒暑假,学校还会适量安排劳动家庭作业,将感恩教育融于劳动教育中,让学生们通过洗碗、洗衣、扫地、做饭等家务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长辈,感恩家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日常劳动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劳动观念,进而树立崇尚劳动的家风。

基地学农

实践教育促发展

学校拓展劳动教育场所,除了组织学生到校外社区等地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还构建了“学校+基地”的劳动教育实践机制,开辟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心福田学农基地。

心福田学农基地设置了木匠木工、美学创意、厨艺烹饪、农耕实践四大课程体验项目,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学农活动,通过木匠工艺、手工制作、烹饪美食制作、田间自然创意美术课、农田耕种等实践课,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乐趣,进而认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成就自我、劳动创造幸福。

——劳动体验项目之匠木人课程

木工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悠久的中华文明长河之中,沉淀传承下来无数精美优秀的木质建筑、木质器皿以及木雕、木刻等艺术作品,无不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在木匠工艺上的无穷智慧与非凡成就。春秋时期的木匠祖师爷鲁班、北宋的木结构专家喻皓、北宋建筑大师李诫,都为中国木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志成中学在心福田学农基地融合农耕教育理念,开设了匠木人课程,通过木工DIY等活动,引导学生亲手设计和制作木工作品。学生通过在“玩中做,做中学”,收获全方位的木工创作体验,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升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并收获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与价值感。

——劳动体验项目之烹饪技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中国作为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国,引导学生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迫在眉睫。

志成中学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时时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爱护粮食。为了加深学生们对食物的认识,学校还在心福田学农基地开设了烹饪技艺系列体验课程。

在课程中,教师通过煎、烤、烹、炸等形式,引导学生从研究烹饪技艺开始,到采集食材、准备食材,再到亲自下厨操作实践,既增加学生对食物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劳动带来的惊喜,也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悟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锻炼了学生们的生活能力。

以劳育美

阳光少年亲自然

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还进行了农耕实践活动。在心福田学农基地,志成中学的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种植园地。这既是基地劳动教育实践的特色项目,也是校园劳动课程的研发基地。学生们开班会决定种植的果蔬种类,自己翻地、自己播种、自己施肥、自己浇水,学校安排教师指导学生种植并对园地进行日常管理。学生伴着果蔬成长,到了收获的季节,亲手采摘劳动果实,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分享。

在农耕实践中,学生通过亲手种植与自然互动,学习气候、土壤知识,认识和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体验种植的辛苦和乐趣,在亲历劳动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光荣,树立劳动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

同时,学校还开展“劳育+美育”融合育人实践活动,通过劳动课与美术课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们通过播种劳动,收获成果,让园地充满故事;学校结合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开展劳美融合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节气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欣赏和感受实践基地中的田园之美;教师也利用基地资源与环境,把艺术元素融于实践活动中,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和学习机会。

学生们参照四时美景写生,创作绘画作品,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利用基地里的现成材料,如树叶、花朵、种子、树枝等,创意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培养美学创意,完成美学体验;结合匠木人课程,学生们还在基地参与木作实践。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教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志成中学从学农劳动入手,在学校和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并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志成中学将继续秉持“有志者,事竟成”的校训,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意识和能力,以劳动为立足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鹏 陈慧 杨婷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应遵循三
2024-05-10 09:18:00
...的生活技能和生活智慧。 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可谓不大,各种投入不可谓不多,开设的课程不可谓不丰富。但是,细想起来,这种通过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真能
2023-05-14 15:28:00
...我们提供了一块近1000平方米的田地,将其作为共同体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几年来,师生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菜园里辛勤播种、耕耘,不仅收获了全方位的成长,还促进了城乡教育的融合
2024-01-28 09:05:00
建湖这所学校劳动教育案例入选省基础教育优秀创新案例
...省基础教育优秀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建湖县秀夫小学的《劳动教育励心智 传承“农耕”促成长》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省30个优秀创新案例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评选盐城市仅有2个案例入
2025-02-19 10:27:00
耕读教育乐淘淘
...教育乐淘淘——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探索“五育”融合之劳动教育纪实 ●杨家璋 杨 林 文/图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劳动正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根据学
2023-01-10 02:32:00
这群青年学生在校园农场欢度“五一”
...校园农场”是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一个别具匠心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在未来,同学们还能继续参与,通过丰富庭院色彩,合理设置园艺空间,亲手打造校园版“疗愈小花园”。 青年报记
2023-05-01 01:17:00
...深入开展,很多学校探索出了一些新做法。一些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掌握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劳动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提高生活的基本技能,并通过与各学科的融合,为学
2023-09-19 09:46:00
乘“凤凰”之翼 育生命之美
...翼 育生命之美——合川凤凰小学内涵发展焕发办学新姿劳动教育大课堂—非遗传承雕漆工作坊在涪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坐落着一所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生机盎然的“森林式学校”——重庆市合川
2023-11-07 07:25:00
践行“劳动+” 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们通过“直播带货”,感受劳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秉
2023-01-12 04:3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