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开展校外劳动教育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10 09: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应遵循三个原则

对于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小学来说,由于空间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劳动教育的内容,如种植和养殖等活动,难以在校内完成,而乡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则可以充分满足这些实践活动需求。比如,可以打造农耕课堂,让学生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劳动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劳动。

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外劳动教育的目标,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使其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优势。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增值原则。在设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时,应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劳动艰辛与快乐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知识技能、健康的体魄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是双赢原则。进行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时应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农村生产、生活、文化建设等,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应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发挥才智,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系统原则。在设计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通过各项活动的有机组合和搭配,确保活动内容之间能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校外劳动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利用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挖掘乡村自然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崇明岛是世界级生态岛,我们利用崇明得天独厚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元素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开发了农事劳作、农具制作、农艺创作、农俗协作、乡村治理等主题劳动实践课程和“生态养殖”“花式面点”“垂直农业”等多个特色劳动项目。学生通过实践劳动,参与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产品的创新设计,将传统农副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商品,参与乡村振兴产业的规划和开发,将乡村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创产品,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建言践行,发掘乡村新的增长点。

结合乡村文化,传承非遗精神。崇明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扎风筝”“编草盖”“扎扫帚”“搓草绳”等非遗项目、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学生们通过了解崇明的民风民俗,深入体验农业生产、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活动,亲身体验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此外,劳动教育课程设计邀请手工艺人、工匠乡贤来授课,让学生们学习传统技艺,通过沉浸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还能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传承中华传统乡村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聚焦乡村治理,培养社会责任感。乡村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到乡村规划与设计,涉及多个方面。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治理问题。这些课程涵盖了乡村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乡村治理问题的紧迫性。在劳动课程内容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河道治理志愿小队,以清理河道水生植物和河道漂移物、整治河道两侧绿化带等为劳动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河道管理,成为乡村的主人,让社会治理更加切合实际,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融入志愿服务,拓宽教育视野。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出现一些新问题,如人口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留守儿童多等问题。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中,组织学生参与“平安志愿者”“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垃圾分类”“献爱心”等公益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安全健康宣传、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加强环境保护等服务,为乡村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支持。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不仅为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还在此过程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总之,校外劳动教育应以真实场景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为抓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让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建立起关联,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抽象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崇明区东平森林青少年活动基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展大学生千村调查活动 培养生产劳动技能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遵循生活和生产的劳动价值导向,依托专
2024-11-12 12:42:00
王仁祥委员:技能型社会建设不能忘记乡村
...困境难以自己解决。“建设技能乡村是技能型社会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决策的共同要求,应成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王仁祥表示,职业教育作为技能
2023-03-05 16:38:00
奏响乡村学校特色发展的美妙音符
...师专业成长为路径,促进师生共成长、同发展;“三色”劳动教育、周末留校管理制度、艺体特色发展路径、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多样化社团活动等创新举措也开始在学校纷纷落地……探索乡村学
2022-10-27 16:39
省人大代表罗建兰:让“教联体”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新支点
...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3日讯(记者宋磊)“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月13
2023-01-13 20:17:00
耕读结合培养知农爱农为农人才
...允成看来,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山西农业大学有
2023-08-02 02:56: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以劳动教育赋能 育时代新人——山东女子学院深化“一核三翼”劳动教育改革暑假期间,一群朝气蓬勃的身影在山东女子学院公寓楼宿舍间穿梭忙碌着。他们是由学生党员、入党
2023-09-20 09:05:00
...需求。当下,体育中考全覆盖,美育被纳入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成必修课,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受到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到来,让科学、劳动、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特殊教育等紧缺薄弱学
2023-05-05 09:08:00
...中国食品报思政教育“走起来” 中医药文化“活起来” 劳动教育“动起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近日在山东威海里口山风景区北侧的山地里,一群青年大学生手握锄
2024-06-18 09:34:00
...、消费、人才等重点协作领域“八大协作”赋能凤山乡村振兴凤山讯 去年以来,凤山县持续深化与深圳市龙华区的结对帮扶关系,以《龙华-凤山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为遵循,聚焦产业、劳务、
2024-04-20 02:38: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