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存勖闪击汴梁城:五代最成功的奇袭战,晋军8天攻灭后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17 19: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第一段:朱温的死亡与后梁的动荡

李存勖闪击汴梁城:五代最成功的奇袭战,晋军8天攻灭后梁

公元912年7月18日的夜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枭雄朱温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友珪所刺杀。与朱温一同倒下的还有后梁帝国的著名将领、朱温的养子朱友文,他生前在军中声望极高,深得士兵们的敬爱。朱温曾在生前坦言,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不具备接班的能力,唯有养子朱友文才是真正的接班人,甚至曾一度有意让朱友文继位。在军事上,朱友文曾与李存勖争锋,相当于梁军的骄傲,能力与威望不亚于当时的帝国未来。这一刻的刺杀,意味着后梁失去了其缔造者以及最出色的年轻军事领袖。对于后梁帝国的未来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失去了两位重要人物,帝国的前景变得愈加晦暗。

第二段:朱温死后的权力争斗与变故

李存勖闪击汴梁城:五代最成功的奇袭战,晋军8天攻灭后梁

朱温被刺杀后的后梁帝国并没有迎来一时的平静,反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权力争斗。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带领大军进入汴梁,在经过一场激烈的兄弟间的拼杀后,成功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朱友珪,最终掌握了帝国的统治权。然而,这场权力更替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动荡,也使得后梁的军事力量遭遇了严重的削弱。大量的精锐将士在战斗中丧命,许多官员也被迫远离政坛,甚至被流放。整个帝国的核心力量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令后梁的实力大打折扣。

第三段:李存勖的崛起与长达12年的拉锯战

这些变故最终传到了李存勖的耳中,他迅速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自此,李存勖不再采取以往的防御性姿态,而是主动出击,决定全力攻占后梁。这一决策引发了长达12年的战斗,梁晋两国在黄河一线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李存勖原以为在朱温死后,后梁的士气和力量必定会崩溃,但事实证明,后梁虽然内部动荡,但它依旧是一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后梁尽管立国时间较短,但仍然拥有众多经验丰富、能力强大的将领,因此并不是一件容易攻破的政权。李存勖的晋军在这场长时间的拉锯战中逐渐陷入了困境,战斗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兵力,双方都逐渐筋疲力尽,战斗的双方开始出现厌战情绪,部分人甚至建议通过划分控制区来实现和平共处。

第四段:李存勖的决定与冬季奇袭

就在局势愈加僵持之时,李存勖毅然决定不再拖延,他选择了彻底解决战争的最后一搏。公元923年冬,李存勖从晋军中挑选了10000名精锐骑兵,在一个月的紧张训练后,他亲自带领这些勇士出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们从澶州出发,借着夜色和结冰的黄河,悄无声息地渡过黄河,直扑汴梁。李存勖的这一奇袭计划是极为大胆的,他选择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直击后梁的核心。由于汴梁距离黄河并不遥远,而后梁的主力军大多被牵制在其他战线上,导致汴梁的防御几乎没有准备好迎战。

第五段:朱友贞的逃亡与汴梁的失陷

李存勖闪击汴梁城:五代最成功的奇袭战,晋军8天攻灭后梁

面对李存勖的突然进攻,朱友贞在紧要关头作出了致命的错误——他放弃了汴梁这座城池,选择了逃亡洛阳。事实上,朱友贞如果能够坚守汴梁城,梁军主力很可能会及时回援,而李存勖的骑兵不擅长攻城。朱友贞的逃亡导致了梁军士气的全面崩溃,失去了指挥官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李存勖抵达汴梁城下时,城门早已大开,汴梁的居民纷纷投降。李存勖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汴梁,这座他父亲李克用一生都梦想占领的城市。随后,李存勖没有停歇,而是紧追不舍,继续追击逃亡中的朱友贞。在追逐过程中,朱友贞最终被包围,虽然后方将士奋力反抗,但最终也无法改变败局。为保全自己的尊严,朱友贞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这场帝国兴亡的悲剧。

第六段:后梁的崩溃与李存勖的统一之路

朱友贞自杀的消息与汴梁的失陷迅速传遍了整个后梁境内,国家的支柱崩塌,整个帝国的抵抗意志瞬间崩溃。随着后梁帝国的覆灭,李存勖轻松平定了整个后梁地区,成功控制了河东、河北和中原。李存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了汴梁,并仅用八天时间从太原出发攻占这座战略要地,堪称一场经典的闪击战。为了更好地治理中原,并实现天下统一,李存勖将大本营从太原迁至中原的洛阳,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稳定了局势,还令周围的藩镇震惊不已,纷纷前来归顺,交纳贡品。就连李存勖父亲李克用的老对手李茂贞也亲自前往洛阳投降,并将凤翔地区完全交给李存勖,标志着北方的统一基本完成。接下来,李存勖的目光转向了南方的蜀王王建和吴王徐知诰等势力,着手策划他的统一之路,预示着一场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后唐定都洛阳的历史原因
...年,后唐军队击破中都城之后火速南下,兵锋才过曹州,汴梁城内,后梁君臣们便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此时汴梁都城之内已没有丝毫抵抗能力,后梁主力如今悉数北上前去攻击后唐主力,谁能想
2023-07-12 11:21:00
战神李存勖当主将时智勇兼备,当皇帝后却昏庸无道
...兵潞州。讨伐朱温。打的康怀英李思安仅带三百余人逃回汴梁。一夜之间,李横冲之名天下震动。我们再来说说,五代第一个朝代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朱温早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2023-05-02 05:34:00
后梁末帝上演无间道,骗过了所有皇位竞争者
...,但朱友珪的手下众人却并没有多少喜色,因为毕竟东京汴梁离得并不远,而坐镇那边的博王朱友文还在,他身后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朱友文自幼跟随先皇,经营汴梁十几年,他在东都的势力盘根
2023-01-06 20:19:00
皇帝准备干掉将军,将军是如何解决的
前言公元907年,朱温在汴梁称帝,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这标志着自从两百多年前,李唐在中原一统江山后,中国再一次步入了分裂的局面。在五代十国这个时期,中原经历了后梁、后唐
2023-10-30 15:45:00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而摸清了梁军的部署,决定率军直捣黄龙,攻击后梁帝都汴梁。接着后唐前锋李嗣源一部,从郓州传来捷报,俘虏了后梁名将王彦章,而李存勖否定了向山东扩大战果的计划,令李嗣源轻装快行,向
2023-06-22 16:40:00
从朱温处理的两件事上,足可看到朱温的心机
...刻的心,当真是百感交集。但木已成舟,只得封赏朱温为汴梁节度使,更赐玉带一条。因为朱温外貌粗鄙,名字又不好听,特地赐名朱全忠。朱温心下暗喜,竟然立即分析出“全忠”为“人王中心”
2023-01-30 18:04:00
赵匡胤成功背后的原因与个人能力
...让手下大将皇甫麟杀死了自己,第二天,河东军就进入了汴梁城。河东集团入主中原不仅意味着中原王朝的改朝换代,更意味着朱温的宣武军和李克用的河东军在改朝换代的大动作下形成了合流。宣
2023-12-02 22:10:00
...仇的李存勖。后梁龙德二年,雄踞河东的李存勖向大梁的汴梁发起了进攻。李氏家族的复仇之师兵锋正锐,大梁君臣则已是内力耗尽。此时,受过梁朝大恩的夏州拓跋家族不能坐视不管啊,这正是报
2024-07-05 21:10:00
从割据到臣服:南平在五代十国中的政治演变
...体。公元923年,战神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攻陷后梁都城汴梁(今开封),建立后唐王朝,统一中原。高季兴慑于李存勖和后唐的强大威力,主动到洛阳(后唐王朝的都城)向李存勖表示臣服,
2024-04-01 14: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