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16: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明初名臣、学者方孝孺,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在人们同情建文帝因为任用书呆子,而丢了皇位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之时,也不能对方孝孺全盘否定,他在文学上有着高超的造诣。无论是政治文,还是诗歌、史论几乎样样精通,在其著作《逊志斋集》中,曾以犀利的语言,评价过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复杂一生。方孝孺为世人讲述,“牛人”李存勖自幼善战,以少胜多是家常便饭,在其戎马生涯中,几乎未尝一败,论战绩直逼汉武唐宗。然而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却在短短三年中,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他的统一大业也随着付诸东流。那么李存勖到底有多猛?他又是因何而失败?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携带“晋王三矢”光环登台

李存勖可以说是自带光环的“牛人”,他的父亲是唐朝晋王,祖父乃是为唐廷屡建战功,祖籍西突厥别部沙陀的李国昌。朱温篡唐之后,李存勖的父亲李鸦儿还依然心忧国事,临终前拿出三支箭,对李存勖说: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第一是刘仁恭,只有拿下其割据的幽燕之地,才能图谋黄河以南地区。第二箭是契丹人,他们占据着燕山北部,李鸦儿曾与耶律阿保机结盟,后来突厥人突然撕毁了盟约。第三就是李鸦儿一生的宿敌朱温。此乃“晋王三箭”典故的由来。李存勖将这三支箭存于宗庙,每次征战之前都要去请箭,牢记父亲的遗志。李存勖还继承了其父留下的超强部队——沙陀“鸦儿军”。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强军,早在黄巢起义之时,就已经闻名天下,战力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继承父亲两个宝贵遗产的李存勖,开始了他的戎马一生。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内忧外患之下继承王位

在李存勖继承王位之时,局势十分不乐观。李鸦儿死后,其弟李克宁就对王位虎视眈眈,外部还有朱温大军觊觎。内忧外患之下,晋军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李存勖以雷霆手段杀了李克宁,随后下令前线将领死守潞州,并派岐王李茂贞牵制朱温。当时梁与晋主要争夺重点,就是在河东与潞州一带,其中潞州是晋梁交界的敏感地区,也是上党的核心城池。上党地区可谓是军事要塞,早在长平之战时就有所体现。上党被太行山、王屋山、太岳山所环绕,内有长治与晋城二盆地,潞州便是长治盆地的核心区域。太行山南高北低,地势崎岖难行,军队只能从山脉断处中的“陉”通行,太行山有八陉,其中三个都在上党地区,是连接山西、河南、河北的交通枢纽。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军事要塞潞州对于晋与后梁的重要性

对于后梁朱温一派而言,如果夺取了上党,可在进攻晋军之时,省下大量的行军资源,无论是西进临汾,还是北上太原,都是占据了地利,只有攻陷潞州,后梁便可直推晋国腹地。同样对于晋国来说,失去潞州便陷入了,与后梁的国力消耗战之中,若占据前哨潞州,那么就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所以晋军必须死守潞州。此时梁军已经围困了潞州,在外面修建起了夹寨,朱温也亲自到前线鼓舞士气。在梁军接连取胜,晋军新丧的情况下,朱温放松了警惕,未将李存勖放在眼里,做了一些布置之后,转而令大军移驻进攻关中。梁军兵力占优,国力也比晋国强大,李存勖意识到若不主动“开团”,梁军会一直围困潞州,晋国也会被后梁消耗致死,这是朱温惯用的手段。因此李存勖召集群臣商议后,决定主动率军攻击潞州外围的梁军,打破被动防御的劣势局面。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解除潞州之围受到对手高评价

908年李存勖避过梁军侦查,带领大军自晋阳南下,充分发挥鸦儿军擅于奔袭的特点,几日后便到达了潞州附近的三垂冈。梁军的在潞州城外修建的夹寨,与潞州守军隔河对峙,寨中囤积重兵,寨外修建堑壕,水面上还有策应的水师部队,是一套非常严密的攻防体系。但夹寨也有缺点,它是一个围绕潞州城修建的弧形结构体系,其中有一点被敌军攻破,就会被分割,从而面临被歼灭的危险。在附近梁军调去攻击关中之时,潞州城外的梁军夹寨,已经无法做到全阵线布防,连斥候都开始短缺了起来。李存勖抓住此特点,亲自率领大军趁着大雾攻击夹寨,由于梁军分布过于分散,没能及时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在李存勖的多点“开花”之下全线崩溃,连统军招讨使符道昭,都死于乱军之中。李存勖一战成名,解除了潞州危局,连朱温都感叹:

“生子当如李亚子,李鸦儿后继有人矣。”

对李存勖的军事能力予以充分的肯定。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精细把控战场局势终扫灭后梁

潞州一战仅仅是李存勖“神奇”的开始,朱温没有料到,正是这个曾被自己看轻的后辈,终将埋葬他一手打造的后梁。随后李存勖通过一系列胜利,攻占了幽燕之地,还占领了后梁在黄河北部的多个据点,逐渐得到了黄河南岸地区,至此扭转了梁强晋弱的局面,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着晋国倾斜。923年李存勖多次击败梁军,认为时机已到,在魏州称帝建立了后唐,并与后梁开启了最后的大决战。然而就在此时,后唐大将李继韬投降后梁,潞州落入了后梁的手中。潞州易手后唐遭遇了重大打击,占据有利地形的后梁,多方进攻对晋阳形成合围,并以一路军队牵制后唐主力,其余部队夹击唐军侧方,后唐甚至有了灭国之忧。

此时李存勖力排众议,等到了后梁先锋指挥使康延孝投降的好时机,从而摸清了梁军的部署,决定率军直捣黄龙,攻击后梁帝都汴梁。接着后唐前锋李嗣源一部,从郓州传来捷报,俘虏了后梁名将王彦章,而李存勖否定了向山东扩大战果的计划,令李嗣源轻装快行,向着汴梁进军。随后李存勖也亲率大军跟进,在大军压境的恐惧之下,后梁末代帝王朱友贞吓得自杀,汴梁因此告破,后梁的各部人马,也纷纷向后唐投降,后梁正式宣告灭亡。李存勖善于把握战场局势,从潞州之战,再到灭梁之战,将沙陀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以少胜多,最终统一了北方。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后唐建立后面临的新问题

后梁覆亡之后,河南、关中、山东等地,也相继落入后唐之手,并吸收了后梁的许多藩镇。此时摆在李存勖面前的是统治架构的问题,该如何维持自己统治地位的同时,解决自唐代以来就不断做大的藩镇隐患,成为李存勖的当务之急。后唐的统治架构,由原河东宿将,河北藩镇众将、后梁降军组成,这无疑削弱了李存勖的个人权力,为了防止自己的统治地位动摇,李存勖开始逐步解决隐患。他首先恢复了唐朝的军队传统,在军中大肆任用宦官监军,瓜分节度使的决策权,还破格提拔了两个伶人,下到地方任刺史,直接向李存勖本人汇报工作,改变了原先藩镇的统治格局。同时李存勖还加强了租庸使的权力,直接绕过节度使,在众藩镇中执行公务,将藩镇的财权收回到朝廷。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打压藩镇与部下令人寒心

此外在李存勖统治期间,除了宣义、义武、京兆之地的藩镇节帅有过替换外,其它地方的藩镇节帅,甚至到了一年一换的地步,各藩镇节度使调动的频率如此之高,表明李存勖将藩镇权力,统一向朝廷回收,进一步加强了朝廷对藩镇的掌控度。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藩镇割据的乱局时代还未走远,李存勖就开始下“猛药”,快速狠辣的手段,无疑将朝廷、地方、军队得罪了个遍。其实纵使李存勖得罪了藩镇,但只要维护好与嫡系部队的关系,在后唐蒸蒸日上的国力,与强大的朝廷军队的威慑之下,藩镇也翻不起何种波浪。然而李存勖为了防止滋生骄兵悍将,对河东元从将领也大肆打压,众亲信因此伤透了心。除了当初跟随李鸦儿的元老将领,后唐建立后,李存勖的大批亲信部下,并未从中得到何种利益,这让开国亲信们很受打击。

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却突然惨淡收场

尾声

李存勖任用伶人,就是古代戏子,为刺史的行为,更是破坏了军功授官的传统,为此重臣郭崇韬就曾进言:

“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

果然不出郭崇韬所料,李存勖的亲军中,有很多跟随李存勖身经百战,而不得刺史之位,从而愤叹的情况,也招致了大量中下层军官的不满。从这时期起,后唐军中,自上而下就开始与李存勖离心离德,926年皇甫晖终于在魏州起兵反叛。同时曾经效忠李存勖的众河东将领,如安审通也起兵响应皇甫晖。恰逢李存勖的嫡系部队,被其子带去讨蜀尚未归来,对叛军的作乱毫无应对之法。不久后李存勖本人,也在兴教门之变中被冷箭射死,草草地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后唐扫灭前蜀之后,距离统一天下只有咫尺之遥,但由于李存勖前期执政手段太“刚”,过于急于求成,没有一个长久的战略规划,导致内部怨愤四起,终于在如日中天的情况下,受到了部下的反噬,这样的结果虽然令人惊叹,但也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存勖:从战神到亡国之君的悲歌
...,英勇过人。父亲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号称“战神”。但善于马上征战不善于下马治国,每天耽于享乐,最终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笑柄。少年英雄李存勖从小
2024-02-14 17:25:00
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李存孝的一生有多传奇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其中项指的是项羽,李说的就是李存孝了!能和项羽这样的人并称,李存孝绝对是个猛人了!纵观整个五代十国的历史,后世学者认为李存孝绝对是当时第
2023-04-22 16:02:00
赵匡胤把23人这升入武庙,除了少数几人外,基本上都不够资格
...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裴度一生为大唐的统一,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称得上是“社稷之良臣,肱骨之贤相。”在历代明相中稳进前十,虽然其战功不足以让
2023-04-27 05:29:00
后唐李存勖王图霸业,却最终功败垂成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各地名将辈出,割据河东的晋王一系即为此列。晋王李克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手下有十三太保,皆为当时名将,除李存勖为李克用亲生儿子外,其余十二人皆为李克用义子。十三
2023-02-13 17:29:00
李存勖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战,改变五代十国的历史走向
...矛盾冲突前后持续四十多年。最终,握有绝对优势、十分天下有其七的朱梁,却被只占据河东一隅的李氏逆转。之所以出现如此逆转,其关键正是本文将要讲述的柏乡之战。可以说,这场在今天几乎
2023-09-23 12:41:00
历史上的李嗣源是五代时期少有的开明皇帝
...败契丹入侵,协助李存勖建立后唐王朝,消灭宿敌后梁,统一了我国北方。起初,唐庄宗李存勖对李嗣源非常宠信,赐铁券,进位中书令,检校太尉,手握军政大权。后来又以皇帝义兄的身份得以封
2022-12-25 21:12:00
梁晋柏乡之战的意义和影响究竟有多大
...!结语战火或许已熄,但乱世依旧将持续。谁能最终问鼎天下,成就一统江山?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待进一步的历史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周德威、李存勖和朱晃三人
2024-04-06 17:17:00
...阀,甚至一度击溃契丹,威震天下。但同时,就在他着手统一中国的最后阶段,他死了,死于兵变,确切的说是死于一场困扰了中国几百年的难题。这个人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
2023-03-13 15:45:00
正史中的李存孝和王彦章是什么样的人?
...在同时期,不管是军团作战还是单挑,战绩都不算突出,天下第二猛将实属小说家言。
2023-02-17 21: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