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景汉:以社会调查服务中国现代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05: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今日之中国问题,欲谋根本解决,非先从社会调查入手不可”——

李景汉:以社会调查服务中国现代化

阎明

社会调查,这个在今天看似平常无奇的研究方法,在100多年前的中国却是新事物。在那个西学东渐的动荡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学说、制度等纷纷登场,一代代知识人殚精竭虑,不断提出新的思路、方法,为国家走向新生出谋划策。社会调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研究方法、改造社会的工具,正是在此背景下进入中国,为李景汉等一批学者所看重。

李景汉最初谈到对社会调查的认识时,引述陶孟和的观点,认为中国的问题纷繁复杂,政治、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相互牵连,不可能轻易解决,而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凡事之解决,全视能否了解而定,能彻底了解,始可得到彻底解决之方法……必须先将中国问题各种情形彻底了解,然后可有支配研究解决之可能。”而所谓的“彻底了解”,指的就是社会调查。“今日之中国问题,欲谋根本解决,非先从社会调查入手不可。”具体而言,社会调查能为中国问题的解决做些什么呢?李景汉先后列出了8至12条不等的理由,将其所论述的社会调查对于中国的作用分为四个主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及中西关系,现代国家的建设,社会问题的解决及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彻底地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及中西关系,其途径是运用社会调查

李景汉强调中国社会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意识,提出中西接触以来,中国效仿西方的强国之道,在技术与制度方面进行过种种尝试,但结果非但没有转弱为强,反而更糟。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西社会组织的性质与构成不同,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也不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组织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当时为了能开出有效的“救国药方”,对症下药,就需要深入、彻底地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其途径是运用社会调查,展开科学、系统的研究,对中国传统进行清查,既要找出其优点、美德,又要对其缺点、弊病有所认识。对于前者,要设法保存,促其发展;对于后者,则要设法阻止其发展,甚至加以铲除。他批评那些光喊口号,动不动就要“打倒”的行为,看着挺热闹,破坏性却太强,而受罪的则是老百姓。我们需要做的是社会调查,这不是破坏而是建设;看看究竟哪些的确应该“打倒”,“打倒”的步骤如何。最重要的是,“打倒”以后是否有更好的来替代,否则先别着急“打倒”。

现代国家建设须在数字方面“有条理”,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国家,而要想成为现代国家,就必须在数字方面“有条理”,并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这就要求对国家的基本要素如土地、人民、政事有清楚、准确的记录。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他6岁入小学时,中国的人口据估算是四万万。当时,“四万万同胞”的表达到处可见。他小学毕业时,仍然是四万万同胞。他中学毕业、大学毕业、从海外留学归来,看到亲属中孙子辈的人所用的教科书里,中国人口竟然还是四万万。除了这官方数字以外,中国的海关、邮局等机构,以及中外学者等,也都提出不同的中国人口数字,比较一下,这些数字相差的竟然超过两万万。连人口总数都如此,有关人口密度、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人口基本资料就更缺乏了。关于土地,如耕地面积向来就没有一个清楚可靠的数字,前后报告的数目,或从不同来源估计的数目,相互之间矛盾甚多。关于政事,政府机构缺乏系统的组织及规章,各种收入支出也欠缺清楚的账目报告。而为了获取这些基本数字,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来搜集;通过社会调查,希望可以促进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

社会调查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及公民意识的培养

在当时的欧美国家,举行社会调查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将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表,并以展览的形式进行展出、宣传,目的是让民众了解本地状况,参与公共事务。李景汉认为,中国也可以采取这种做法,让民众更多地了解自身处境以及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改进地方社会的责任心和动力,以此来逐渐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对于社会组织而言,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例如,当时有很多组织机构都在开展贫民救济工作,但往往各行其是,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导致有些贫民重复得到救济,而另一些则完全得不到;多得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贫民,而真正穷的人却不一定能得到救济。如果各相关团体能够联合起来,举行大规模有系统的调查,详细、精确地了解有关贫民的信息,就可以进行分工合作,对于救济工作作出全面的计划与安排。更重要的是,在救济贫民的同时,更要考虑贫穷的预防,做到标本兼治。同理,其他的天灾人祸等问题,也应通过社会调查进行计划和安排,防患于未然。总之,社会调查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调查是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基础

中国社会学是自外面引进的,当时所用的社会学课本都是西方的,内容则是外国社会的材料,缺乏中国的材料。那么,中国的材料从哪里来?历史资料往往是关于朝代兴亡的记载,很少反映民间生活,即便有也是零碎且不可靠的,对于数字的记载尤其笼统而不精确。县志本应是研究地方社会生活的好材料,但其实不然;其内容要么是关于所谓的先儒、烈女,要么是关于山川、历史、军事、灾荒等,至于社会如何组织,人民如何生活,很少记载。而社会调查则不同,它注重搜集有关民众现实生活状况的详细材料,供给社会学者研究所用,如此积累,才能逐步发展中国的社会学和社会科学。

李景汉对社会调查推崇备至,利用这个新工具可以既广泛又深入地认识中国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甚至可以达到治标兼治本的效果。而社会调查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或“魔力”,就在于其科学性代表着一套全新的认知系统,与传统认知系统完全不同。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工具,社会调查要求关注事实和真相,多用理智,尽量避免主观的成见、偏见、情绪;破除迷信,基于事实断定是非,增加主见与判断力。运用此工具,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映,可从笼统、空泛到细致、精确的描述与分析;对于各种人物,从注重精英的丰功伟绩转向关注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社会调查就是以科学方法对社会进行认识和有计划的改造,是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工具,是为中华民族找出路的前部先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本文更多详情请参见《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典范。新征程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千万工程”重要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千万工程”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宣传
2023-08-02 21:03:00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行时,经济体检摸清家底
...考依据。“通过普查,将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蔺涛
2023-09-21 16:05:00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2023级经济管理班开展社会调查
...书记的四川足迹,前往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和三苏祠开展社会调查。本次调查活动围绕耕地保护、文化传承发展等内容展开,省直机关党校郝儒杰教授,班主任黄吕果、汪鹤指导并参加。走进永丰村
2024-05-13 15:28:00
...意识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完成系列成果,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全面的治理视野。玉溪师范学院主动服务融入地方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参与“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项目,
2023-02-02 00:53:00
...是开展干部培训工作的学校,承担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的时代职责和历史使命。要完成好这一光荣
2024-04-13 00:57:00
永州税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共谋服务发展之策
...秋吾摄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永州市税务局紧扣“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命题,以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十周年为契机,在全市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
2023-04-20 17:04:00
...强化社会实践“引领力”2024年,学校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作为社会实践的主题,继续引导安财学子利用暑期上好一堂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
2024-08-07 15:03:00
...反映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统计现代化改革成果。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从座谈会上获悉,75年来,河北省经济总量规模逐渐攀升,人均水
2024-09-20 21:52:00
...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找准了江苏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李耀光表示,要继续深化调查研究、完善思路举措,特别是围绕“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
2023-08-12 07: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