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记》的历代刻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9:58:00 来源:戏说三国

《史记》自杨恽对外传布,至今已两千多年。历代传写刊刻,版本甚多,但多数亡佚。流传至今的版本,大约有六十余种,现择要略述。

《史记》的历代刻本

1.宋代以前的抄本

现存《史记》抄本都是残本,计有十七种,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六朝抄本:《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卷、《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传》一卷(卷末脱三百一十五字),藏于日本京都之石山寺;1918年罗振玉曾影印,名《古写本史记残卷》刊出,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第二类是敦煌唐抄卷子本,有三件:《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原藏敦煌石窟,后被法人伯希和盗去,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原卷照相。

第三类是唐抄本,有六件:《史记集解夏本纪》一卷,藏于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殷本纪》一卷,藏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周本纪》一卷,藏日本高山寺;《史记集解秦本纪》一卷,藏日本东洋文库;《史记集解高祖本纪》一卷,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史记集解河渠书》残卷,藏日本神田文库。以上六件抄本中,罗振玉于1917年、1918年分别影印了第二、第六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第三、第四、第五件的原卷照相。

2.《史记》最早的刻本——《集解》单刻本

《史记》的历代刻本

刘宋时裴骃撰《史记集解》,注文附《史记》正文以行,世称《史记集解》本。宋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就是《集解》本,以后历代均有刊刻,构成《史记集解》本系统。今存《集解》本有十行本、十四行本、十二行本。

(1)十行本。《史记》的最早刻本刊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半页十行,每行十九字。今已亡佚。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即后世所说的“景祐本”,流传至今。原刻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现藏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另有五种覆刻本,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百三十卷本、四十卷本〈两部〉、四十九卷本)、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一百三十卷本)。这五部覆刻本刊刻时代不同,其中有些篇卷是别本补配,均每半页十行,故称十行本。

(2)十四行本。刊刻于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原刻本现藏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仅存六十九卷。覆刻本一百三十卷(有别本补配)藏中国国家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行。另外,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国子监又刊刻十四行本,今存十四卷,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3)十二行本。有两种刊本:一是南宋绍兴十年(1140)邵武朱中奉刊本,是第一部《史记》私刻本。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此本为世间孤本,现藏日本大阪杏雨书屋;一是明毛晋刊本,世称“毛本”。《四库全书》所收《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即据此本抄录。

(4)九行本。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淮南路转运司刊刻,半页九行,行十六字。今有三种存世:原刻本(存三十卷),藏上海图书馆;宋元明初递修本,分为两种,皆为一百三十卷(一为四十册,一为六十册)本,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3.《史记索隐》单刻本

《史记索隐》单刻本不录《史记》全文,而是标字列注,即将注文列在相关的正文之下。《史记索隐》单刻本传世者仅有明毛晋刻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的汲古阁本,三十卷。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4.《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

《史记》的历代刻本

(1)蔡梦弼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建安蔡梦弼刻,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本。今有两种存世:一为一百三十卷本,一为存九十二卷本,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2)张杅桐川郡斋本。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张杅刊于常州。此本国内仅存一部残本(六十卷),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3)耿秉重修桐川郡斋本。南宋淳熙八年(1181)澄江耿秉刊。今有两种存世:一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一百三十卷本;一为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存九十九卷本。

(4)中统本。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子成刊。今有四种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二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一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一种(存九十二卷)。

5.《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合刻本

(1)黄善夫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5)建安黄善夫刊,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今有两部存世:一为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所藏一百三十卷本;一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存六十九卷本。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国内所藏六十九卷,又借用日本藏本中的六十一卷,经张元济校勘,影印出版。

(2)彭寅翁本。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刊。此本据黄善夫本刊刻,因所据底本个别篇卷残缺,以至多有脱落。今有七部存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部,一为存七十七卷的残本,一为一百三十卷本(有五卷是别本补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一部存十六卷的残本;日本藏有四部,宫内厅书陵部藏二部,一为一百三十卷本、一为存一百二十六卷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有一百三十卷本一部,庆应大学图书馆藏有存七十一卷本一部。

(3)明廖铠本。明正德十二年(1517)廖铠据黄善夫本翻刻,是明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今存世二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中国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一百三十卷本。

(4)明“嘉靖三刻”本。明嘉靖年间三次刊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嘉靖三刻”。首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金台汪谅据黄善夫本刊刻,因由莆田柯维熊校正,故世又称之为柯本。次刻:嘉靖四年至六年(1525—1527)震泽王延喆覆刻黄善夫本(但有补刻页)。三刻:嘉靖十三年(1534)明王室朱维焯据黄善夫本刊刻。因刊刻于他的封地——西安藩府,故世又称之为秦藩本。以上三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

(5)明“南北监本”。明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均刻《史记》三家注本,世称南监本、北监本。南监本有三种:一为明嘉靖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祭酒张邦奇主持的刊刻本。此本以元大德九年(1305)所刊《史记集解索隐》二家注本为底本,合入《正义》注文而成;二是明万历三年(1575)南京国子监祭酒余有丁主持的刊刻本。此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但校勘不精,且对三家注文多有删削;三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主持的刊刻本。此本以嘉靖九年本为底本,恢复了被余有丁删削的三家注文。北监本一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北京国子监祭酒刘应秋主持的刊刻本。此本的底本是明嘉靖九年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明南北监本。

《史记》的历代刻本

(6)清刻“武英殿本”。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据明北监本刊刻,是清代官刻《二十四史》之一,故又称之为“殿本”。此本原刻已不多见,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的翻刻本、影印本。

(7)清刻“金陵书局本”。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1870)金陵书局请张文虎主持刊刻,故又称之为“局本”。此本《史记》正文以明毛晋所刊《史记集解》本为底本,参考钱泰吉等人的校本及众多古刻本、时本,吸收《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考证异同,择善而从,是清代后期比较好的刊本。国内各大图书馆均藏有此本。

(8)《史记会注考证》本。1934年日本泷川资言刊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用中日典籍一百二十余种,别择缀辑在正文或三家注文之下,并时作考证。1955年,中国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日本人水泽利忠所作《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与此本合为一书排印发行。

(9)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此本是国务院组织国内专家集中校点《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目前通行的精善之本。此本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采用新式标点,并对体式作了调整,十分方便阅读、使用。

(10)中华书局点校本修订本。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修订本由赵生群主持,仍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以原点校本为基础,进行全面梳理甄别,适度、适当修订完善,统一体例,弥补不足,还附有校勘记。(安平秋张玉春)

本文节选自《二十五史说略》之“史记说略”篇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月9日,聊城海源阁藏书楼举办海源阁旧书古籍精品展
...步推动海源阁藏书文化、中国历代图书文化史研究,以及图书馆馆史、馆志的编纂工作与研究,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于2023年7月7日至10日,举办“
2023-07-09 11:56:00
...二十二年(1757年)刻本、清同治年间抄本,刻本藏国家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抄本藏四川省图书馆。2017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四川历代方志集成》第四辑之(清乾隆
2023-10-18 09:31:00
...大学图书馆藏古籍13部,以明清古籍为主。发布会上,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孜珠寺等8家古籍收藏单位,
2025-01-10 15:09:00
教师节,略谈《孔子圣迹图》
...图源:书格(约)成化/弘治年间绘本,孔子博物馆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早在西汉初期,就已经有了中央王朝对孔子的祭祀。《孔子圣迹图》是一部以孔子画
2024-09-10 17:31:00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于《虚静斋宋元明本书目》。不久售归北京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2003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一期影印出版,2008年又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号04979)
2023-09-06 14:14:00
江西古籍里的文脉传承和创新密码(图)
...州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至今有800多年 江西省图书馆数据采集室工作人员正在对古籍进行扫描上传江西省图书馆古籍库管理员朱远棕正在存放古籍指间千年古籍修复室的时光魔法步
2025-07-02 04:40:00
北宋刻本《崇宁藏》零本
...有“鼓山大藏”印的经卷仅有零本残卷,几乎均藏于公藏图书馆、博物馆,且总数量不过一二十册,在这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最多,有8册“鼓山大藏”零本。《崇宁藏》,即福州东禅院本大藏经
2024-03-14 21:20:00
... (记者黄敬惟)日前,由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楚辞大典·第一编》首发式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楚辞大典》主要收录屈原的作品以及
2024-04-18 10:16:00
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
...的最早的孔子圣迹图。明正统九年,监察御史张楷依据《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述的孔子史实,旁采《论语》《孟子》等辑成的《圣迹图》,反映孔子生平29件事,并为每幅图撰写了说明和赞诗,
2023-08-03 22: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