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6 14:14:00 来源:澎湃新闻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旨在搜集宋至明清各时期刻本、抄本的现存遗珍与经典,确保版本既古且精,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与收藏价值。在保护古籍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高清仿真复制,分辑影印出版,赓续中华文脉。近日,《唐宋词集珍本丛刊》第一辑——建康郡斋《花间集》影印本由止观书局出品,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书房继《两宋浙刻丛刊》影印宋元刻本之后的重要珍本文献出版项目。采用原版原色高清四色叠印的方式,为学术界、词学界提供更为精准之学术研究底本。

据出品方止观书局介绍,此一版本的建康郡斋《花间集》十卷,共四册,线装,国家图书馆藏。半叶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镌“花间集第几”(序作“花间集序”,目录作“花间集目录”),下镌叶数及刻工名。版框18.1厘米×11.6厘米,开本25.3厘米×17.4厘米。后蜀赵崇祚辑。

《花间集》是现存最古老的文人词总集,收入温、韦及以下十八位词人词作五百首,其对宋人小令与后世词坛的影响,正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的“此近世倚声填词之祖也”。而南宋绍兴十八年晁谦之所刻的《花间集》,又是现存《花间集》最早的版本,其文献价值与精美,远过他本。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总目

学者石任之在序言中认为,此书总目前镌“银青光禄大夫行卫尉少卿赵崇祚集”,据此可知此书的编者。有关于赵崇祚的记述很少,他的父亲赵廷隐、弟弟赵崇韬的史料要比他丰富得多。除了欧阳炯序中记述他广政三年(940)辑成《花间集》之外,还有《墨池编》载《唐林罕小说序》说林罕编书过程中“与大理少卿赵崇祚讨论”,及《实宾录》记录他“以门第为列卿,而俭素好士”等。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第一卷内页

关于《花间集》的编纂原因与词藻风格题材体制等,前人多有所述。前后蜀割据六十年,以其地理上的相对封闭与安定繁荣,而会带来士人们饮对应歌的新词的新需求。蜀中文人填词一时风行,他们的选材大率是旅愁闺怨,却也有南国风土、边塞光景、乡居风物,乃至有亡国之思的怀古咏史之作。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词为艳科”的观念奠定:那些极写“艳”的事物与“艳”的字句,最精致最熨帖的,应歌合乐佐酒助欢的,文人创作的歌词。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第二卷内页

宋人论词,如李之仪说唐以来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又说柳永词“较之《花间》,韵终不胜”,陈振孙说小晏词“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曾慥说欧阳修词“婉约风流,直接五代,乃《花间》之正派”、罗大经以为欧阳修文章诗词诸体得体式之正“无愧唐人《花间集》”,都是以花间作为词体的正宗。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第三卷内页

文学的发展,逃不开“反者道之动”。既有追随者,则亦有反对声音,如刘克庄《满江红》“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陆游跋《花间集》则说“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放翁激于不能恢复的愤慨可佩,不过斥之以流宕掩饰无聊,恐也非《花间集》的所以然。参考编者身世时局,表象之下的隐衷,才是《花间集》产生的基础。

花间集的深美精微,试以序中“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一句论之。鲛人是唐人熟典,他们居于水边,不属化内。擅长纺织薄绡,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有入水不濡的传说。而这类人之物竟又很富于感情,临去要泣泪成珠赠给收留他的人。杜甫诗“鲛馆如鸣杼”、“鲛人织杼悲”,用鲛人织声状近水雨声之清凄,鲛人机杼确乎可拟文字之工;而泣泪成珠的传说,往往使此典的使用带来迷离的怅惘之情;其所居之荒陬(zou)谲(jue)诡,可喻海滨之人;绡是生丝织成,其纤维精细,轻薄挺括,移以形容花间主要词材,再恰切不过。同一意象的交叠,作者之心未必然,但从后世读者的角度,不难读出累累沉积层中晕出的多义丽色:“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兼有独出机杼之才、怅惘之绪、风土异于中原的自我认识的意味,以及轻薄材质所织成的脆弱文学温室幻梦的隐喻。

据相关学者考证,此书递藏有序,观钤印可知历代藏者观者不乏王宠、席鉴、朱筠等名家。卷一首叶所钤“永/叔”白文方印、“修”朱文方印二印,或许是假托欧阳修旧藏。其实无须添足,已足可宝。归于公藏之前的藏者孙祖同,曾藏有宋版《尚书图》,元版《广韵》,明版一百四十种。黄裳回忆,孙从张珮纶遗族处购得四种宋版,以此书为最精。孙氏大喜过望,请徐鸿宝鉴定后,当场表示要请良工重新装池。徐氏闻言大惊,苦劝他不要乱动,说此书旧装还在清初,签题皆出名手,虽然少有脱浆无碍于收储,而现在很少有能装潢宋版书的名工云云,陈情激动处几乎要为此书长跪乞哀,孙氏方收回原议。黄裳也应邀到他家里去鉴赏过,一见便赞叹不已:“这真是非凡的善本。传世《花间集》宋本有两部,一部是海源阁旧藏,后归周叔弢,现存北京图书馆,就远不及此本之精。这一本是席玉照的藏书,多年来不知下落,现在终于出现了。”而不久后,孙氏将这四种宋版连同其他百多种明本书一起让给了北京图书馆。“他也不再买书,我也极少再遇见他,不知他又在「收藏」什么别的宝贝了。”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第三卷内页

作为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花间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卷一至三为第一册,卷四至五为第二册,卷六至八为第三册,卷九至十为第四册。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绵延一线,得以流传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该书提要谓:“诗余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可谓定评。早期词选相传有《尊前集》,近年又有敦煌写本《云谣集》面世,然二书编纂无考,身世不明,版本不精,影响式微,难以与有宋刻完本传世的《花间集》媲美。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内页

《花间集》今存宋刻本两部,皆为孤本,珍贵之至。此书为《花间集》现存最早版本。与淳熙公文纸递修本所收内容、次第相同,而目录讹误有别。此本为宋绍兴十八年晁谦之建康郡斋刻本,谦之当时以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府(今南京地区),书末刻有晁谦之跋,云:“亦可谓工矣。建康旧有本,比得往年例卷,犹载郡将监司僚幕之行,有《六朝实录》与《花间集》之赆。又他处本皆讹舛,乃是正而复刊,聊以存旧事云。“此本有小注十一处,宋时别本异文赖此以存,极具考证价值。”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内页

此本宋刻宋印,版式开朗,字体浑厚,纸墨明丽,书品完好,是难得的珍本。版心下所列刻工有郑珣、周清、章旼、毛仙、刘实、王琮、于洋、黄祥等,为南宋初年南京地区名工,也见于今存其他宋本。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内页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内页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花間集》内页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玄宗侍女舞烟丝”玄字缺末笔

《花间集》可谓钤印累累。分别是“颜仲/逸印”白文方印、“南/州”朱文方印、“张印/继超”白文方印、“超/然”朱文方印、“张远/之印”白文方印、“结一庐藏”朱文椭圆印、“徐乃/昌读”朱文方印、“长宜”白文长方印、“王宠/履吉”白文方印、“子清/眞赏”朱文方印、“席氏/玉照”朱文方印、“席鉴/之印”右白左朱方印、“筠”朱文圆印、“赵/宋本”朱文圆印、“军曲/侯印”白文方印、“永好”白文长方印、“子子孙孙/永保之”白文方印、“佚居/永言”白文方印、“子/清”朱文方印、“仁龢/朱澂”白文方印、“侯印/富民”白文方印、“灵石杨/氏墨林/藏书之印”朱文方印、“会稽孙/伯绳平/生真赏”朱文长方印、“永/叔”白文方印、“修”朱文方印(以上两印,伪)、“处顺轩”白文长方印、“虞山席/鉴玉照/氏收藏”朱文方印、“酿华/艹堂”白文方印、“桃原/衣冠”朱文方印、“子清/校读”朱文长方印、“朱澂/之印”白文方印、“萸山/珍本”朱文长方印、“朱印/锡庚”白文方印、“虚静/斋”白文方印、“祖同/伯绳”朱白相间方印(左上右下朱文、右上左下白文)等。

唐宋词集珍本丛刊推出第一辑,宋刻本《花间集》影印出版

此本流传端绪略可考知:元代藏于颜仲逸家,明代曾归雅宜山人王宠(履吉)。明末清初则归常熟藏书家张远(超然)、酿华草堂席鉴(玉照),清道光间归山西灵石杨尚之(字仲华,号墨林),清末归浙江塘栖朱氏结一庐,后随他书转归张佩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孙祖同(伯绳)所得,著录于《虚静斋宋元明本书目》。不久售归北京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2003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一期影印出版,2008年又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号04979)。

(本文据止观书局提供的石任之、陈红彦序言及相关资料综合编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诗经》古籍影印出版
...当日表示,首次全面影印出版馆藏《诗经》古籍,让馆藏珍本公之于世,将为学界呈现第一手实物资料。唐代韩文公在《进学解》中有言:“《诗》正而葩。”后世便称《诗经》为“葩经”。上海金
2024-11-23 19:34:00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新书首发
...上海召开。《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丛刊》元明刻本(第一辑)书影。大象出版社供图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类古籍文献千余种、50余万面,大部分原为金山高燮吹万楼所藏,其余则
2024-11-26 23:00:00
...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向常州三杰纪念馆捐赠《吕思勉手稿珍本丛刊·中国古代史札录》,捐赠仪式在张太雷纪念馆报告厅举行。《吕思勉手稿珍本丛刊·中国古代史札录》共有四十册,系选取此前从
2024-05-18 09:08:00
《南陵县志》的历史由来
...1651),顺治十三年(1656)告竣。《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第1册及第352册详细介绍了该志,“二册。半叶九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笔者查
2023-08-02 17:00:00
儋州市地方志研究室整理出版《儋州旧志》
...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万历《儋州志》影印版、《故宫珍本丛刊》康熙《儋州志》影印本、《民国儋县志资料》为底本重新进行点校整理编印,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整理出版的《儋州旧志》
2024-11-02 21:00:00
介绍《文苑英华》版本源流概况
...盛行的清代,学者们已经断定,北宋没有《文苑英华》的刻本。宋初《文苑英华》于雍熙三年(987年)编撰时为一千卷。编辑成书以后,真宗景德四年(1007)组织馆臣校勘过,但卷数没有
2022-12-14 09:56: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晋出版社退想斋日记4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图书馆藏稿钞珍本丛刊5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藏甲骨6上海书店出版社王侍御类稿7中西书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拾贰)文字编8上海古籍
2025-09-19 17:21:00
《史记》的历代刻本
...藏有第三、第四、第五件的原卷照相。2.《史记》最早的刻本——《集解》单刻本刘宋时裴骃撰《史记集解》,注文附《史记》正文以行,世称《史记集解》本。宋代刊刻的第一部《史记》就是《
2023-08-30 19:58:00
黔中王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 邹元标四种珍稀文献(影印本)出版发行
...愿学集》据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七年龙遇奇、郭一鹗刻本影印。邹元标在贵州著书、讲学影响深远;离开贵州后,仍心念贵州。郭子章在《黔记》中说:“公(邹元标)胸次一日不能忘黔,黔士
2023-11-10 21: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