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从脑干“下刀” 精准切除血管瘤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勇于挑战,以精湛技术攻克患者脑部疾病“险关要隘”,创造“妙手回春”奇迹
文/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莹
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刚过完农历新年,18岁小伙小皇(化名)就与死神“正面”交锋。近日,他因突发头晕,右侧肢体麻木,住进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病房。经过治疗,他重获新生,甚至能自己走着出院了——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展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切除术,救了他一命。
作为高精尖的学科之一,神经外科里的相关疾病往往有着病因难寻、发病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风险巨大等特点。神经外科手术被称为“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神经外科医生则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生命中枢的守护者”。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创立以来,攻克了一个个脑部疾病“险关要隘”,医疗团队在颅脑的分毫之间练就“精准”技术,每一次手术都有效守护住“生命中枢”,创造“妙手回春”的奇迹,获得患者的赞誉。
患先天性血管畸形
小伙突然脑干出血
不久前,18岁的小皇在家突发头晕,还伴随有右侧肢体麻木和右侧眼球活动受限等症状。家人紧急将他送入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下简称:附属二院),急诊CT提示他为脑干出血。结合患者病情,通过头部核磁共振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神经外科团队证实他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
脑干位于大脑的中心位置,包括中脑、脑桥、延髓。小皇的海绵状血管瘤恰好位于脑干中的脑桥部位。脑桥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位于延髓颅侧和中脑尾侧,在脑干的腹侧面。它是脑干的重要一部分,里面包含着密集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核团。
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构成。脑干是海绵状血管瘤好发部位之一。如果这块“海绵”不出血,患者不一定会有症状表现;如果“海绵”出血,问题就很严重。小皇的海绵状血管瘤已经出血,出现头晕、颅神经损伤、偏身感觉异常等症状,如不手术,再次出血,他就面临生命危险。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
医疗团队勇闯“禁区”
脑干过去被视为神经外科手术禁区。数十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及术中神经导航、磁共振、神经电生理监测等高科技手术设备的应用,脑干这一手术“禁区”正在被逐步跨越和突破。但是,手术风险仍然极高,手术后致残率仍较高,患者常被建议做伽玛刀或进行保守治疗。而且,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位置深,周围有许多重要血管,稍有不慎,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严重肢体功能、脑神经功能障碍乃至昏迷等并发症。
为挽救小皇年轻的生命,神经外科联合相关科室在术前进行多学科会诊,反复讨论手术预案。适逢附属二院神经外科的邱晓毅医师已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神经电生理监测学成归来。在和患者家属沟通后,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团队决定对小皇进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切除术。
术中,附属二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小皇的脑部枕后方正中开个骨瓣,直径约一枚1元硬币大,然后将下面的硬膜“Y”形切开,进入蛛网膜后,沿中间缝隙将两块小脑扁桃体分开,从第四脑室正中孔进入,找到海绵状血管瘤的部位,将其直接切除。切除的血管瘤直径有2厘米左右。
神经外科负责人龙建武介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如同探雷仪,术中能实时提醒手术医生手术部位哪个能碰,哪个不能碰,在不损伤患者功能的前提下完整切除病变,有效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上周,小皇出院时右侧肢体麻木明显缓解,右侧眼动受限有所改善,最关键的是解除了血管瘤后续的风险。
龙建武提醒市民,海绵状血管瘤属于先天血管畸形,有几个常见的表现要注意:如果发生在脑叶部位,经常表现为癫痫;如果发生在脑干部位,则可能表现为功能缺失,比如看东西重影、双下肢发麻等。一旦有这些先兆症状,要及时就医。也有部分患者是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不伴随相关症状,这类患者可以定期复查,不主张过度治疗。
神外科室成立19年
发展迅速技术领先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2005年3月,至今已有19年。从刚开始成立仅有3名医生,到今天拥有30名医护人员的科室,走过了一段艰难历程。
龙建武介绍,神经外科创建伊始,未独立建制,与骨科合并一个病房。最开始,科室只有3名患者,也仅是颅脑外伤的病人。随着附属二院对科室建设的投入及神经外科的努力,各类型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病人开始增多。科室先后引进了重点医学院校的博士、硕士神经外科专家,科室拥有先进的莱卡手术显微镜、高清神经内镜系统、进口电生理监测仪,美敦力、蛇牌动力开颅系统,颅内压监护仪、多功能监护仪、NICU监护室、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等国内外先进设备,熟练开展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科室不断创新,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对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转移瘤等)、椎管内肿瘤及脑血管病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有其独到之处。
脑脊髓血管病是我国目前最常见致死致残疾病,也是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特色及重点发展的方向。科室负责人龙建武副教授为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指导的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显微及介入手术治疗。目前,附属二院神经外科依托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专家工作室及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的帮扶,在脑脊髓血管疾病尤其一些复杂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处于市内领先水平。科室在脑脊髓肿瘤及功能性神经外科,昏迷促醒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
现在的神经外科设有50张病床,科室人才梯队配置合理,各有所长,通过分批送往首都医科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神外疾病诊治已涵盖所有神经外科疾病范畴。
另外,作为厦门医学院直属教学医院的重点临床科室,神经外科承担了大量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几年来,科室承担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课题4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发表专利3项,在国内省级以上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的论文,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得到同行的肯定并多次获得省、市、院级的各种奖项。同时承担厦门医学院的临床教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规培生及进修人员的临床教学等工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