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我的寒假生活
寒假规划你做对了吗
【编者按】
寒假来临,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和自由时间,但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指导。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好寒假,让假期生活过得平安、健康、快乐、有益呢?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我的寒假生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陈嘉
近几天,听到家长谈论最多的就是:“要放寒假了,要怎么规划孩子的寒假生活?”每次放假,家长们铆足劲儿决心好好做规划,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但每次完美的假期规划,总被孩子的高抵触情绪和低学习效率打碎。那么孩子的寒假规划到底要怎么做呢?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家长,让他们分享一些经验。
沟通之后制定
“假期应该是孩子们离开学校、课堂,实行短暂休息、放松和调整的阶段。假如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诉求,而仍把目光只定位在学习上,就会让假期、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当孩子感觉不到假期的放松和快乐时,便会对家长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即使家长安排满学习的日程,孩子的学习效率肯定也是极低的,对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是非常不利的。”一位从事近30年教育工作的吴老师提醒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面对假期。
“以往,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假期大都没有引导孩子自己制定合理的规划,而是以我的意志为孩子制定了规划。这样的规划,孩子缺乏执行的主动性,经常是催一催、动一动,最终导致规划执行不利。”一位初二年级家长李女士说,每个假期给孩子认真制定了规划,但都是虎头蛇尾,经常是到假期中段再做一次规划,到了后期还要制定一些奖惩制度。从上个假期开始,她改变了自身的做法,规划由孩子来做,她只是一个辅助实施的角色,如遇特殊情况,还可以和父母亲再协商。通过交流和引导,孩子有了积极性,乐观面对规划的设定和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女士坦言,孩子制定出的规划,虽然也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和认真监督,但从孩子的心里是接受的,不会有太多抵触情绪,执行起来相对更加容易。
假期查漏补缺
一些老师在接受采访时重点指出,很多家长在孩子考完期末式后会特别注重成绩,而忽略对试卷的分析。其实通过分析是能够发现孩子在学习习惯、解题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的。一般来说,知识结构掌握不扎实、不能完全领会题目意思、听课时抓不住重点、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过度自信又缺乏能力训练等是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当家长真正分析出了原因后,从方法、目标和动力上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利用假期来补充他们的不足,把孩子的问题纳入到假期学习规划之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家长袁先生说,他的儿子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数学考试的计算题目总是出错。他一直以为是孩子不够细心。在几次与老师的沟通后,他得知是孩子计算能力出了问题。在这个假期,他针对孩子数学计算的几种题型,已制定出了详细计划,希望帮助孩子提升计算水平。
同样有此安排的田女士说,他的儿子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自从升入四年级后,每次语文的阅读题目总是扣分严重。在咨询了老师,并向一些家长请教了方法后,她购买了一本有关于阅读题目解答方法的书,准备与孩子一同学习,争取在阅读题型方面有所提升。
合理培养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潜能,假期有充裕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这个假期,不少家长表示会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艺术培养、体育训练等。一些教育人士表示,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信心。
家长韩女士就给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报名了假期的舞蹈课和钢琴课,同时也给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报名了跆拳道课和软笔书法课。韩女士说,有些课程是在平时就参加的,假期这些课程相对更加集中,对于专业提升有一定帮助。“女儿在这个假期还会参加一些舞蹈演出,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展示集训的成果。”韩女士说。
与韩女士不同的是,钱先生在假期里首次给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报名了美术、二胡、武术三门课程。他坦言,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挖掘孩子的潜能,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有侧重点进行培养。
一些受访教育人士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兴趣班不能安排太满,让孩子每天疲于应付。在报名之初,家长也要注意与孩子进行沟通,确实了解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假如孩子不愿意学,家长就要学会放弃,以解放孩子受束缚和压抑的心。
做好随机教育
寒假恰逢春节和元宵节。节日的欢乐气氛、亲人团聚、走亲访友,很容易打乱孩子们的生活节奏。一些教育人士表示,这时家长要在忙碌之中注重孩子的教育,比如适当提醒孩子切莫过度陷于春节的娱乐之中,要做好假期规划的执行;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孩子礼节礼貌的教育,让孩子们准确待人接物;在亲人团聚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孩子尊重长辈、孝敬老人的示范,让孩子继承优良的传统;春节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当饮食,切莫吃喝无节制,要注意保证休息时间;同时还要注重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现象,即时教育和引导孩子如何准确接纳、如何储蓄、如何有计划安排压岁钱开支等。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现在能与孩子们常常见面的一般只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但是春节期间,就会难得的集中见到更多亲人。这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是很好地培养亲情关系的时候,也是教育孩子礼节礼貌的重要时间节点。特别是当下,很多家庭孩子数量较少,春节期间更多的家庭在一起,同龄人也就多了起来,培养相互感情,学会互相尊重,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要培养责任感
几位教育人士纷纷提出,假期里,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与家人在一起,这时家长就注意到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展示,会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影响。在假期里,家长能够适当分解一些家庭事务给孩子,让孩子通过参与家庭事务,来感受家庭责任感,同时拥有归属感。比如让孩子去市场买菜、给孩子安排洗碗收拾厨房、清扫室内卫生、让孩子为家庭事务出谋划策等。当孩子真正付诸行动时,家长要即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参与家庭事务的快乐。
李女士的儿子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李女士的儿子就在假期给父母“打工”。比如洗碗碟每次3元钱,收拾自己的卧室每次2元钱,拖地每次5元钱等,这样下来,他也积攒了超千元。李女士坦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她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孩子高中阶段就要面临住校,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来完成。“现在学会了,到时候就不会感到面临困难。”李女士说。
融入多重元素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假期里还能够做很多事,比如和同学相邀游玩、看电影等,和家人去书店、博物馆、科技馆等,和家长开展陪伴户外活动,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也能让孩子在假期里充满快乐的心情迎接每一天。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十几年的刘老师说,在各类活动中,家长们可以顺势引导孩子锻炼观察力,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观察事务。回到家后,安排孩子写观察日记,以此来提升写作水平。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在假期里会积极引导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增强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家长吕女士说,她和爱人都是志愿者,这个假期希望带着孩子参与一些志愿活动,比如为独居老人家做一次全面清洁,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福利院看望儿童,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等,引导孩子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