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6 15: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由于夏朝存在与否或者以何种形态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争议的焦点,所以任何一处与夏时代有关的考古发掘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位于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被新世纪开始的“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列为重点遗址,集中了国内众多田野考古精英深度发掘与研究,结果判定其与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遗迹的二里头文化有明显的关联关系,相关器物形制和建筑规制基本相同,而新砦遗址的年代略早于二里头,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是其存世的年限在公元前2050年——公元前1750之间,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这一时期的上限刚好接近夏朝建立的最初时间,实在巧合得有点刻意了。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这一结果的公布已经使某些性急的媒体在报道中将它和传说中大禹之子——夏朝开国之君启的都城联系起来,将它冠上“夏启之都”的前缀。其实也不怪媒体和少数专家如此草率,实在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公认华夏文明核心区域的中原地带,还没有找到距今4000年左右、有王都气派的古城遗址,在陕北石茆、山西陶寺等明显规格更高的城址被发现后,更是出现了所谓中原是华夏文明洼地的说法,连现在被很多人认定是夏代中后期都城的二里头,也因为连城墙都没发现、规模也没法与前文提到的几处城址相比而受到广泛质疑。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其实我一贯认为将某地某处遗址与传说中某位历史人物贸然挂钩的做法并不可取,在缺乏明确文字记录或非常直接的实物证据情况下还是以考古学的惯例将其命名为某种文化较为合适。所以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的新砦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末期的王湾三期文化、下接二里头文化一期,这一发展脉络基本可以从这几处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得到证实。新砦发现的器物以各种精美的陶器为主、也有部分规格较高的玉器,而少量铜制品多为黄铜,而且器型较小、以饰品为主,显示此时的金属冶炼技术还比较原始。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新砦遗址能被视为都城,是因为发现了三重巨型壕沟围绕下的夯土城墙,因为受到洪水的侵袭,城墙内的城址规模损毁严重,对其规模只能靠推测,大致在70万平米——100平米之间,城内有面积达数百平米的大型建筑基址存在,也有明显的工坊区域和贵族宫室等分布,至少聚集了数千人数的居民。类似于新砦且时期接近的城址或环濠聚落在嵩山周围还有好几处,表明这里曾经聚集过一个颇为兴旺的城邦式部族联盟,至于它们是否已经发展到早期国家甚至王朝的阶段,我个人还持怀疑态度。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当时华夏各地广泛分布的部族联盟中的一个,或者已经踏进了城邦国家的门槛,但就其规模和文明程度来看,离建立王朝的实力还有一定距离,如果一定要判定这就是最初的夏朝,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夏是一个文明程度较低的文明中心,与周边文明相比并无优势,还不能担当华夏第一王朝的美誉。更大的可能是真正的夏都并为被我们找到,因为中原地区开发太早、战争激烈而频繁,再加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摧残,也许真正夏都的遗迹我们已经无法寻觅。但无论如何,也比我们在缺乏考古实证的情况下强行认定的好,这样的看法同样适用于二里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现代考古重大发现,“前半夏”在河南郑州
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被普遍认为是夏都斟鄩,但二里头是夏朝中晚期都城,年代上限公元前1750年,属于“后半夏”。那么,“前半夏”何在?往西往北来看,位于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年
2024-05-24 09:57:00
三星堆重大发现,难怪山东四川部分地名相同
...印记。夏朝都城之谜上个世纪,考古学家在洛阳偃师发现二里头遗址,夏朝的都城之谜开始逐渐揭开。根据《括地志》中的记载,唐朝学者徐旭生在河洛之间找到了被认为是夏桀之都斟鄩的遗址。这
2024-09-29 13:39:00
“源”来如此丨洛水之滨,见证五大都城的辉煌灿烂
...城文化。沿洛水自东向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从史前时代到王国时代
2024-08-13 20:35:00
夏朝时期,大禹铸造九鼎是历史事实吗?
...怀疑的问题。龙山文化之后,二里岗文化之前有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夏朝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来认知。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大禹的年代定在公元前2070年,这才是一个需要认真
2023-05-10 05:17:00
夏朝的谜底或许就在这里
...不可辨的远古植物残留,名叫“浮选”。在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拥有一个独立的院子,前院是整理、分类出土物的地方,堆满蓝色货箱,装着一箱箱陶片、兽骨和
2023-10-29 14:15:00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的联系进一步紧密。社科院学者杜金鹏在《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中指出:“二里头文化曾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比较明显的影响,即三星堆文化吸收消化了某些二里头文化的因
2024-10-22 12:18: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泱泱文脉共传承 中华文明之花已开放
...15日晚,“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拉开序幕。“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邀请了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在豫留学生等90余人,从洛
2024-12-26 15:08:00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
...吸取良渚文明的经验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二里头遗址的惊艳出场,揭开部分神秘面纱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在河南偃师,由徐旭升团队发现,他们从北京一路到了河南、陕西进行挖掘开发
2023-03-18 16:41:00
夏朝中心是在河南还是山西?
二里头是夏朝遗迹,那东下冯遗址怎么解释?考古发现让专家懵了夏朝的统治中心究竟在哪?先秦史书留下的所有跟夏朝有关的地名,去掉重复的,共有70条左右,这些地名多数指向两块区域,第一块
2023-01-03 1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