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6 15: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由于夏朝存在与否或者以何种形态存在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争议的焦点,所以任何一处与夏时代有关的考古发掘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而位于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被新世纪开始的“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列为重点遗址,集中了国内众多田野考古精英深度发掘与研究,结果判定其与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遗迹的二里头文化有明显的关联关系,相关器物形制和建筑规制基本相同,而新砦遗址的年代略早于二里头,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是其存世的年限在公元前2050年——公元前1750之间,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这一时期的上限刚好接近夏朝建立的最初时间,实在巧合得有点刻意了。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这一结果的公布已经使某些性急的媒体在报道中将它和传说中大禹之子——夏朝开国之君启的都城联系起来,将它冠上“夏启之都”的前缀。其实也不怪媒体和少数专家如此草率,实在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公认华夏文明核心区域的中原地带,还没有找到距今4000年左右、有王都气派的古城遗址,在陕北石茆、山西陶寺等明显规格更高的城址被发现后,更是出现了所谓中原是华夏文明洼地的说法,连现在被很多人认定是夏代中后期都城的二里头,也因为连城墙都没发现、规模也没法与前文提到的几处城址相比而受到广泛质疑。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其实我一贯认为将某地某处遗址与传说中某位历史人物贸然挂钩的做法并不可取,在缺乏明确文字记录或非常直接的实物证据情况下还是以考古学的惯例将其命名为某种文化较为合适。所以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的新砦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末期的王湾三期文化、下接二里头文化一期,这一发展脉络基本可以从这几处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得到证实。新砦发现的器物以各种精美的陶器为主、也有部分规格较高的玉器,而少量铜制品多为黄铜,而且器型较小、以饰品为主,显示此时的金属冶炼技术还比较原始。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新砦遗址能被视为都城,是因为发现了三重巨型壕沟围绕下的夯土城墙,因为受到洪水的侵袭,城墙内的城址规模损毁严重,对其规模只能靠推测,大致在70万平米——100平米之间,城内有面积达数百平米的大型建筑基址存在,也有明显的工坊区域和贵族宫室等分布,至少聚集了数千人数的居民。类似于新砦且时期接近的城址或环濠聚落在嵩山周围还有好几处,表明这里曾经聚集过一个颇为兴旺的城邦式部族联盟,至于它们是否已经发展到早期国家甚至王朝的阶段,我个人还持怀疑态度。

新砦遗址能否确认为传说中夏朝的第一座都城呢

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当时华夏各地广泛分布的部族联盟中的一个,或者已经踏进了城邦国家的门槛,但就其规模和文明程度来看,离建立王朝的实力还有一定距离,如果一定要判定这就是最初的夏朝,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夏是一个文明程度较低的文明中心,与周边文明相比并无优势,还不能担当华夏第一王朝的美誉。更大的可能是真正的夏都并为被我们找到,因为中原地区开发太早、战争激烈而频繁,再加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摧残,也许真正夏都的遗迹我们已经无法寻觅。但无论如何,也比我们在缺乏考古实证的情况下强行认定的好,这样的看法同样适用于二里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现代考古重大发现,“前半夏”在河南郑州
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被普遍认为是夏都斟鄩,但二里头是夏朝中晚期都城,年代上限公元前1750年,属于“后半夏”。那么,“前半夏”何在?往西往北来看,位于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年
2024-05-24 09:57:00
三星堆重大发现,难怪山东四川部分地名相同
...印记。夏朝都城之谜上个世纪,考古学家在洛阳偃师发现二里头遗址,夏朝的都城之谜开始逐渐揭开。根据《括地志》中的记载,唐朝学者徐旭生在河洛之间找到了被认为是夏桀之都斟鄩的遗址。这
2024-09-29 13:39:00
“源”来如此丨洛水之滨,见证五大都城的辉煌灿烂
...城文化。沿洛水自东向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从史前时代到王国时代
2024-08-13 20:35:00
夏朝时期,大禹铸造九鼎是历史事实吗?
...怀疑的问题。龙山文化之后,二里岗文化之前有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夏朝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来认知。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大禹的年代定在公元前2070年,这才是一个需要认真
2023-05-10 05:17:00
夏朝的谜底或许就在这里
...不可辨的远古植物残留,名叫“浮选”。在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拥有一个独立的院子,前院是整理、分类出土物的地方,堆满蓝色货箱,装着一箱箱陶片、兽骨和
2023-10-29 14:15:00
史载大禹在四川,为何夏朝在中原
...的联系进一步紧密。社科院学者杜金鹏在《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中指出:“二里头文化曾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比较明显的影响,即三星堆文化吸收消化了某些二里头文化的因
2024-10-22 12:18: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泱泱文脉共传承 中华文明之花已开放
...15日晚,“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拉开序幕。“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邀请了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在豫留学生等90余人,从洛
2024-12-26 15:08:00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
...吸取良渚文明的经验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二里头遗址的惊艳出场,揭开部分神秘面纱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在河南偃师,由徐旭升团队发现,他们从北京一路到了河南、陕西进行挖掘开发
2023-03-18 16:41:00
夏朝中心是在河南还是山西?
二里头是夏朝遗迹,那东下冯遗址怎么解释?考古发现让专家懵了夏朝的统治中心究竟在哪?先秦史书留下的所有跟夏朝有关的地名,去掉重复的,共有70条左右,这些地名多数指向两块区域,第一块
2023-01-03 1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