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觉得如果诸葛亮不选择北伐而是休养生息的话,蜀国的情况会好很多。如果他不能统一天下,他本可以活很多年而不至于灭亡。
蜀汉公元221年在成都被刘备称帝,公元263年被魏灭,共二帝二帝,国佐四十三年。
刘备221年称帝,223年病逝于白帝城,只做了两年皇帝。
其余41年,刘禅为帝。
诸葛亮辅佐刘禅从223年到234年,共12年。
诸葛亮死后,蜀国还存在了29年。
东汉末年,由于连年军阀混战,加上饥荒和疾病,千村万户荒凉,人口大减。其惨烈场面,实在是不堪入耳。
曹操在诗《蒿里行》中写道:“甲生虱,万姓亡。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百人留一,思它让我心碎。”曹操在诗《苦寒行》中也写到:“山谷人烟稀少,雪落何飞飞”!这些都是当时社会悲惨凄凉的真实写照。还有,曹操在诗《度关山》中直接喊道:“世间,人最贵。”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口和人才的严重不足,以及对人的渴求。没有人口,哪里来的人才?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最强大,人口最多。
吴其次,蜀最弱。当时,对于他们每个国家来说,人口都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战争还是生产,都离不开人口。人口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
刘备撤出新野的时候,非常执着的要把当地人带走。这不仅仅是刘备的“仁慈之举”,更重要的是,人口是战争和生产的重要战略资源。蜀汉一直在争夺西部的羌人,并不断向南扩张,在南中地区招兵买马。
曹操也多次迁移人口。他撤出汉中的同时,也带走了汉中所有的百姓。这不仅让刘备减少了人口的战略资源,也让自己增加了人口的战略资源。魏国一直在加强对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控制,以防止这些地区的人口外流。
孙权也是到处掠夺百姓,不仅是想恢复自己领地内的人口。甚至出兵攻取益州(今台湾)、竹崖(今广东海南岛徐闻),掠夺人口。
这三个国家都在努力扩大领土,争夺和吸引外国人口。
诸葛亮在短短十二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五次北伐。打着先帝“扶持汉室”的旗号,北伐在蜀国是政治正确的基本国策,无人敢反对。从而消耗了蜀国大量的物质和人口资源,使蜀国长期衰弱。
其实从第一次北伐就可以看出来,由于蜀国实力不足,所以北伐的时候蜀国是拿不到便宜钱的。因为魏国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将领精明。所以,即便是蜀国暂时占了便宜,只要魏国主力一到,蜀军就会迅速撤退。否则,您可能无法返回。
在这样的情况下,蜀国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避免挑衅,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增强国力,伺机而动。
如果诸葛亮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减少人口流失,把北伐的机会尽量留给东吴,为蜀国争取一个和平发展的黄金时期20年,发展好生产,提高生产力,扩大人口规模。
那么,蜀国的人口和国力至少可以在二十年内翻一番。这么好的情况下,诸葛亮也不会死的这么早。
如果诸葛亮能活得像司马懿那么大,那司马懿就比他先死了。东吴的诸葛瑾、鲁迅、孙权也死在他之前。
到那个时候,蜀国还不是不会灭亡。诸葛亮是选择北伐还是东征。统一天下的难度是最小的!所以活着才有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