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掐尖、浇水、追肥交叉进行,采摘、装箱、配送一气呵成。这几天,周口市川汇区城北街道后石店村黄瓜种植大棚里,一片繁忙。
“几天后,第二茬大棚黄瓜就可以上市,恰好赶上市场‘空档’,价钱应该比现在的地头价八九毛钱一斤更高些。这9棚第一茬黄瓜,已经卖了近10万元。”
“棚主”石申磊,一边和前来调研的区委巡察组算收入账,一边指导工人对瓜秧进行“二次结果”管理,确保抢“空档”上市。
石申磊介绍,掐尖是农民的通俗说法。当瓜秧长到1.8米到2.2米时,第一茬黄瓜已近尾声。这时掐掉顶尖,养分将回流到秧底部,不仅能减少养分浪费、促使现有果实更加饱满,还能催生出更多黄瓜,提高产量。
令巡察组振奋的是,现在口若悬河的他,与春节后那阵子垂头丧气的他相比,判若两人。当时,极端雨雪天气让他的菜棚受损,加上春种春管急需3万多元资金没着落,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石申磊的困难,被当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题调研的区委巡察组逮个正着。随即,在巡察组的帮助下,石申磊的燃眉之急迎刃而解,第一茬黄瓜从4月中旬开始陆续上市,赚了个盆满钵满。
立夏刚过,区纪委常委、区委巡察办主任史涛带领机关和办事处有关同志再次来到后石店村。“黄瓜订单销售情况咋样?”“扶贫车间分红多少?”他们进大棚、入农户、看项目,对上次调研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回头看”。
在调研督导中,督导组压紧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督促区供销社联合商超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助农活动,提升大棚黄瓜订单销售的比重。如今,后石店村的黄瓜不是在上市销售,就是在茁壮生长,一茬接一茬,一车接一车,奋力向“钱”冲。
“必须充分发挥巡察作用,督导下沉,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存在的问题,以高质效监督助力乡村振兴,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川汇区委巡察机构负责人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