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戴家店”与“百梁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00: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戴家店”与“百梁厅”

在繁昌的地名中有4个“店”,有湾子店、费子店、老嬷嬷店和戴家店,从芜湖到繁昌首先经过的地方就是戴家店,戴家店的地名知之者甚多,而对百梁厅的来历,知道的人却很少。

戴家店,即繁阳镇的戴店村,位于繁昌城北,为繁昌城的北大门。东至峨桥茶亭村,西至茶山村,南至铁塔村,北至三元村。省道334、淮九路、沪铜铁路、宁安高铁贯穿全境,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也是巢黄高速在繁昌城北出入口处。

3月13日,我一早乘车来到戴店村。首先沿S335公路两旁走上一圈,欣赏这里的各种石雕产品,真是美不胜收,让我眼花缭乱。在戴店村干部万芳同志帮助下,得以采访该村85岁的沈老先生,他为我讲述了关于戴家店的来历:

戴家店又名下马店。传说历史上这里有一位戴姓族人在外做了大官,官至元帅。所以行人至此都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故该村曾名“下马店”。又因此处交通方便,村内居民戴姓居多,有一戴姓居民开了一间小卖店,人们就称之为戴家店。时间长了,这戴家店就成了地名,建村时,村部以建筑地名戴家店命名,故名戴店村。

戴店村为石材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当地石匠就开始上山开采石料,并将石料加工成各种用途的石制品。三百多年来,戴店的石雕产品由于加工精细,经济适用,渐而名扬省内外。戴店附近的七里井,原来是峨溪河进入漳河,上达南陵、下通长江的水码头,所以方圆几百里修建庙宇、祠堂、园林、牌坊等建筑需用的石制品,大多用木船航行来七里井码头靠岸,到戴店购买石料和石雕产品。据原戴店石雕老艺人戴品杨介绍:南京的中山陵、苏州的人民公园、弋矶山医院等,在1949年前都曾来戴店采购过石料和石雕产品。

戴店的石料生产,开始只有几户人家,因设备、工具简陋,纯手工技术,规模也比较小,仅能从事一般的石料加工,产品大部分是农民盖房用的石磉(垫柱石)、门框、门坎及农家用的石碓、石臼、石滚子和架桥用的石板、石条、石柱、石槽等为主要产品。直到道光年间,戴店的石料技术才有了一定的提高,产品增加到多种字体的大中型石碑,刻有龙凤花鸟的石凳、石桌、石条台、石狮及各种图案壁画等,产品更加精美、细腻。

随着石雕技术的提高,促使了石雕文化的发展。首先是书法艺术在石雕工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字体工整、美观大方、雕刻精细,成为消费者选购的一个重要标准。戴店的几代人中,都有写得一手好字的书法人才,会设计各种山水、花鸟、人物图案的也有数十人。

自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如春风温暖了一代石雕工匠们的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有村办采石厂2个,镇办采石厂1个,镇办石雕工艺厂一个,联合体、个体户有500多个,从业人员1500多人。此后,戴店石雕工艺朝着建筑装潢、园林工艺、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家庭生活环境美化等类型发展,其品种多达百余种,达到形式多样、制作精美、造型奇特、用途广泛,深受用户欢迎。

1983年,戴店石雕工艺厂加工的四套石制品(石圆桌、凳)参加了广交会,受到外商的青睐,颇负盛名。当涂县青山太白祠的纪念碑及碑额,由当代书法家王业霖书写,而雕刻则来自戴店匠工之手。戴店的石产品,现已销往本省和江苏的南京、常州、扬州、苏州及上海等地。九华山、黄山园林建设,长期在戴店购货。

如今,走进“创艺石业”的大院,各种石雕产品琳琅满目。小到几十斤的小石凳,大到几吨甚至几十吨的石狮、石象等雕塑,栩栩如生。90后石雕传承人鲍勇涛先生向我介绍起戴店石雕的发展状况,让我更是欣喜不已。戴店石雕原来使用本地石材,由于本地石材密度低吸水率高,易风化,抗压强度差易断裂。为做大、做强并提升传统、特色石雕产业,在县(区)、镇政府扶持下,村“两委”协调推进。2007年整合扩大生产规模,占地800余亩的石雕石材工业园一期工程建成使用,形成了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停止了采掘、使用本地石料,在全国采购各种优质石材,将传统工艺与机械化有机结合,生产出优质石雕精品。目前,全村从事石雕石材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工作人员达1032人。产品除远销北京、上海和周边大中城市外,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2100多万元。戴店,真不愧为石雕之乡。

在戴店村,不仅沈姓人口较多,还有一段“百梁厅”的故事。据清道光年《繁昌县志》记载:“百梁厅,在东乡十五都。前明指挥使沈逊建。嘉庆二十二年(1817)沈联芳、沈恒敬同族等重修。”而流传于民间传说却是另一种说法:明朝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前,要建造金銮殿,御旨江南各府、县挑选能工巧匠前往金陵。戴家店沈氏沈万三木匠被举入京,因害怕金銮殿落成后,匠人有可能被斩。故沈万三一到工地就装作聋哑人,做一手粗活。大殿建成,果然平安回乡。

沈木匠回乡不久,给沈氏选择了一块好地基,想按宫廷式样建造一座“百梁”沈氏宗祠。正在建造之时,被当地周氏告密,洪武皇帝闻知大怒,下旨立即查办。整个族人都惊恐万状,沈木匠连夜下掉一根梁,成了99根,并改小了门楣,结果核查时与告密状所诉不符,又有本地刘姓、盛姓乡绅作证,沈族才幸免于难。周氏仍未死心,又密奏,沈、刘、盛诸氏合谋欺君犯上,皇上阅状后,长叹一声,骂道:“沈八桌、刘四桌、盛两桌,谅此乡民也翻不了天。”沈、刘、盛3族虽免遭杀身之祸,但却遭了皇帝的“金口玉言”,人丁一直不够兴旺,这当然是传说。“百梁厅”沈姓宗祠虽然未能建成“百梁”,却成了地名一直沿用。如今,这里有个自然村就叫百厅村。

伍先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家店“冬忙”图
...林日报本报记者 冯超 任胜章室外寒风瑟瑟,但农安县陈家店村“现代农业展示馆”却是一片绿意盎然。日前,记者走进陈家店村“现代农业展示馆”果蔬分拣车间,现场感受蔬菜供应的忙碌场景
2024-02-19 02:02:00
宁夏隆德县杨家店村: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峰近年来,宁夏隆德县杨家店村按照中央组织部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通过探索建立“五创五建”模式,以860万元的专项资金,撬动其他各类资金2100多
2023-06-30 12:38: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陈家店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一场会议正在进行。“返乡创业基地关系到咱村的发展后劲儿。基地办得好,孩子们才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说这话的,是“老书记”林青远。“
2023-01-17 02:35:00
公告:泰安市2幅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将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
...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位于泰山区邱家店镇的2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地块一(编号2024-1-5)位置位于泰山区邱家店镇后店村,北至山东东诺新材料科
2024-09-19 20:26:00
...日报讯(通讯员刘帆)11月18日一早,枝江市安福寺镇杨家店村村民杨朝寿家门前准时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来人是定期随访的家庭签约医生杨天意。“血压稍微有一点高,药还是按时吃……”
2023-11-28 05:08:00
鲁网7月28日讯济南市莱芜区高家店麻绳制作技艺起源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生产历史。麻绳的制作原料是大麻或苘麻,上世纪80年代之前,高家店村几乎家家户户种麻和纺织麻绳。麻
2023-07-28 13:02:00
文化社区 |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王家店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王家店村组织开展了一场生动鲜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及群众代表共计60余人参与。活动伊始,村党
2025-07-23 17:41:00
大地飞歌奏强音
...:中国改革报大地飞歌奏强音——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发展腾飞纪实陈家店村鸟瞰图陈家店村幸福公园陈家店村村口 陈家店村智能温室□ 王 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
2022-12-11 13:42:00
泰山区邱家店镇北颜张村通过土地流转、科学选种、产业升级,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汶颜岭”茶汤特色农产品品牌,探索出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东颜张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50余亩猕猴桃
2024-07-08 10: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