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搜狐医药 | “牛奶咖啡斑”下的生命之困!神经纤维瘤病诊疗困境如何解?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5-17 06:21:00 来源:搜狐健康

搜狐医药 | “牛奶咖啡斑”下的生命之困!神经纤维瘤病诊疗困境如何解?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一出生就发病,遍布全身的牛奶咖啡斑,伴随终身的疾病进展,全身多发肿瘤……”神经纤维瘤病(NF),这个听起来陌生的罕见病,正困扰着许多患者和家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刘丕楠教授告诉搜狐健康,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主要分为三个类型,I型(NF1)、Ⅱ型(NF2)和神经鞘瘤病SWN。其中I型最为多见,患儿出生时就会出现症状;Ⅱ型发病高峰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常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患者可能会在上学时突然发现听力下降;SN则在30—40岁发病较多,以全身单个神经疼痛及肿瘤为主要特征。

神经纤维瘤并非典型的恶性肿瘤,但患者不仅要承受全身多发肿瘤(包括脑内、脊髓、周围神经等部位)的折磨,还可能面临眼部病变、生长发育问题、骨头发育异常以及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种复杂情况。而且,疾病会伴随患者终身并持续进展,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

当前,这一罕见病仍缺乏彻底治愈的有效手段,患者普遍面临着相似的诊疗难题与困境。

治疗手段有限,手术不彻底

今年13岁的彤彤(化名)出生时身上就分布着十几块大小不一的咖啡斑。其中,最显眼的一块位于左侧胳膊,面积较大。当时,一家人都以为这只是普通胎记,虽然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但并未过多在意。

直到彤彤两岁那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原本的咖啡斑不仅没有消退,还陆续出现了许多细碎的咖啡斑状斑点,且数量不断增多,逐渐遍布身体各处。彤彤妈妈意识到事情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她赶紧带着彤彤来到北京求医,最终得到的答复是“神经纤维瘤病”。对于彤彤和家人来说,这个疾病是陌生的。当时,医生并没有给出治疗方案,也没有药可用,唯一能做的就是观察。

又过了三四年,彤彤妈妈给彤彤洗澡时发现,她的脚上冒出了几颗小小的疙瘩,有些小得肉眼难辨,却能清晰感知到凸起。这些变化让彤彤妈妈再次踏上前往北京的求医路,才被更加精准地确诊为NF1。然而,由于身上的瘤体太小,达不到手术指征,彤彤只能再次回家观察。

就这样,彤彤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生活。直到十岁那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彤彤妈妈发现孩子有点“大小脸”。“我们给彤彤做了检查,才发现她的口腔里藏着一个大的肿瘤。彤彤做了手术。术后的病理检查显示,是骨巨细胞瘤细胞瘤。也是从那时起,我们才知道,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得其他肿瘤的风险也很高。”彤彤妈妈说。

然而,这场手术只是噩梦的开始。短短两年后,也就是2023年年底复查时,彤彤口腔里的肿瘤复发了,只能再次承受手术的痛苦。这次手术前,彤彤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全脊柱核磁检查。结果显示,她的颈椎、腰椎、胸椎旁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肿瘤,宛如一串串葡萄,数量多得根本数不清。这些是丛状神经纤维瘤(PN),根本不可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刘丕楠教授表示,彤彤的患病和就诊经历具有一定代表性,也折射出了神经纤维瘤病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外科手术往往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病情。因为患者体内大大小小的肿瘤数量特别多,形态细碎,而且有些肿瘤与重要神经、血管紧密相连,难以彻底清除。即便完成当前可见肿瘤的切除,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新的肿瘤仍会不断出现。临床上,在手术外还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刘丕楠教授说。

搜狐医药 | “牛奶咖啡斑”下的生命之困!神经纤维瘤病诊疗困境如何解?

图说 / 北京天坛医院刘丕楠教授正在为患者义诊

药少、药贵,经济负担大

创新药物MEK抑制剂获批用于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为彤彤的病情带来了转机。从2024年3月到现在,彤彤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彤彤妈妈说,虽然瘤体长在体内,无法像有些体表肿瘤那样直观看到缩小变化,也难以精确测量缩小程度,但医生通过影像对比,确认瘤体有缩小趋势,更重要的是,肿瘤没有明显进展。对于彤彤来说,“没有进展”就是最好的消息。

刘丕楠教授表示,MEK 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为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早期使用能够遏制病情进展,通过持续用药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瘤体体积,降低肿瘤恶变风险。因此,临床确诊为丛状神经纤维瘤病的NF1患者应尽早启动药物治疗。

虽然该药已经纳入医保,但每月报销后仍然上万的药物花费还是令很多患儿家庭望而却步。“缓解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负担,需构建‘政策引导、社会协同、企业配合’的综合支持体系。”刘丕楠教授说,持续推进创新药物研发至关重要。若能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疗效更优、见效更快的新药,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将从根本上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医疗负担。

刘丕楠教授强调,虽然MEK抑制剂在儿童神经纤维瘤病治疗中已展现出疗效,但成年患者群体仍亟待药物治疗方案。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现有药物向成人阶段的应用延伸,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药物治疗体系。

临床诊疗体系待完善

深耕神经纤维瘤病诊疗领域二十余载,刘丕楠教授亲历了这一罕见病从鲜为人知到备受关注的过程。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天坛医院已构建起成熟的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联合(MDT)诊疗模式,也建立了专项生物样本库。

“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除标志性的牛奶咖啡斑外,还涉及 20 余种潜在症状,单一科室医生很难全面把握。”刘丕楠教授指出,通过整合皮肤科、神经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实现优势互补,能够大幅提升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这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关注度的提升,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诊疗体系仍有完善空间。“临床上,仍有不少患儿经历漫长的辗转求医才得以确诊。”刘丕楠教授强调,除了持续探索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手段,构建系统化的诊疗模式迫在眉睫。

2024年,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纤维瘤病专业委员会成立,依托行业专家的力量,以全国5—6家诊疗经验丰富的代表性医疗机构为试点,对现行成熟的诊疗模式进行实践验证与优化,旨在形成标准化、均质化的诊疗方案,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织密覆盖全国的诊疗协作网络。

在刘丕楠教授看来,神经纤维瘤病诊疗水平的提升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层面应加大政策倾斜与科研投入,鼓励靶向药物和创新医疗设备的研发;医学界需深入研究疾病机制,持续优化诊疗流程;社会各界则应凝聚共识,构建涵盖 “医疗救治、功能康复、社会融入” 的全链条支持体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罕见人生|牛奶咖啡斑和切不完的瘤,11岁的潼潼遭遇神经纤维瘤病
...想长大后成为一名警察。不同的是,他是一名罕见病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简称“NF”)
2023-09-04 20:20:00
...新网广州5月14日电 (记者 蔡敏婕)在罕见病领域,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因其较高的新生儿发病率和严重的疾病危害,日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
2025-05-14 15:58:00
关爱罕见 点亮希望| 贵州省人民医院举办儿童I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义诊活动
...畸形、毁容、残疾以及无数歧视的目光,这就是I型神经纤维瘤,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为呼吁广大公众关注、认识神经纤维瘤病,关爱“泡泡宝贝”,1月24日,贵州省人民医院联合上海儿童
2025-01-24 22:48:00
...带的牛奶咖啡斑一定不能小觑,很可能隐藏着罕见的神经纤维瘤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严锋教授介绍,神经纤维瘤大多为良性肿瘤,虽然恶变概率不算高,但会造成面部
2025-05-17 06:29:00
...日来临之际,烟台毓璜顶医院将举办“咖啡牛奶斑及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会诊活动。通过整合多学科专家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评估、诊断、治疗和管理服务。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患者,
2025-02-20 15:04:00
青大附院儿童神经纤维瘤病专病门诊周五开诊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儿童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致畸率和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罕见病,患儿家长往往不知道挂什么科室的号就诊。在胶东半岛及周边地区,青岛大
2023-10-09 00:35:00
6月9日,“为爱呐‘罕\',让爱非凡”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线下交流会在南昌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标志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纤维瘤病MDT团队正式成立。神经纤维瘤病
2025-06-19 06:48:00
齐鲁医院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综合门诊开诊
10月24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综合门诊开诊。神经内科赵玉英、纪坤乾,围产医学中心孙平,皮肤科于晓静,肿瘤内科曹洪欣,眼科张颖等多位专家参与诊疗。患者30岁,半年
2023-10-31 11:23:00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纤维瘤病专病门诊正式开诊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开设“神经纤维瘤病门诊”,专病专科,为更多患儿提供神经纤维瘤病诊疗途径。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表现多样。就拿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 来说
2023-09-06 11: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马上见】排骨藕汤,一味乡愁
一江奔涌千百年,一味传承暖人间。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
2025-10-29 15:20:00
8 款祛痘产品实测:科学适配肤质,消痘淡印不踩坑
根据《2025 中国皮肤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受痘痘、痘印困扰的人群已超 3 亿规模,其中 20-35 岁年轻群体占比高达 78%
2025-10-29 18:21:00
头皮健康,产品为先:科学解答“头皮护理用什么产品”之谜
当头皮发出瘙痒、出油、头屑警报时,人们才幡然醒悟:头皮,这片被发丝覆盖的“土壤”,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秀发的荣枯。然而
2025-10-29 18:23:00
小叶医探 | 刷完牙别着急漱口!医生:让氟停留10-15分钟更护牙
大皖新闻讯 刷完牙要不要立即漱口?最近,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引发讨论。10月28日,小叶医探记者来到合肥市口腔医院,就此采访了种植科王彦梅副主任医师
2025-10-29 18:23:00
太和夜话 | 女子隐疾十年难启齿,太和妙手医治暖人心
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渐渐沉淀,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您继续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主持人晨曦。今晚
2025-10-29 18:23:00
服务好、口碑好的深圳牙科医院推荐
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深圳的口腔医疗市场已突破3000家机构。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如何在控制预算的同时确保诊疗质量,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2025-10-29 19:00:00
银屑病症状表现“千人千面”,中度患者也需适时启动系统治疗
在各类皮肤疾病里,银屑病是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病症。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银屑病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皮肤问题”的单一印象
2025-10-29 19:01:00
健康问太和|为生命续航: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为血透患者搭建“备用桥梁”
对于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肾友而言,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就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当自身血管条件无法满足需求时,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如何搭建起透析的“备用桥梁”
2025-10-29 20:26:00
深圳牙科医院口碑榜权威盘点
根据国际牙科联盟(FDI)与中国口腔医学会联合发布的《2025全球口腔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严峻,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
2025-10-29 20:49:00
5款分型痔疮膏实测,对症选才靠谱
本文实测 5 款痔疮膏牌子,是结合痔疮发病原理、三甲医院临床推荐品牌、第三方测评及超 10 万条用户口碑选出,覆盖不同痔疮类型与特殊人群
2025-10-29 20:49:00
熬夜、饮酒、肝指标异常?2025十大护肝品牌实测:肝益莱断层领先
外卖重油重盐、酒局推杯换盏、熬夜肝方案,当代人的肝脏早就被这些“隐形伤肝刺客”缠上了。《2025职场人肝脏健康报告》扒得明明白白
2025-10-29 20:51:00
毕节“吃货”们开“炫”了! AI音乐动画MV《毕节味道·美食江湖》热辣上线!
听!脆哨面在碗里炸开香脆的鼓点,看!羊肉粉的浓汤翻滚成沸腾的管弦。荞凉粉一个滑音溜过味蕾,甜汤圆用暖糯的和声,把清晨唱成圆满
2025-10-29 20:51:00
“针清”后痘痘不减反增 这些祛痘方法操作不当可能会“烂脸”
所谓 “针清”,是通过使用粉刺针等工具,将皮肤中的粉刺、痘痘等内容物清理出来的美容方法。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部分美容院的操作却存在诸多隐患
2025-10-29 20:51:00
抗衰产品NMN品牌如何选?京东旗舰店十大爆款推荐
本文参考了28所全球顶尖高校的科研数据,还结合了京东平台上10万多用户的真实购买反馈,再加上检测机构的报告,从不同角度出发
2025-10-29 20:53:00
槲皮素品牌排行榜,2025十大槲皮素排行,官方旗舰店护肺产品推荐
最近《中华肺部保健医学通报》2025年的新报告里提到,如今雾霾天时不时就来、年轻人熬夜成常态、老烟民戒烟难还总接触油烟
2025-10-29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