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08 09:27:00 来源:杭州网

赣剧《牡丹亭·游园》走进高校,在学生间掀起“蹭课潮”;潮汕英歌舞亮相古镇,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打卡”;剪纸、京剧搭配炫目特效,让中式美学接连“破圈”……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非遗已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带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走入公共空间、走入社交媒体、走入“寻常百姓家”。

从冷门变热门,非遗“出圈”之路有迹可循。2021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力度,已成为诸多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的共识。

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各地文化机构积极创新、各显神通,非遗传承人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共同探索非遗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

“非遗+文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昆戏人物造型系列产品、多功能极简皮影书架、“徽班进京”系列文具……自故宫带起博物馆文创的热潮,非遗文创以日益多彩的形象,逐渐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诗意日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

“非遗+数字化”让非遗“潮”起来。用3D扫描建模面塑作品、用人工智能打造数字皮影、将水印版画“藏”进手机……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跨越时空的限制,以便捷的互动方式,更加生动呈现非遗魅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公众直观地感触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运用数字化方式对非遗产品、项目加以保护,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展现非遗的生命力。

“非遗+旅游”让非遗焕新出彩、生生不息。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江苏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到江西景德镇学习手工制瓷技艺……“非遗游”活动精彩纷呈,已成为很多人近几年旅游出行的首选。多地积极拓展非遗旅游新空间和新场景,以旅游之窗展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了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让“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拥有更多烟火气。

“非遗+新媒介”让非遗传承有“新”意。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间大展身手,收获了无数喝彩、点赞;利用新媒介特效,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在短视频平台,网友热情分享着自己的非遗体验……这些充满新意的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播普及开辟了新路径,让非遗“活化石”焕发新活力。古老的非遗正在和新的时代连接共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中迸发。

如果说,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如何进一步激活非遗“一池春水”,怎样更好地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期待从业者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让非遗持续绽放新光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行设计。团队植根于民间美术领域的学术研究,探索实现非物质文化与科技的双向赋能。牡丹江师范学院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研究基地,已培训黑龙江非遗传承人群213人。“我
2023-01-18 20:02:00
...,那些曾被束之高阁的文物、那些曾被视为“老古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全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活力。究竟是什么让古老文化遗产焕发青春,绽放新光彩?古老文化遗产何以能
2025-06-16 09:25:00
杜琰 王键贵州拥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多彩的民族节庆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技术,从古老的民族音乐舞蹈到传统的农耕文化,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贵州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也是维系
2024-04-24 05:57:00
...撑,借助数字技术能够为其传承提供数字载体。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拍摄相关系列视频,以视频的形式保存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收集工作开展过
2024-06-24 00:15:00
河北曲阳:千年雕刻纳新 焕发非遗活力
...中国雕刻之乡”,2006年“曲阳石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品展厅里精美绝伦的创意雕塑作品(杨婷 摄)目前,曲阳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名,省级
2024-01-11 15:47:00
...文化等领域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会上,牡丹江师范学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基地主任宋娟围绕提高非遗传承人新媒体传播能力方面进行了交流。宋娟表示,我国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一直高
2023-01-18 20:02:00
2023年南京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幕
...产日”,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聚
2023-06-10 00:37:00
浙江文化观察:文化遗产如何“火”起来?
...多,拥有西湖、良渚、大运河等世界遗产,20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推动浙江文化遗产从“活”起来向“火”起来转变,成为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2025-01-16 17:05: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辉煌。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传统医药项目迎来了54位杰出人物的加入。其
2025-03-31 07: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政”解丨发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河南行动计划来了!
大河网讯 当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正重塑产业格局。在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商贸、家居建材、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协同共生
2025-08-22 20:25:00
一起逛农博,中国吉林网带您走遍今年农博盛会!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振昂 张宁设计 王丽华
2025-08-22 20:26:00
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吉作专题报告,共话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
8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应邀在长春新区作题为《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白春礼用通俗的语言、翔实的数据
2025-08-22 20:2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22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消息,8月29日起优化调整118路、321路、610路、621路
2025-08-22 20:28:00
8月22日,2025太原马拉松赛事转播签约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西总站举行。本届太马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全程直播
2025-08-22 20:29:00
继2024年完成1号燃煤发电机组低碳节能综合利用升级改造后,近日,太钢能源部一鼓作气又完成2号燃煤发电机组改造,这标志着太钢能源部2×300MW发电机组
2025-08-22 20:29:00
太重集团8月22日发布消息,在第十八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上,太重科技创新成果“狭小空间超长复杂管廊刚性管线运装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制”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5-08-22 20:30:00
连日来,市城管局城市照明中心在迎泽大街西段的路灯安装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8月底完成。同时,路灯的分区域、分路段调试也已开始
2025-08-22 20:30:00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圣井村开展“秸秆禁烧”宣传活动
鲁网8月22日讯为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助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工作,近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圣井村开展“秸秆禁烧”宣传活动
2025-08-22 20:32:00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精耕营商环境“沃土” 激活企业提质增效“新动能”
鲁网8月22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企业服务队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抓手,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通过“政策直达
2025-08-22 20:32:00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村: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鲁网8月22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贺小庄村抓住当前群众忙于秋收劳动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在全村营造了“禁烧秸秆
2025-08-22 20:33:00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将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确定为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示范活动举办地,8月28日至9月2日期间将举行主题文化活动
2025-08-22 20:33:00
收藏!十堰中燃服务网点及自助缴费机地址总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8月22日,十堰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现向社会统一公示中燃营业厅服务网点及自助缴费机布设信息
2025-08-22 20:33:00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村:公益电影进乡村 邻里共聚享时光
鲁网8月22日讯为不断丰富农村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爱国主义教育,8月21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楼村开展“公益电影进乡村”活动
2025-08-22 20:34:00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加强公厕管理 提升服务品质
鲁网8月22日讯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公共卫生间管理水平,确保公厕环境整洁、规范有序,近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乡村振兴办对辖区内公厕卫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2025-08-22 2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