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快评丨融入生活,古老文化遗产“正青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6 09:25: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和非遗领域主题分别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发现、新视野,展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表达、新变化、新技艺。

当千年壁画“动”起来,当古老非遗“潮”起来,当文化瑰宝“活”起来,那些曾被束之高阁的文物、那些曾被视为“老古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全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活力。究竟是什么让古老文化遗产焕发青春,绽放新光彩?古老文化遗产何以能与青年携手书写“正青春”的新传奇?

其一,中华大地上古老文化遗产获取青春的密钥,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特质使然。历史上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并非僵硬的标本,而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流动的血脉和印记。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在数字光影中翩然起舞,当民间皮影艺术与潮玩碰撞出时尚火花,沉睡的文物在AI赋能下得以苏醒,这并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而是中华文化在时代前行中的迭代新生,也是新时代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其二,代际传承是非遗焕“新”的青春接力。有数据统计,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来培训传承超过20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传承人占比超过40%。当00后端坐传统织机前,用时尚审美重构云锦的华章;当年轻匠人将京绣技艺呈现在国潮服饰上——文化传承便在代际碰撞中薪火相传。走出家族传承的单一模式,许多来自大学的年轻传承人加入,他们积极走进校园、社区,开设非遗体验工坊,参与“青年非遗市集”,让更多年轻人亲手体验非遗技艺,零距离触摸非遗……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非遗的爱好者和传播者,他们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为古老技艺注入时代气息,让文化遗产的老树在融入现代生活中长出新的枝丫。

其三,科技赋能让文物开口讲话“活”起来。当下人工智能无疑为文化遗产插上穿越时空的翅膀。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它消融历史的距离,打开古老与青春、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新方式。科技赋能让静态文物展品变为可交互、可参与、可传播的“活态存在”,青年一代可沉浸式体验千年文明的数字化模拟现实场景。文化遗产由此从博物馆的橱窗走进生活现场,从学者的书斋走进大众视野,真正完成了从“遗产”到“活产”的蜕变。

近年来,以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速赋能,极大地推动了文物事业的创新发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全新活力。“文博热”“国潮风”“新中式”……伴随文化遗产的赋能焕“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日渐“复活”,更以“正青春”的姿态,融入年轻人的现代生活,走向广阔未来。

当古老文化遗产不断注入青春时尚走向现代生活,当青春力量为古老技艺开始注入新鲜血液,这场青春与古老文明的“双向奔赴”让我们看到:所谓“正青春”,并非文化遗产的“返老还童”,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的新表达、新创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刘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文化传承荡扬起青春的桨帆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2024中国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活动开启中国网北京4月10日讯最是一年春好处,文化传承启大幕。近日,翘首以待的“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20
2024-04-10 14:18:00
...背景、整体规划等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我们正在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向全世界展现出更好的中国模样。当代青年更要发挥自身特长,通过文明旅游实践,保护好我们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走出北
2024-10-04 21:03:00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 青岛市崂山区开展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鲁网6月15日讯 (记者 尤奕钧)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岛市崂山区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从匠心独运
2025-06-15 21:05:00
...13日,伴随着热热闹闹的非遗市集、展演等活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在温州市九山书会启幕。这场为期三天的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
2025-06-14 09:38:00
狂欢三日不停歇,周末来潍坊能赶个“非遗大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月13日上午,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奎文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多彩非遗·青春为伴”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潍坊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潍坊1532文化产业
2025-06-14 07:36:00
临沂职业学院举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教联盟年会
鲁网6月16日讯6月13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教联盟年会在临沂职业学院举行。作为临沂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一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配套活动之一,本
2025-06-16 16:54:00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023年06月26日 第 11 版)参加“涟漪行动”的青年返乡开展文化调研。图为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合影留念。参加了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后,学生们制作了四合院模型,为街区
2023-06-26 03:57:00
烟台市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彩启幕,尽展非遗青春力量
秦雪丽烟台报道实习生高方方6月6日,烟台市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非遗进校园启动仪式在烟台理工学院举办。烟台市政府、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市文化馆、烟台理工学
2024-06-07 10:00:00
西工大“侗歌耘梦”实践队:以青春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笔、以担当为墨,在田间地头探产业路径,在非遗工坊传文化薪火,在古村秘境悟生态智慧,将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书写新时代青年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生动篇章。产业兴旺是乡村振
2025-09-06 15: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