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日报温州6月13日电 (记者 陆遥 周琳子) 在纳米材料上用手工染出的蓝夹缬,时髦中透着浓浓中国风;东海贝雕和紫砂、玻璃、瓷器、丝带融合,变成了螺钿书签、首饰盒等一系列精美物件;王星记推出的编织蒲扇,添上了“运”等吉祥话……13日,伴随着热热闹闹的非遗市集、展演等活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在温州市九山书会启幕。
这场为期三天的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推出五大核心活动,通过“展、演、学、购、游”全链条体验,让非遗“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展现非遗在当代的传承活力与创新成果。
来自浙江农林大学茶非遗研修班的20多名学员,打出了“非遗茶 大师制”的口号:乌龙茶配上新鲜杨梅制作成杨梅啵啵。炎炎夏日,喝上一口,先是浓烈的鲜果甜味,回味是乌龙茶的甘滑爽口,解馋又解渴。
“大师茶配上当季水果,有滋有味!”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帅现场吆喝,引来不少逛集市的青年购买。
来自苍南的吴锡勇带来了中药九制技艺,可遍寻他的摊位却找不到传统中药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食品:以非遗古法酿制的黄精酒,与矾山肉燕联合开发的黄精肉燕,与平阳姜粉省级非遗工坊合作的陈皮九制姜红茶……
吴锡勇介绍:“我们想方设法将中药九制技艺与不同行业的非遗结合,让它既健康养生,又能简单获取。”
活动现场还公布了浙江省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75位,入选人数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同时,发布“微短剧里看非遗”重点片单,这些微短剧作为非遗创新实践的重要载体,借助影视艺术手法将非遗融入剧情,融入现代生活,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据统计,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将开展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