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4 05:57:00 来源:贵州日报

杜琰 王键

贵州拥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多彩的民族节庆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技术,从古老的民族音乐舞蹈到传统的农耕文化,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贵州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也是维系社会和谐、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多维度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上,更在于其对社会、经济乃至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深远影响。

一是非遗保护增强了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丰富的非遗资源,如苗族刺绣、侗族大歌等,其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强化民族文化自信。二是非遗保护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贵州的非遗文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通过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社会和谐。三是非遗保护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创新。将非遗与旅游、文化产业等经济形态相结合,不仅可以拓宽非遗的社会影响,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以贵州的苗族银饰为例,通过开发与非遗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手工艺品,不仅使得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四是非遗保护是推动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非遗不应仅仅被视为历史文化的遗产,更应当被看作是活生生的文化实践,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文化创新。通过对非遗的现代诠释和创新性利用,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为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赋予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的内涵和任务,贵州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仅着眼于传统的保护和传承,还积极探索非遗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夯实非遗保护基础。我省针对非遗保护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全面的非遗保护政策体系。包括成立专责机构负责非遗保护工作,明确非遗保护的法律地位及相关责任主体,为非遗项目的识别、申报、保护及传承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二是培育与强化传承人队伍,促进非遗生生不息。重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打造工作坊,提升传承人技艺水平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并且,将非遗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未来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力量。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拓非遗数字化保护新途径。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传播,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提升非遗展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范围,使非遗保护与传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四是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遗保护,通过志愿服务、文化节庆、展览展示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同时,探索非遗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与创新。

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采用科技手段创新非遗传承模式,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确保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为建设富有活力和文化魅力的社会贡献独特力量。

(作者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3GZGXRW127〕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相关规定执行。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推动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乡建设实践,有效发挥地名文化遗产在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市形象、寄托乡愁记
2025-09-10 02:58:00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在完善设施建设、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保护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贵州传统村落相关做法入选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第二批)。此外
2025-09-06 00:34:00
...日,省政协副主席、民盟贵州省委主委冉霞带队到安,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开展调研,并进行座谈交流,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崔海洋参加。市政协主席刘彤,
2024-04-29 03:18:00
...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关立法。相继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贵州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走在前列,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非遗保
2024-06-26 06:11:00
...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名文化遗产等共同构成的保护传承有机整体。《实施意见》严格拆除行为管理,坚持以保护为主,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
2022-12-13 16:34:00
多彩新卷|激活非遗文化基因
...宣传项目”上线,向全球观众展示宣传贵州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获全球观众的关注好评。贵州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里孕育出了歌的海洋,舞的天堂。苗族有高亢激昂、热
2024-04-27 21:17:00
文化中国行|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交相辉映
...中,侗族大歌、石阡说春、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水族象形文字和图画符号记录的水书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此外,还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
2025-06-13 11:57: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展现文化时代风采
...可移动文物、历史地段,以及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有机整体。作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一分子,历史建筑突显出地域人文风貌的基
2024-06-08 16:48:00
贵州省多举并用 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
...产6项,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727项1184处。特别是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2023-07-12 11: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菏泽市举办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
鲁网10月2日讯为进一步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社会氛围,9月30日下午,2025年菏泽市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牡丹区佳和城广场举行
2025-10-04 16:02:00
老字号重回老城区 情怀助“燃”烟火气
鲁网10月4日讯“来两份招牌脊骨。”“我要五份浇汁排骨,打包。”9月27日,万和春悦喜客来店揭开神秘面纱。这家承载着老青岛人记忆中味道的老字号重回中山路商圈
2025-10-04 16:37:00
民警现场应考 检验执法能力
图为考试现场。为提升民警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近日,清徐县公安局组织一线办案民警开展法律知识现场考试。考试采用抽题口述作答
2025-10-04 17:04:00
河北新闻网讯(杨湘雨、赵正)9月25日,在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后坨村的弘淼中草药专业合作社,连片北京菊迎风盛放,金黄花瓣铺就“大地地毯”
2025-10-04 13:24: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韩熙、柳垚)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营造文明祥和
2025-10-04 13:24:00
北戴河新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耿美丽)9月24日至25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红十字会在新区第一小学组织开展了“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
2025-10-04 13:26:00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讲座
河北新闻网讯(李东安、徐佳琪、王茜)日前,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展“激荡青春力量”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讲座。活动邀请全国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蔡朝东专题授课
2025-10-04 13:26:00
开街即火!国庆中秋假期长春这里超热闹!
“宽城子这么有名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历史,一定要来的。”游客张女士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润德•东天里(东天街)开门迎客
2025-10-04 08:03:00
评论员 刘玉婧这两天,走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园区,不觉有些恍惚,这里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吗?迎面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顶尖杂技演员
2025-10-04 07:14:00
打造成语IP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质量邯郸构建“两区三带”全域旅游新格局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原来诗仙李白在邯郸曾留下十几首诗歌作品
2025-10-04 07:16:00
央媒看太原随着双节假期的到来,公众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迎来了客流高峰。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探亲旅游车流叠加保障高速公路出行顺畅》为题
2025-10-04 07:17:00
“山西非遗的N种可能: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艺术展,9月30日在山西饭店傅山艺术馆开展。作为山西省“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2025-10-04 07:17: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节不仅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更是厚植孩子爱国情怀的时机。不少家长在“放假清单”上,列上了现场观升旗、访红色景点
2025-10-04 07:17:00
记者走基层|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
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10月2日下午,在邢台市信都区英谈古寨,游客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10月2日
2025-10-04 07:19:00
日前,秦皇岛蟹团团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矫春颖和爱人来到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餐饮店,收拾桌椅,打扫卫生,为正式开业做最后准备
2025-10-04 0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