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保护传承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6 06:11: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今年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展精心筹备了近3年。3500余件(套)贵州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在6000平方米的展厅惊艳亮相,80%的馆藏文物是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与观众见面。

站在海龙囤的三十六步天梯,跟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贵州——走进遵义”联合采访活动来到贵州的台湾青年赖翊凡感慨不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亲眼看到、亲自走过后,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的根和魂。”

近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出土文物清理及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迄今共修复完成陶瓷器1200余件,铁器224件,绘制器物、墓葬图3000余件。陆续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和数据库,为之后的考古报告编纂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刚刚过去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开展赛龙舟、传统医药非遗体验、非遗普法宣传等114场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我省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成果;

“村超”“村BA”赛场上,炫彩多姿的贵州非遗轮番上演,惊艳观众眼球。

…………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贵州在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文物保护利用水平逐渐提升,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内涵被不断激活,成为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6月19日,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游人如织,游客章箐看到保存完好的红色文物感慨说,仿佛看到了中国革命在这里开启伟大转折的生死一刻。

2023年,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在贵阳落地运营,将单一的“参观游”升级为“体验游”。从2023年10月22日试运行以来,“红飘带”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用数字语言向世界讲述长征故事,推动了贵州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大成果。

在遵义,同样以“红色+科技”为主题的《伟大转折》剧目试演成功。剧目作为光影科技结合的一大成果,以红军长征为主题,再现红色革命史诗,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贵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启动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工作;提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持续推进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和“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活动等形式,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动画、AR、VR等新技术,贵州红色文化的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让红色故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作为非遗大省,贵州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19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贵州高度重视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关立法。相继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贵州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走在前列,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斐然。

在田野间,在村寨里,文物保护工作者深入其中展开调研。今年初,贵州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旨在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面掌握文物资源状况,通过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此外,贵州还通过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从9个大的方面,系统科学制定128项重点工作举措;贵州文物工作者深入长江流域开展文化文物资源调查,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遗产承载着多彩贵州的文化基因和血脉,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贵州省文物局局长张勇表示,下一步,贵州将积极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作出新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贵州,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壮阔的革命文化和璀璨的民
2024-06-26 06:11:00
周必素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展现了强烈的文明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4-06-26 06:11:00
...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累积成厚重的文化遗产,诉说着黔贵大地的历史与今天。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贵州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海龙囤土司遗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
2024-03-20 05:57:00
...史往前推到5.5万年前……一段时间以来,我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大事不断,进一步充实和彰显了多彩贵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黔中土
2024-04-02 05:49:00
遵义法院联合多部门共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新机制
日前,遵义中院和道真法院联合召开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道真公安、检察、法院、文旅、住建等五家部门共同会签《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物和文化遗产联动保护工作机制
2025-01-10 05:22:00
90人看90年|贵州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凯: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的不朽精神。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体现。在数字化展陈中让红色文物“亮”起来。在数字时代,
2025-01-06 19:29:00
...自:铜仁日报本报讯(何黔川 吕小清) 11月26日,“活态遗产的在地化传承”国际研讨会在石阡县国荣乡楼上古寨生态博物馆开幕,来自中外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交流研讨会。会议由复
2023-12-03 09:50:00
“双遗产”点亮贵州文旅游新目标
贵州省遵义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各一处,是贵州唯一的“双遗”之城。近年来,遵义市不断推进统筹守护和适度开发等工作,使优秀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得到更好保护,获得经济、社会和生
2024-06-16 21:28: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领略遵义“双遗”之美
今天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贵州省主会场活动设在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土司遗址。上午,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省主会
2023-06-10 19: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